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10-02 05:00:36
導語: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發展適應現階段的根本性要求是資金向農業領域傾斜。本文從促進資金合理分配和提高農業地位的角度以貴州省為例,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促進農業發展。
關鍵詞:金融;現代農業
1.1總量顯著提高,農業信貸配給不足
當前,雖然我國貴州地區逐步提高了此地區對農業的資金支持,但是在全國范圍內仍然存在國家給農民提供的農業貸款不足,農業生產的上游和下游行業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的問題,這直接導致了農業各個部分不能合理使用這些資金。近年來,貴州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12%~19%之間,是貴州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各金融機構對農業的支持嚴重不足,農業貸款僅占全部貸款比重的4%~8%之間,農業信貸配給程度為50%~70%,農業信貸配置明顯不足。2016年,農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高達16.3%,農業信貸配給僅有73.56%。
1.2農村金融服務環境改善,農業金融深化程度不高
近期在資金方面,政府的支持力度明顯增大,農民在獲取資金的同時日益享受更多的服務,農民可以方便、快捷的獲取資金,在此基礎上,貴州地區農業創造了越來越多的經濟價值。然而,這些只是表面現象,由于政府不能在農業上提供更充足的資金,由資金缺乏所導致的農業發展問題日趨嚴重,政府資金扶持也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資金供給,難以解決根本性問題。第一,貴州資金扶持不能發揮最高效率且資金使用效率低于貴州省平均水平,由于資金供給效率低所導致的資金缺乏嚴重阻礙了貴州省的農業發展。第二,貴州政府不能合理分配國家資金配給使支農資金流向其他行業,造成貴州省在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率方面與其他地區差距日趨擴大。最后,由于資金使用效率與一地區的經濟發展的相關性,貴州政府資金使用效率低也阻礙了農業的發展。也就是說支農資金的流失,使農民拿不到農業貸款,這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貴州農業的現代化水平。
1.3現代農業金融支持的風險分擔機制不健全
第一,雖然我國政府大力支持農業發展,貴州政府也投入大量資金支持農業發展,但這些資金在貴州所有政府支出中只占極小的一部分,在推動農業發展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這些資金投入所得回報率也在明顯下降。政府撥放資金得不到相應效果的問題顯著。第二,農業生產得不到資金充分支持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缺乏強有力的“擔保人”,國家設立的擔保機構不能及時處理大量的擔保任務,農民難以申請貸款。最近一段時期內,政府雖然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如“三權三證”推行固定資產抵押貸款,但由于農村房產所有權不明確使得這類政策不能有效解決農民獲得貸款難問題。第三,貴州農業保險覆蓋面和規模較小。一方面,全國大部分保險公司并不愿意在貴州地區開展業務,這是因為要良好運營一個保險公司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但是前期在貴州開展業務的保險公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另一方面,購買保險業務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貴州地區的農民普遍收入較低,再加上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難以意識到購買保險的重要性。上述兩方面的原因導致貴州僅存在全省人口的10%的農民購買保險,因此,此地區一旦發生自然災害,農民的損失將難以估量。
1.4多元化的農業金融體系尚未形成,服務水平不高
首先,在各種基金廣泛設立的基礎上,貴州省于2015年設立了總規模近十億元的農業發展基金,這筆基金全部來自于政府的資金扶持,并在三年內全部投資到位。通過這種方式促進農業多元化發展,扶持貴州貧困地區優勢農業發展。但是,在所有人眼中看來是有利于貴州農業發展的政策,卻阻礙了農業的發展。眾所周知,貴州是農業大省,對農業資金的需求量巨大,但是這些基金卻不能填補這一缺口,導致農民不能快速有效的申請這一基金。
2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對策
2.1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
