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時間:2022-12-23 09:40:07

導語: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問題及解決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前言

提高農民農業科學種養水平,保障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渠縣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新技術,通過強化科技引領、強化項目整合、強化主體帶動等細節性工作引領,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開拓新的天地。但是,考慮涉農項目的天然滯后性,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還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文章分析問題,指出改革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鑒。

2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長久以來,國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形成發展與計劃經濟體制之下,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發展,市場不斷變化的發展格局,對國內農技推廣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嚴重滯后與農業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農業技術對農業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一句話,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目前存在不小的問題,額待我們去探索解決。這其中,第一個問題——推廣資金投入不足,很大程度制約推廣力度。世界農技經費投入,統計調查:發達國家農技推廣經費,約占農業總產值的0.6%~1%;發展中國家農技推廣經費,約占農業總產值的0.5%;而國內農技推廣經費,占有比例不到農業總產值的0.2%。第二個問題——農戶接受新技術能力差,中國農民綜合素質低,技術接受能力差。而且,新技術需求的動力性不強,直接影響到農業技術推廣的成果轉化。除農戶本身文化素質低之外,還有一方面原因,在農業內部,作為市場主體的農戶更加懂得比較科技投人的成本和預期收益,只有當他們認為預期收益高于預期成本時才會選擇新的生產技術,農業科技使用的高風險性又使得他們在有限的資本和勞力的投向上顯得更為謹慎,農戶對可替代的新技術選擇反應遲鈍,缺乏內在的需求動力。第三個問題——傳統農技推廣,無論自推廣項目、推廣技術等,都難以滿足農戶的生產需求。較長一段時間內,國內農業科研、推廣工作,以提升農產品數量為主要目標。農業技術推廣隊伍積極性不高,影響農技推廣效率。在現行農業推廣制度下,農業技術推廣及開發的速度,效果,服務質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廣主體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掛鉤,農業制度對農業科技進步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此外,農村村落分散居住,組織化程度低,村委領導能力受限,農技推廣渠道單一,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都導致農技推廣的高成本,導致技術推廣與產業發展之間的割裂。

3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進一步發展建議

3.1確立農戶主體地位,農戶自主選擇農業新技術

今后農業技術推廣中,應確立農戶的主體地位,調動農戶采納新技術的自覺性。今后農技推廣,我們必須要意識到,農民始終是農業經營的主體,始終是農技需求的主體,更是農業市場參與的主體。由此,農業技術的推廣,不能單純的變為政府的單行推廣行為,應注重農戶的自主參與,改革創新農戶參與機制。同時,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主體部門,應及時把握市場需求動態,選擇正確的供求信息,切實調動農戶自主選擇的積極性,引導戶主選擇最新的農業技術。

3.2農技推廣與中介組織結合,提升農技推廣的效率

創新農業推廣體系,發揮政府農技推廣隊伍的骨干作用。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職能的農技推廣隊伍,不但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絕大多數國家農業發展的共同經驗。政府的技術推廣可以委托協會等為農服務的組織來進行。農技、農經、農機等站所可以劃歸協會等組織管理。各級推廣機構在切實履行公益性職能的前提下,可以興辦經營實體,實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運行機制。鼓勵科研、教育單位及企業、農業技術協會、種養大戶等參與農技推廣,大力培育多種成分、多種形式的農技服務組織,形成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農業技術社會化服務體系。把技術推廣與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密切結合起來,提高推廣效率。通過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形成“技術推廣站(農業科研單位等)——農民專業化合作組織——農戶”的推廣模式,使農業專合組織成為聯接農技推廣主體和農戶的橋梁,降低推廣成本和技術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術的推廣效果。這樣的技術轉移過程,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證了農民獲取技術獲的費用較低,另一方面保證了農民能夠自主選擇技術,還增強了農民接納高新技術的能力,從而實際效果更為顯著。

3.3發展引導農技推廣,規范農技推廣行為

政府專項財政支持,酌情增加資金投入,設立專項農技推廣基金,通過完善制度增加財政支出,用于農技推廣的金額支出。今后資金的支出,應逐漸轉向科研、推廣等領域,至少確保達到國際化平均投入的水平標準。注意農戶知識更新,加強農戶技術培訓,將科研、教育、推廣等緊密結合起來。今后農技推廣的基本目標,在于提升農戶的綜合素質,切實提升農戶駕馭新技術的能力。同時,注意調動農戶參與培訓的積極性,注意創新技術培訓的方式和方法。注意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技術培訓,在技術推廣的實踐工作中,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始終服務于“三農”一線,順應時展的潮流,有必要重視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通過不斷培訓更新期專業知識,提升其綜合素質,適應農業產業發展技術推廣的發展需求。注意規范農技市場,規范農技推廣行為。

作者:雷波 單位:四川渠縣和樂鄉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