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6-22 03:41:01
導語: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哈拉哈達鎮位于巴林左旗西部,鎮政府所在地小城子村,距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所在35公里,是典型的半農半牧區,全鎮耕地面積10.8萬畝,其中水澆地3.6萬畝,草場面積15萬畝,現轄8個行政村,90個村民小組,5455戶,總人口16986人,主要農作物有玉米、蔬菜、高粱、雜糧豆等。近年來,全鎮以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為主體,不斷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從2017年度農村經濟收益分配年報資料看(共列入8個村委會,90個村民小組),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總資產482萬元,同比增長6.8%。但仍有一部分村由于地理位置及歷史遺留等各方面的原因,經濟基礎薄弱,總體水平低下,與全鎮的經濟發展極不適應,一定程度上影響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1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1.1村集體經濟的基礎條件薄弱,設施發展滯后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相差懸殊,從目前的調查情況看,鎮內周邊地區,靠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較好;而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資源缺乏的村集體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同時,部分村“家底”不厚,除公益性資產外,能用于經營獲得收入的就是少量保留下來的集體土地,導致發展集體經濟困難重重,特別是在地理位置偏僻,既無資源可供開發,又無人才資金等優勢的村,發展集體經濟更是難上加難。1.2人才短缺也是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大因素發展集體經濟既需要管理人才也需要技術人才,而這兩方面恰恰是目前農村中最缺乏的人才,特別是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興起,許多村干部缺乏市場營銷知識,對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信心不足、辦法有限,即使是已經實施了以鎮帶村項目的村,集體的發展也受制于管理人才短缺,項目效益不明顯,缺乏帶動示范效應。同時由于市場、技術、人才、時間、規模等方面的限制,沒有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2對今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幾點思考
2.1立足本地資源優勢,探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辦法和途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要本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挖掘潛力,揚長避短,圍繞全鎮的特色產業,如笤帚苗、光伏發電、馬鈴薯等產業,選準路子,引導各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同時要結合現在的土地流轉機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鼓勵集體和農戶以資源、土地、資金等入股,發展股份合作經濟,增加農民收入。2.2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發展活力發展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兩委班子建設至關重要,要選擇具有開拓精神,懂經營、會管理的人員充實到兩委班子中來,有計劃地組織到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鄉村進行實地考察,借鑒經驗,因勢利導,強身固本,增強基層組織的活力。同時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成效,納入村兩委班子及其成員的任期目標責任制和年度目標責任制,嚴格考核,并與個人的政治、經濟待遇掛鉤。2.3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嚴格執行會計制,有效化解村級債務,各項收入支出均由鎮會計中心集中,并實行經費限額管理,對重大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切實提高村級財務公開實效,堵塞村級財務管理漏洞,防止集體資產流失。
作者:王曉琴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哈拉哈達鎮人民政府
精品范文
10村級巡察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