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土地管理問題及優化措施

時間:2022-02-22 10:40:52

導語:淺談農村土地管理問題及優化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農村土地管理問題及優化措施

摘要: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農村治理需要關注土地問題。目前土地資源利用和管理不夠科學與規范,經常出現居民在拆遷過程中與地方政府發生糾紛的現象,不利于推進城鎮化建設。根據城鎮化中農村土地管理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為有關部門提供建議,助推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

關鍵詞:土地管理;城鎮化建設;農村治理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國家開始逐步推進城鎮化建設,大量土地資源被使用,出現了一系列土地管理問題。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解決土地治理問題需要予以重視。只有針對土地做好管理,才能為城鎮化建設提供助力,解決城鎮化建設中的土地問題。

1農村土地資源情況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人口數量眾多,人均土地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被聯合國列為土地資源匱乏國家之一,而且我國山地、荒漠較多,耕地資源較為缺乏[1]。在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較少的情況下,存在嚴重的土地浪費問題,不僅造成土地毀損,同時也對經濟發展產生較大影響。我國經濟正處于發展階段,一些地區為了追求城鎮化建設速度,對土地資源造成嚴重破壞。比如一些地區工程開發步伐較快,在建項目尚未完工,又立馬開工新的項目。多項目同時進行,導致土地資源在短時間內快速消耗。與此同時,公路沿線的住房、經營性建筑的建設較多,沿公路走向分布,這與城鎮化集中發展的要求不符。根據相關部門統計結果與公布的數據可知,截至2019年末,我國工業土地占用量占據我國土地總量的0.7%~0.8%,整體處在較為合理的水平。要想繼續推動工業發展質量,提高工業產值,那么必然需要進一步擴大工業規模,這就會增加土地占用量。同時,城鎮化建設需要解決人口就業問題,這也需要增加工業企業數量,提供就業崗位。如此一來,工業企業繼續增多,對于土地資源的占用量就會進一步升高。如果規劃不足,盲目新建工業項目,就會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在一定程度上對城鎮化建設造成影響。城鎮建設相關人員需要完善土地管理體系,主動學習、借鑒國外先進思想,與我國國情有效地結合起來。政府需要加大調控力度,從土地資源使用情況入手,做好相關規劃工作,引導群眾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城鎮化建設與土地資源利用中,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土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實現對土地的有效管理,同時也能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

2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土地管理面臨的問題

結合目前城鎮化發展狀況可以發現,目前的土地管理工作尚且存在一些問題,整體工作效果并未達到預期水平,具體如下。2.1缺乏完善且合理的土地利用體系。我國在不斷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土地管理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未能建立完善且合理的土地使用制度體系,難以對土地做好規劃,因為一些土地被征用,大部分會被應用在工業領域或者民用房建設方面,推動民用房數量與工業區面積不斷增加,無形間導致城鎮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的土地使用面積不斷減少。在分配土地時,未能做到合理與公平,最終出現不平衡問題。二是缺乏長遠發展規劃。研究我國城鎮化建設情況發現,一些規模不大的城鎮開始朝著大型城鎮化方向發展,但是因為缺乏長遠眼光,在建設過程中只看重當前利益,在設計城鎮化建設方案時比較片面,規劃的長遠性不足,即使后期推進城鎮化建設,也難以實現預期目標。如此一來,雖然城鎮數量不斷增加,人們也逐漸開始向城鎮轉移,但是卻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因為規劃的長遠性不足,沒有考慮到小城鎮持續發展的支撐動力,尤其是產業構建乏力,使一些城鎮的發展難以持續[2]。2.2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低下。部分地方政府在推動本地經濟發展過程中將重點放在建設主題公園或者經濟開發區等方面。根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從20世紀末到現在,我國城鎮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由于規劃不合理的問題,導致被使用的土地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一部分土地資源出現被浪費的情況,不少被浪費的土地還是肥沃的耕地。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部分耕地被用于其他用途,失去了原本的農業生產作用,給農民造成經濟損失。此外,由于某些建設單位的經濟問題,導致一些被占用的土地長時間處于閑置或停工狀態,造成土地資源浪費。

