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分析
時間:2022-09-14 03:26:05
導語: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但是由于農村經濟條件有限,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從而影響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文章主要論述了我國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根據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實際需求,探討了當前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引發原因,然后提出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生態環境改善對策,協調好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城鎮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給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機遇,原來,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較為落后,部分農村地區為了更快地發展農村經濟,不惜損害農村環境,破壞生態環境,這樣一定程度上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并加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問題。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工作之間的關系較為緊密,協調好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的關系能夠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擺在農村建設工作人員面前的主要問題就是怎樣落實好農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基于此,下文主要論述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影響因素及優化對策。
一、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到目前為止,盡管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效果,但是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逐漸凸顯出來。(一)工業經濟發展中存在農業化學物殘留污染問題。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理應得到人們的重視,農業化學物殘留污染就是其中的一項問題,增加了環境保護工作的難度,影響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落實,特別是對土壤的污染力度較大,主要體現在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較大,農作物地膜的運用情況不受控制等。農業化學物殘留污染將會加重土壤污染力度,降低土壤本身質量,影響土壤透氣性的提升,這樣就會制約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給食品安全帶來負面影響。(二)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生產生活垃圾污染問題。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生產生活垃圾污染問題也較為突出,影響我國生態環境的長遠發展。農村的生產生活垃圾缺乏科學合理的處理,垃圾收運以及堆放處理方法不夠科學,這樣就會造成垃圾占地面積大或者江湖被污染的問題,農作物的生長也受到負面影響。廢水沒有經過嚴格的處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給農村生活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三)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畜禽糞便和秸稈焚燒。農村的畜牧養殖行業發展能夠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借助畜禽養殖提升自身收入,然而由于畜禽糞便以及養殖的廢棄物數量較多,從而造成了農村污染問題,隨意處置畜禽糞便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的落實過程中還存在秸稈焚燒的問題,從而給農村環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小麥或者玉米在收割之后,其秸稈大部分被遺留在地里,回收和儲存問題比較突出,傳統的處理方法主要是進行焚燒,但是這種處理方法將會污染農村環境,還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
二、造成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生態環境問題的主要因素
造成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生態環境問題的因素有很多方面,當前的農村環境保護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一)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較弱。造成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常見的是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較弱,總的來說,受到農村環境保護觀念的影響,農民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地方政府和領導對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較弱,環保工作的落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此外,農民的環保觀念較弱,環境保護觀念沒有貫穿到整個農村生產生活中,農村的垃圾焚燒、隨意丟棄等問題都從側面體現出了環保觀念較弱的問題。(二)農村的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水平有待提升。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過程中,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關系到我國環境保護效果的提升,農村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受到經濟發展落后的影響,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問題也需要進一步解決,垃圾處理設施或者污水處理設施的規模較小,無法較好地滿足垃圾處理需求,從而制約環保效果的提升,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三)農村經濟建設的規劃和布局不夠科學。通過實際調查不難看出,當前我國的農村經濟建設規劃布局并不科學,忽略了不同地區農村的特征影響,新農村建設工作缺乏相應的支持,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問題,從而加重了農村環保問題,影響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此外,農村住宅建設規劃方案不夠科學合理,農民的居住區域、開發區域等沒有分隔開來,農村各類不同的用地方案不合理,從而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與環保工作的落實。(四)農村的生態保護設施有待進一步優化。近幾年,不少農村地區也逐漸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逐漸把重心放到農村經濟和環境效益提升方面,把環保標準放在衡量經濟發展的主要位置,然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踐中,這種衡量準則的使用頻率并不高,工作人員應該在經濟發展前提下認真落實好環保工作。
三、結合實際需求提出農村經濟發展中生態環境的優化對策
(一)進一步增強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觀念。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發展,我們需要進一步增強人們的生態環境保護觀念,充分發揮環保觀念的自身作用,能夠提升農民的環保意識,協調好農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落實,并采取科學的對策加大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凸顯出環保觀念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價值。比如,借助光波、電視或者互聯網的力量宣傳環保工作的相關內容,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環保工作的落實奠定基礎。進一步加強環保觀念,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和環保工作的順利落實,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二)不斷增加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為了更好地落實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我們應該不斷增加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制定專門的農村生態環境基礎建設資金,確保農村污染防治相關設施的建設工作順利落實,還能進一步緩解農村生態環境設施的相關問題。充分發揮資金的自身作用,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準則,緩解生態環境設施的建設問題,積極改善農村的垃圾站及廁所等設施。此外,還應該不斷提升資金的使用有效率,并實時監控資金的使用情況,從根本上緩解農村經濟發展問題。(三)提升農村經濟建設的規劃布局科學性。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需要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為此我們應該結合實際需求不斷提升農村經濟建設的規劃布局科學性,協調好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效益的提升,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結合實際需求制定科學的農村建設方案,并制定好不同地區的不同規劃,合理布局各種不同的地區,全面考慮相關需求,盡量避免不同區域的劃分混亂問題。(四)采用科學的對策不斷推動循環生態經濟的發展。為了推動我國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協調好農村經濟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為此,我們應該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產業機構模式,以循環經濟為中心開展相關工作,在確保各項工作順利落實的前提下盡可能的節省相關資源,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創建廢物循環使用系統,從根本上提升農村經濟和環境效益。從農村經濟建設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為循環經濟的落實奠定基礎。(五)不斷提升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的科技水平。通過提升農村經濟建設中的科技水平,能夠有效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還能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為此,我們應該緊跟時展步伐,不斷革新科學技術,積極引入一些先進的農產品和技術,這樣能夠有效提升農作物的產量,還能減低對環境的破壞力度;進一步提升農村的科技水平,不斷優化土壤檢測技術,推動農業生產活動的落實;加大農業新科技的推廣使用力度;定期舉辦相應的培訓學習活動,提升農民的自身專業水平,推動農業的長遠發展。
四、結語
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為了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落實,認識到農村經濟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緊密聯系,不斷提升農民的環保觀念,并加大環保的資金投資力度,科學落實好農村建設工作,并不斷推動農業發展模式的革新工作,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這樣才能實現農村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才能提升農村環保質量。
參考文獻:
[1]鄭慧,趙永峰.論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J].農業經濟,2016(03):67-68.
[2]李云.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對策研究[J].河南農業,2018(23):47.
[3]付國燕.探討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J].科技經濟導刊,2017(11):115.
[4]劉君.基于改進農村生態環境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7):27.
[5]陳淑婷.農村環境保護的現狀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J].農家參謀,2018(06):216.
作者:梁靜 單位:東海縣牛山街道農村經濟服務站
- 上一篇:農村“三資”管理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 下一篇:農村生態治理與經濟協調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