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5-14 09:54:37
導語: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的發展,農業的現代化進程也在不斷的加快。農村經濟和農業建設的腳步也在不斷的加快,那么如何管理農村集體經濟中所存在的問題便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對此筆者對建湖縣蘆溝鎮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對發展的對策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存在問題;蘆溝鎮;對策
農村經濟的問題并非簡單的矛盾,是由于長期的不重視或者故意忽視所造成的。同時也是經濟發展中的負面問題,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而出現,主要為法律地位、信息不透明、能力問題、保障機制等一系列的問題。本文分析農村集體經濟的問題,期望可以對經濟的發展有所幫助。
一、農村集體經濟
集體經濟的生產資料歸農村集體成員共同擁有,這一制度是保障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中國是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組成的生產資料公有制,農村成立了一些合作社、家庭農場、公司等不同的組織形式不斷的提高組織效率和收入水平。但是面對眾多的經濟組織該如何管理成為當前非常重要的問題,只有做好集體經濟的管理才有可能使得集體經濟不斷發展,才能使農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早日實現共同富裕。在市場經濟建設以來,農村集體經濟也得到了公有制的幫助,從現在的形勢看它也成為集體經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公有制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側面,但是對于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的管理組織現在還有不同的認知。有的人認為從傳統上來說,這一經濟組織主要在農村活動,為農民服務,全體村民擁有生產資料;還有的人認為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村民以個人的方式方法進行合作,他們所生產的資料也為集體所有,所以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概念上還有著一些爭論,沒有大家都認可的概念。不過隨著這些問題不斷得到重視和討論的不斷深入也達成一些共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一種經濟組織,他們代表所有的村民行使權力,包括對土地所有權和其他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這些是國有集體經濟的一種形式,他們保障農民的利益,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1]。
二、建湖縣蘆溝鎮農村經濟所遇到的問題
1、缺少經費,運行困難。政府部門管理農村集體經濟,但是除了財政外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也沒有可以使用的專項資金。農村集體經濟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開支非常大,大多涉及的都是公共事業,因此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同現實情況便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造成運行困難的僵局。2、法律地位不明確。現在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主要是參考企業的管理模式,但是它又沒有法人資格,這樣就導致農民對經濟組織的認識上模糊不清,有的根本不了解農村經濟的運行機制,管理有著明顯缺點。在調查中發現,很多農民對農村經濟的認知是村委的附屬品,沒有把農村經濟組織獨立看待,從這些來看村民的認識還十分的欠缺,這些問題不利于管理的開展。所有問題的根源是農村集體經濟的法律定位問題,因此導致村民對它的性質和作用存在疑惑。3、信息不透明。農村集體經濟所占有的生產資料為全體村民所有,信息透明程度便非常重要。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只有很少的組織公開,大部分都不透明,形成了一種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這個問題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集體經濟組織對這一問題認識不清,幾乎沒有把公開信息當做問題、形成制度,只有在被迫要求公開的時候才會公開,而且公開的內容也大多含糊不清。農民是集體經濟的所有者,所有的管理者要最終對農民負責,農民擁有對經濟的決定權和知情權,這些不透明不公開等因素是影響發展的主要問題。4、能力問題。在集體經濟的管理上,大多由于管理知識不足、管理經驗匱乏和思想保守、沒有創新能力等問題,沒有對集體經濟的管理能力,并且很多人都忙于其他的工作,對集體經濟的管理大都不重視,因面使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只停留在表面[2]。5、激勵保障不。中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運營的過程中往往缺乏獨立性,劃分到村委的主要原因便是集體經濟發展不足,同時也是保障不充分的原因。在調查中發現,很多集體經濟發展不足夠成熟,要想獨立運營還需要面對很多問題,人事問題便是主要問題。但是如果有專人管理那么又會給本來就不成熟的經濟增加負擔,它的所有形式造成了村民沒有足夠的積極性,因此保障不到位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三、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管理的策略
1、建立完善的制度。首先要建立起經濟管理制度,圍繞集體“三資”管理(即資金和資產、資源)建立起一套成熟的收入管理和財務公開、審計和預算等科學完善的制度。要依據制度辦事,靠制度治理村子,實行制度管理集體經濟。2、完善法律?,F在關于農村集體經濟的法律還沒有完善,只在《農業法》、《民法通則》中有相關的概念。在調查中發現,有的地方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建立一些規章制度,但是在操作上沒有推廣的必要,沒有從根本上明確它的法律地位。因此必須確定相關的法律,明確它的地位,相應的還要出臺各種配套的法律法規,讓集體經濟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可以依據。3、強化民主監督。讓村民參與進來不僅是基層民主的體現,還可以使村民管理好集體財產。對于公開信息,要確定相應的公開內容,并且以制度化的形式確定下來,做到定期公開,讓每個村民都可以監督,依靠村民的監督管理好集體資產。4、建立審計制度。對于經費不足和需要人員的問題,可以讓農業部門具體負責相應區域內的集體經濟審計,日常的相應業務可以劃歸鄉鎮的經濟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同時制定制度進行人才培養、推動審計工作和年度專審制度,實現對集體經濟和村干部任期的全面覆蓋,做到從嚴審從重罰。5、提高村民的民主管理意識。只是做到讓村民監督是不夠的。村民的民主意識不高,參與熱情低等問題也必須解決?,F在的民主管理大多是形式化的,比如在調查中發現,有些財務公開只是做一些簡單的表格,沒有具體的說明,這樣就失去了它的意義。所以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召開農村集體經濟會議時發放慰問品,通過各種渠道去宣傳關于農村集體經濟的民主管理內容,還可以發放一些關于民主管理的冊子等,通過各種渠道來對民主管理的觀念進行滲透[3]。6、實行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對于發展比較快的農村集體經濟,可以實行現代的企業管理制度,在獲得法人資格后實現徹底的獨立。這個時候就需要將村委和集體經濟組織的具體職能進行確認,不能兩者混為一談。讓經濟管理充分發揮經濟管理的目的,真正做到提升集體經濟的效益從而帶動農民致富,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是從另外的角度來看,村委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沒有關系,村委會關系著農村經濟組織的發展狀況,可以對農村集體經濟加以指導,不過是屬于顧問的角度。由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直接影響整個地區的發展,跟村委會聯系緊密,因此對于村委會的管理可以依照《村委委員會組織法》中的相關法律來實施。實現農村集體經濟和村委會在政治組織和經濟發展上的分離,從而降低農村村委會對農村集體經濟的干涉,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的真正獨立運行。
四、結語
農村集體經濟關系到農民的切實利益,同時也是現階段農村經濟的重點,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效率、強化監管機制等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更加科學的管理,才有可能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抓住機會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但是我們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味的模仿,要確保農村集體經濟的安全和完整,同時要根據實際采取不同的方法,充分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避開短板從而實現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姜秀慧.農村經濟管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7(1):152-152.
[2]李艷聰.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0(8):26-26.
[3]王玉新.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4,5(9):180-180.
作者:吳兆廣 單位:江蘇省建湖縣蘆溝鎮農業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
- 上一篇:農村經濟管理實踐意義
- 下一篇:農村集體經濟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