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發展農機合作社的必然性
時間:2022-12-01 10:33:16
導語:農業發展農機合作社的必然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農業產業發展必須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社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農業產業化經營必然要解決農業生產產前、產中、產后機械化服務,提供農機供應,農機修理,農機培訓,農機信息,技術咨詢等多方位、全面服務,農機合作社是首當其沖。1)農機合作社是土地流轉政策出臺后流入戶與留出戶之間的紐帶,是市場經濟體制提出的新要求,通過農機合作社把千家萬戶的農民和土地流入戶聯系起來,擴大農產品種植、銷售、加工。2)農機合作社是農業產業化經營體制對農機的需求,也是大規模經營,精耕精播,助農增收的有效途徑。通過與周邊地區的相對比較,起到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農機化進程,有效解決土地分散,統一播收的問題。3)整個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通過機械作業才能讓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才能達到抗災保收、增產增效的目的;解決現代農民種什么?怎樣種?買賣難的問題;使農業由過去“以肥增收、以地增收”改變為“以機增收、以種增收”的模式,由過去的“分散經營、多種經營”改變為“集中經營、產業經營、高效經營”。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達到對農作物“播種收、存儲運、加工賣”的一條龍服務。
2農機合作社是聯系政府門和農民的橋梁和紐帶
農機專業合作社向農機主管部門傳達廣大農民的真實想法和意圖,使主管部門切實掌握了市場的需求;而農民也了解了黨和政府發展農業的政策與法規,獲取了市場信息;近幾年通過農機作業協會協助操作的“購機補貼”政策,激發了廣大農民投資農機的熱情,促進了農機化事業的發展。1)發展農機合作社,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快速發展,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向廣度和深度延伸,有效拉動農業產業鏈條,可以促進土地的快速流轉,解放大批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轉移農村剩余勞力,增加農民的收入。2)可以通過農業產業化其他經營組織與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使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民社員不但從種、養業中獲利,還可分享加工、出售環節的利潤,增加非農業收入。3)農機合作社對優化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和產業結構,帶動農業的規模化生產和區域化布局,發揮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3農機合作社對解決三農問題,發展高效農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農機合作社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團體,特別是國家惠農政策的實施和政府部門的引導,使其具有開闊創新,敢于實踐,開拓市場,贏得市場的能力,是帶動結構調整的骨干力量。2)農機合作社是農機農藝結合的有效途徑。隨著國家補貼政策和科學不斷進步,使得大型農機具和先進農業機械開始被更多的人們所認識并利用。農機合作社是這一時期農機發展典型的縮影,具有充分發揮裝備、技術、服務、質量、規模的特點,有效地解決農作物生長需求問題,科學擇機用機,使作物生產過程機械化,達到高產高效目的。3)農機合作社加快推進了農機作業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農機“一條龍”服務作業的典型應用而生,滿足了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求的優質服務、提高農產品質量的需求。4)農機專業合作社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改善環境、保持生態平衡起著關鍵作用。隨著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失衡等問題的出現,土地集約化,持續發展,高產高效,品牌效應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道路符合現代農業發展,能有效解決殘膜污染和秸稈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通過規模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秸稈綜合利用、節水灌溉、高效植保、畜糞無害化處理等新技術運用,能夠有效地保護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新農村居住環境,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有利于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1)農機合作社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解決了農業生產“誰來種、種什么、怎么種”重大問題的現實途徑,也是實現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的必然要求。2)農機合作社整合了勞動力、裝備、技術、人才等生產資源,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現代化農機裝備支撐,推動了農業生產由多樣經營向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經營,由分散經營向組織化經營的轉變,減輕了勞動強度,解決了勞動力短缺問題。3)農機專業合作社是實現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領頭羊”。對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起到了良好的倡導、試驗、示范、帶動、宣傳、應用作用。諸如大馬力新型拖拉機的應用、新機具新技術的示范演示、農機農藝的結合等等,促進了農業的機械化裝備水平。4)農機合作社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因地制宜,統一規模開發,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生產和農機化服務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連片開發、規模經營,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綜上所述,發展農機合作社必然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促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進程,有利于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于加強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環節的聯結,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模式,做強農產品品牌;有利于面對世界農產品市場,應對世貿組織的挑戰。
作者:謝桂芬 單位:凌源市三十家子鎮農業服務站
- 上一篇: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教育演講稿5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