首先,切實主導實施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生產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條件,如政府引導建設農業生產需要的設備,提供必要的灌溉條件,建設示范基地,推進農業的機械操作水平,提供農業種植、出售所需要的信息等。其次,不斷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改變政府的支持方式,積極溝通現代農業經營主體與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政府、企業、農民、以及農業生產所需資金的投資者、農產品的銷售者之間的信息交流也需要政府積極接洽幫助其實現良好的信息交流。使農民更方便的地獲得資金支持。同時,各級政府需要有針對性的引導資金流向農業,在農業上投放更多的資金。再次,組織引導農民回鄉、市民下鄉,參與現代農業發展。目前,貴州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主要為45歲以上中老年人。政府要引導農民回鄉參與農業生產就需要制定各種有利政策不斷改善農村發展環境,以達到吸引農民返鄉務農的目的。同時,大力發展鄉村第三產業,解決目前存在的市民就業難問題,通過發展農村旅行,增加農村地區收入,激活農村經濟。
2.2推動金融支持主體建設,提高農業信貸配給水平
基于此可以建立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農村融資體系,例如國家財政支持的融資體系,由國家政策支持的金融體系,由各類商業提供資金的金融體系解決農業發展資金不足問題,增加農村資金,滿足農村發展的經濟性需求。首先,要引導各類資金進入農村,就要著重發揮由國家支持的財政體系的融資體系的作用,這類作用的發揮需要政府制定各類政策引導資金進入鄉村,同時輔助以國家的資金補貼和降低稅收利率,來幫助走進農村的企業防范風險。其次,通過改善農村本身的資金流向來發展農業。有計劃、有規律的布置鄉村融資機構,解決農業生產資金缺乏的問題。要實現這樣的目的,需要合理分配金融機構的地理位置和規模,增強工作人員的服務效率,同時在各鄉村也需要設置一定的網點,進行服務。
2.3構建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的風險分擔機制
(1)提高人們購買防范自然災害保險的意識。對于受自然災害影響大的農業,政府必須制定合理的政策來降低農業風險,這就必須充分發揮保險的作用,吸引保險機構進入農村,完善“國家主要部門+金融機構+保險”的合作體系。在降低農業風險的同時降低保險機構的投資風險。一方面,增強農民防范自然災害的能力,政府通過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來保證農民的抗風險能力,防范農民陷入災害性貧困的陷阱。同時,積極引導農民購買農業保險,要達到這種目的政府需要在給與農民補貼的同時通過給與保險公司政策性支持,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農民參加保險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鼓勵各類保險公司創新經營形式,擴大業務范圍,以一對一的形式降低農民的經濟損失。
(2)創建新型農村抵押擔保系統。針對農村中農民缺少抵押物,獲得資金難等問題,政府完善制度建設。通過樹林所有權,土地租種權,工廠定產的經濟化,鼓勵借貸機構開展“三權”抵押貸款。通過借款風險的合理分配來提高農村信貸系統的建設。同時,政府可以將一部分支出補助給保險公司,擴大保險公司的經濟實力,增強保險公司的擔保能力。
2.4運用大數據金融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1)農業融資與大數據下的借貸業相配合。借貸業可以通過大數據中的不同客戶資源來收集適合不同借貸業務的個體、組織和市場宏觀主體,基于此選擇還款能力優良的客戶,并設計出不同類型的業務,有效的為農村、農民服務。同時,成系統的電商平臺還可以為公司和農民交易提供合適的業務,這是因為網絡大數據收集了購買者的交易信息,并進行合理分析,整理。
(2)運用大數據管控現代農業金融風險。建設現代農業金融監管服務系統、現代農業金融登記結算中心及農業企業信用評級平臺,實現金融風險實時監控,提高金融服務現代農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申蕙.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7.
[2]李虎.現代農業發展與金融服務需求:結構性失衡與對策研究——以江西省銀行業為例[J].金融監管研究,2016(08):28-40.
[3]李巧莎,吳宇.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路徑選擇[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25(09):94-96.
[4]曹麗萍.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問題探析[J].農業經濟,2014(01):98-100.
[5]馬延安,苗淼.發展現代農業進程中的金融問題研究[J].當代經濟研究,2013(12):68-71.
[6]郭新明.金融需要大力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和現代農業發展[J].西部金融,2012(01)
作者:田芬 單位:貴州師范學院
- 上一篇:綠色高產高效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 下一篇:淺談礦產資源開發與地質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