3改善建議

鑒于目前土地利用的相關問題,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需要重視土地治理工作,優化土地管理,讓土地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運用。3.1做好調查,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我國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有著良好的發展契機,但是也面臨相應的風險。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必然會使用大量土地,難以避免地會占用一些肥沃的耕地,對我國的糧食生產造成了負面影響。尤其是對于農民而言,在減少或失去土地后,經濟收入肯定會受到影響,缺少了農業生產這部分經濟來源,會影響家庭整體收入。一些農民因為土地被征用,不得不選擇到外地務工,雖然能夠獲得經濟收入,但是事物具有兩面性,占用土地的目的是推進城鎮化建設,而失地農民選擇外出務工,這就導致農村人口流失。城鎮化建設缺少足夠的人力支撐,顯然就會影響城鎮化建設質量。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需要關注“留人”,確保城鎮化建設有足夠的人力支撐[3]。土地管理人員與城鎮開發人員必須要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對目前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仔細思考,避免影響城鎮化建設的進程。應當做好調研工作,到基層調查,主動聽取基層農民的意見與建議,從農民利益出發。如果在建設過程中農民與相關部門出現糾紛,必須對糾紛問題進行調查,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對于一些農民并不了解的問題,一定要為其做好解答,不可以出現強拆情況。還可以借助新媒體,讓基層農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渠道反饋意見和想法,提出利益訴求。這樣,相關人員可以了解基層農民的具體訴求,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4]。3.2落實節約資源戰略目標,對土地管理體系進行完善。通常來看,土地管理問題和地區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只有解決好土地管理問題,才能保證地區經濟更好地發展下去。目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效率不高,一些地方在城鎮化建設中對耕地占用量較多,甚至出現了故意破壞耕地的現象,威脅到我國糧食安全,也進一步加劇了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偏少的問題。土地管理部門應完善土地管理制度體系,建立科學健全的制度。在推進城鎮化時,要做好土地使用規劃和具體的土地使用方案,并進行多番論證,確認其可行性。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出現土地資源浪費的情況,發揮出土地的最大價值。另外,對于一些不必要征用的土地,應盡可能不征用;對于已經征用的土地,要及時投入建設,避免長期處于閑置狀態造成資源浪費。相關人員在管理時,應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監督土地資源使用情況,確保城鎮建設合規、合法。與此同時,還需要保護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5]。3.3調動農民參與規劃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合理使用土地資源。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社會快速進步,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使得土地資源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問題更加明顯,土地管理相關人員需要引導農民主動參與到土地管理當中,提高農民參與土地規劃的熱情,使人們明確了解到城鎮化建設的作用,避免出現誤會。除此之外,政府需要提高宣傳力度,利用活動或者宣傳手冊等方式,使農民可以及時掌握城鎮發展動態與進程,了解其中的具體信息;還可以借助新媒體渠道,如微信、抖音等做好宣傳,確保土地管理過程科學化、透明化、合理化;還要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制度,通過有效的監管方式,避免再次出現違規違法問題,有效利用土地資源,保障農民合法權益。3.4解決失地農民的經濟收入問題。在土地管理中,需要關注失地農民的經濟收入問題。隨著城鎮化建設不斷推進,部分農民失去土地,減少了一部分經濟來源。因此,需要幫助其解決收入問題,彌補失地后的經濟損失。一方面,提高征地補償標準,給予農民直接的經濟補貼。另一方面,建立就業幫扶機制,為失地農民提供就業機會,解決工作問題[6]。

4結束語

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占用土地是不可避免的。從目前實際來講,城鎮化建設、農村土地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部分農民的權益受到影響。基于此,需要認真反思城鎮化建設中土地管理存在的具體問題,把握問題癥結所在,對癥下藥,優化土地治理工作,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同時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在具體工作實踐中,要做好調查工作,落實節約資源的戰略目標,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璇璇.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社區化治理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0.

[2]管文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治理主體結構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9.

[3]鄭麗莊.淺析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社會治理問題[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9(5):49-52.

[4]馮璐,曾艷,趙鴨橋,等.中國與南亞東南亞鄉村的現狀和未來———首屆“‘一帶一路’鄉村振興國際論壇”會議綜述[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6(4):127-131.

[5]黃輝祥.農村社區文化重建與村民自治的發展[J].社會主義研究,2008(2):72-76.

[6]曲福田,高艷梅,姜海.我國土地管理政策:理論命題與機制轉變[J].管理世界,2005(4):40-47.

作者:曹燦 單位: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