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建議
時間:2022-04-03 10:29:48
導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村的經濟也逐步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出現成為了中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的一大亮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成是農民自發、自愿的,它的組建不僅加強了農業的發展還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問題;建議
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建,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例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宣傳不到位,一些農民根本就不了解合作社更別說加入合作社;還有就是合作社的推廣力度不夠,以及合作社的社員自身水平不夠等問題。本文從合作社的發展現狀開始闡述,對合作社的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本現狀
1.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速度。我國2007年頒布《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截止到2008年為止,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合法登記已經有58072家,2010年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創辦數量遠超2008年,幾乎是成倍的增長。從國家政策出臺,到正式施行,短短幾年時間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創辦數量迅速增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勢頭也表現良好,發展速度較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受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因此提高農民經濟的發展,就要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2.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分布。首先,從地域分布來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分布十分廣泛。東部地區的農業發展比較發達,而中西部地區相較于東部地區就屬于欠發達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由發達的東部地區發展延伸到農業發展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由此可以看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地域分布是由東到西的。由于東部地區經濟、文化發展靠前,市場競爭力大,農民自發組織的合作社,能為農民提供更大的便捷。西部地區相對落后,市場的競爭壓力也小,雖然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體不如東部地區。其次,從產業分布來看,近年來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農業專業合作社不在僅僅依靠當地的產業來發展了,而是與別的產業合作發展。由原來的種植業、畜牧業等逐步發展到加工、科技等領域。由此可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產業分布是在逐漸加寬。最后是從農戶分布來看,一般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都是一些散戶,而城鄉中較為密集的地帶,加入合作社的人員較少。由于城鄉地區人口密集,一般會出現競爭,因而不利于專業合作社的長久發展。3.我國農業專業合作社提供服務類型。農業專業合作社是為了給農民提供便利,圍繞當地的產業進行全方位(即產前、生產中期、產后)的指導。把生產中的利潤全部留給農民,合作社的宗旨就是造福農民。此外,合作社也會從事加工、運輸、儲藏和銷售等方面的工作,擴大服務范圍。例如,某地的合作社是以入股的形式確立的,合作社是以當地的豬養殖為起點,合作社聯系200家養殖農戶,每戶交1萬元風險保證金,合作社再聯系100多運豬戶,再聯系100多個經紀人,給別人介紹豬,分別每戶或沒人繳1萬元的風險保證金。然后年底合作社再發每戶或沒人10%分紅。這個合作社就基本包含了養殖、運輸和銷售這幾種基本的服務類型。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的問題
1.宣傳力度不到位。從目前的形式來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推廣力度并不夠,部分農民仍然不知道農民專業合作社,可能有部分人知道農民組織,但有的人甚至于都不知道農民組織,這就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宣傳推廣力度不夠造成的。有的人知道農民專業合作社,但是并不了解這個組織,往往對它有誤解,認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把農民都放到一起來經營,農民害怕失去自主經營權,不愿意加入合作社,這也阻礙了合作社的發展,也是合作社宣傳力度不到位的一種表現。2.組織建設和推動力不夠。首先是組織建設力度不夠,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由農民自發組織的,組織內部建設并不完善,例如制度的不全面,管理的不規范,場所的不固定,名稱標牌都沒有等。有的合作社相當于沒有,沒有組織農民,沒有開展活動也沒有新的經濟效益,更有甚者建設一個空殼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坐等國家發的獎勵和補助基金。然后是推動力不夠,一方面是政府部門的重視力度不夠,農民專業組織沒有長遠的規劃和目標;另一方面是政府的支持工作不到位,不完善,而且支持力度也不夠,尤其是資金問題。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本身就資金不足,更不可能提供給合作社,而貸款則更為困難。3.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層素質不夠,缺少人才。第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層大多是鄉村級的干部或一些小組織的領導人,他們本身的綜合素質就不是很高。這些人雖然有自己的長處,但是并不具備優良的綜合素質。由于這些管理人員的素質缺失,造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管理能力不夠。還有一部分是基層的農民們,他們的文化水平也是不高的,這些方面就造成了合作社的發展不夠長久。第二,就是人才的缺失。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還處于弱勢,人才的培養和擁有數量較少,不能夠很好的支撐合作社的長久發展。而且在面對一些高科技產品時,管理層人才不夠,就不能夠很好的處理和發展。4.相關制度的不健全。現在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已經由相關的政府部門開始管理,但是它們所頒布的法律條文和規定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在具體的扶助事例上如貸款、稅收等方面,就缺少與之相關的規定與政策,無法快速正確的處理這些情況。由于律法存在缺陷,那么專業合作社內部的管理也就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單位。相關制度的不完善,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長久發展十分不利。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建議
1.提高農業專業合作社管理層和參與人員的素質。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層和普通社員的素質一直都是影響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提高合作社管理層和基本社員的素質。政府部門可以開展和舉辦相關培訓活動,讓社員和管理人員都參與進來,積極提高他們的自身水平。合作社成員的素質提高了,合作社才能長久的發展。此外還可以開展一些向優秀的合作社學習的活動,培養一些專門參與合作社活動的專業性人員。以此來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辦社水平。2.建設健全的制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制度建設一方面是合作社內部的另一方面就是國家層面的。正確引導農民合作社的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就要在合作社內部制定相應的章程,規定合作社要按照章程辦事,避免一系列由于人為因素而造成的不必要事件,才能不斷提高合作社的自身水平。此外國家頒布的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法律法規也應該及時的修改和更正,及時頒布有關法律法規,把國家的政策落實下來。只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章程規范化,人們才會信賴它,農民專業合作社才會有更多的人來建設和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才能永葆青春。3.加大宣傳力度。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狀不難看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停滯不前的一個原因就是“宣傳力度不夠”。雖然現在處于一個新媒體時代,但是一般很難在電視和網絡上看到有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消息。因此地方要加強對農名專業合作社的宣傳,例如可以請一些做的好的合作社管理人員作報告,或者把他們是怎樣做的事跡用文字的形式來宣傳,還可以選取一部分人到這些好的合作社進行參觀訪問,等一系列活動,積極充分的宣傳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事情。只有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推廣,才能讓人們正確的認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到底是做什么的,是不是可以造福農民。4.加強合作社的抗風險能力。抗風險能力就是指可以抵御外界的風險,例如資金、技術和市場等。一個組織的成長離不開人才和技術,只有加大力度引進人才和技術,才能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進而可以抵抗一些外部災害等,提高合作社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四、結語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不能單一發展要多方面綜合來看。合作社不僅要科學的辦社,更要不斷提高合作社自身的水平,打造高質量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合作社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戰平.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的思考與建議[J].經濟研究導刊,2011(7):53-55.
[2]潘經富.金融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探討——以廣西貴港市為例[J].南方金融,2008(7):31-33.
[3]徐紅梅,李小花.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09,55(3):148-150.
[4]溫美榮.社會資本視域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問題研究[J].行政論壇,2012,19(5):73-77.
作者:張會芬 單位:呂梁市汾陽市文峰辦事處農經服務中心
- 上一篇:農民教育觀念現狀分析
- 下一篇:農村環境管理可持續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