淡水漁業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7-05 09:36:11

導語:淡水漁業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淡水漁業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

[摘要]在淡水漁業發展過程中,良好的水環境是基礎性條件。然而,社會經濟及工業的快速發展導致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對淡水漁業養殖產生了嚴重的影響,造成了淡水漁業生態結構及功能的破壞。基于此,本文對淡水漁業環境保護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淡水漁業;環境保護;生態養殖

1淡水漁業環境概述

在我國社會經濟、工業快速發展及人口密度不斷增大的情況下,部分地區水環境的生態系統功能逐漸退化,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淡水漁業健康發展產生了嚴重威脅。再加上人為捕撈,使得部分淡水湖泊生態系統功能急劇減弱,各類水環境危害現象發生頻率愈來愈高[1]。同時,部分淡水漁業養殖模式較為落后,資源消耗較大,容易影響水體質量,并且排污、凈化措施不夠到位,導致淡水環境當中營養元素如磷、氮等含量較高,進一步加劇了水質惡化。總體上來看,我國部分地區淡水漁業環境發展形勢不容樂觀,急需完善,相關保護工作有待加強。

2影響淡水漁業環境的相關因素分析

淡水漁業環境污染并不是由單一因素所致,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主要涵蓋了以下幾方面因素[2]:(1)養殖藥物。多數淡水漁業養殖戶會選擇殺蟲劑、殺菌劑等藥物來控制養殖水生生物病害;利用殺藻劑、除草劑等來抑制淡水植物生長,并且會采用殺雜魚藥物來控制非養殖類動物生長。在我國部分地區,淡水漁業是主要產業之一,整體養殖規模較大,所投入的養殖藥物量也十分巨大。部分養殖戶缺乏科學的用藥習慣,甚至存在濫用藥的行為,再加上宏觀監管工作不夠到位,容易出現水體污染、水環境生態失衡等各種問題,反而不利于淡水漁業健康發展。(2)養殖飼料。淡水漁業養殖過程中,無論是何種養殖方式,都需要投入一定量的養殖飼料。這些飼料不可能完全被所養殖的生物消化掉,部分會殘留在水體當中。相關研究表明,市面上大多數養殖飼料在水中浸泡時間超過半小時以上,其損失率接近40%。部分大規模漁業養殖基地每日投入的養殖飼料數量較大,很多未能夠被水生生物正常消化的養殖飼料會不斷累積,容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在一些水域較深的區域當中,一些飼料會沉入水底,這部分飼料會消耗水體當中的養分,容易滋生大量厭氧生物,會讓水底生態結構受到影響。(3)工業廢水及城市廢水污染。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導致工業廢水及生活廢水排放量愈來愈大。部分城市的污水處理方法并不科學,技術相對落后,導致淡水環境及其資源受到持續性的污染及破壞,影響了淡水漁業發展。

3加強淡水漁業環境保護的有效策略

3.1大力發展淡水生態養殖產業

傳統淡水漁業過于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對淡水環境保護不夠重視,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提升產值。經過一段高增長期后,漁業經濟會逐漸放緩,并且淡水漁業環境破壞程度變得愈來愈嚴重,漁業產品質量也會不斷下降,這與可持續發展理念顯然是相悖的。淡水生態漁業彌補了傳統淡水養殖的缺陷與漏洞。以草魚養殖為例,可采用集約化精養技術進行養殖。在一定規模的淡水水域中以網圍的方式實施集約化精養,通過投放大規格魚種,以養殖大規格成魚的方式來提升養殖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3]。又如,在生態養殖當中可采用軟體動物控制開發技術。部分淡水水域水質及底質較肥,可為軟體動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發育環境。軟體動物不僅能夠凈化水質,還能夠成為部分魚類或水生生物的食物,為漁業資源開發奠定了基礎。結合軟體動物生長需求,實施針對性的養殖方案,能夠實現濾食性魚類與軟體動物互利共生。通過生態養殖,不僅能夠保持穩定的水產業經濟產值,還能夠加強淡水漁業環境保護,有利于實現淡水漁業可持續發展。

3.2加強淡水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加強淡水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能夠及時反映出淡水漁業的實際環境狀況,便可提前采取一定措施來控制水環境污染。根據水域污染程度、污染因素及污染源情況,相關部門可制定保護性政策,避免淡水漁業環境受到持續性破壞。同時,要建立相關預警機制,并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及時、客觀地反映出漁業污染事故。地方政府要加強區域漁業環境檢測網絡建設,形成聯網監測機制,進一步擴大淡水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范圍,并將相關監測信息公開化、透明化,實現社會化監督。

3.3加強淡水漁業水環境污染控制工作

相關部門要發揮協同作用,相互配合,加強淡水漁業水環境污染控制,包括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及生活污染等方面。首先,要加強污水排放監管。在排放所有工業廢水、養殖廢水及生活污水前必須采取凈化措施,達到排放標準后,才允許排入淡水環境當中。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大監察力度,若發現違規排放行為,以法律為后盾對違規對象進行嚴懲。其次,要大力推廣科學水產養殖技術。由相關部門指導養殖戶科學用藥、科學飼養,合理控制養殖藥物投放量及飼料投放量,避免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等問題。另外,要加大污染源普查力度。在落實污染源普查及治理的過程中,還要選擇合適的生態修復技術來修復水體,并做好相關修復評價工作,持續改善淡水漁業水環境質量。

4結語

在淡水漁業養殖數量及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相關環境保護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并愈來愈受到社會關注。為此應通過發展淡水生態養殖產業、加強淡水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及污染控制工作,對淡水漁業環境進行持續性治理,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同步發展。

作者:王賓 單位:濟陽縣水務局

參考文獻

[1]鐘文武,王文玉,孫昳.云南省淡水漁業環境現狀及保護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17):290-292.

[2]李建民.淡水漁業環境現狀及保護對策[J].中國林業產業,2016(03):177.

[3]林益民.生態環境保護視角下淡水養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江西水產科技,2016(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