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農業生產中機械化技術的運用

時間:2022-11-17 11:05:03

導語:設施農業生產中機械化技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設施農業生產中機械化技術的運用

摘要: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能推進農業快速發展,實現農業經濟的穩定增長。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少農業工作時間,確保我國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文章主要就設施農業生產中機械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對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生產機械化技術運用現狀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旨在推動農業生產設施的機械化發展,為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農業生產設施;機械化技術;應用

1農業發展需求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的農業經濟發展中,需要重視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生產設施上的運用。在農業的發展中機械化技術在翻耕設施、播種設施以及灌溉設施上的運用,不僅符合地區農業的發展需求,同樣也能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從而降低農業生產的人力成本投入。例如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翻耕設施上的運用,不僅可以做到翻地質量的改善,同樣也可以提高土地的整地的效率,降低偏遠位置土地機械化翻耕的難度。

2農業生產設備機械化發展的問題

在當前原州區的農業機械化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兩點問題。其一,基層人員運用機械設備的能力有限問題。在農業生產設備的運用上,由于當前應用體系的不完善,導致部分地區的機械化技術應用難度較高。缺乏專業的農業機械技術應用單位,導致實際的農業機械人員缺少,大部分農業服務人員缺少相應的機械設施應用,導致農業機械技術在生產設施上的實用難度較大;并且在農業生產設施的機械化發展中,由于經費、應用技術與方法上的不足,實際的農業基層人員運用農業機械設備的能力有限,進而制約著農業生產設施運用機械化技術。其二,可利用率低,閑置問題。由于原州區的農業生產設施中過于注重產前與產中的機械使用,現階段使用的機械設備往往過于陳舊,其機械化技術含量相對較低,跟不上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需求。同樣在原州區的農耕地中,其主要是農業機械總動力為32萬kW,其中大型機械配套具備2.73萬臺,并且農業機械耕地面積達到8.33萬hm2,相對而言,存在部分的農業生產設施應用缺乏,其機械的可利用率低,進而造成閑置的情況存在。

3農業生產設施機械化技術概述

在原州區農業生產設施機械化技術的應用中,其主要涉及以下三個類型的機械化技術。其一,社會上種植農業的機械化技術,其主要在原州區的應用日光溫室與大中型拱棚開展農產品機械化技術,借助日光溫室與大中型拱棚的機械化技術,可以提高蔬菜、瓜果以及蘑菇的種植效益,從而實現第一產業農作物的種植面積與產量的提升。其二,農業機械化應用技術涉及農業種植的噴灌滴灌技術,以及原州區農作為種植的機械化耕種技術、植保機械技術。其三,在農業生產社會上機械化技術的應用中,針對養殖業開展的農業生產設計機械化技術涉及鍘草機、飼料粉碎機、擠奶、剪毛等機械化技術應用[1]。

4農業生產設施機械化技術的優化對策

4.1加強農業生產機械技術的應用。針對原州區農業生產設施的機械化發展,需要從農機設備以及技術培訓兩個方面進行。加強農業機械的應用程度,確保農業生產設施機械的應用人員能加強各個方面的建設,通過思想建設與技術培訓的形式,加強農業生產機械技術含量和農民機械生產設施相關的扶持政策,從而為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提供保障[2]。4.2結合實際問題,因地制宜。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的農業生產設施機械化發展中,需要結合實際問題,因地制宜。例如在機械生產設施的機械化優化中,需要根據實際的農業生產情況;如原州區耕地主要位于黑壚土地帶,其平坦主要為淡黑壚土,因此需要滿足作物生長規律的生產設施,在水澆地中需要注重灌溉機械設施的運用。同樣也需要合理調動農民群眾對農業機械設備的興趣,以此加強農業生產設施的機械化新技術的應用[3-4]。

5結束語

在當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農業生產設施運用機械化技術,能推動現代農業的穩定發展。重點發展農業生產設施的機械化技術,確保農業生產設施機械化、智能化的發展,提高我國現代農業科學種植水平,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為現代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郭旭輝.農業機械化技術在鄉鎮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及應用[J].山西農經,2020(5):82+84.

[2]公丕臣.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化生產中的應用[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23):59.[

3]唐衛群.農業機械維修與保養研究[J].湖北農機化,2019(11):40.

[4]李紅軍.農機維修技術在農業機械使用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9,50(14):56.

作者:張尚寧 單位:固原市原州區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