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發展不利因素思索

時間:2022-04-26 11:26:00

導語:農業發展不利因素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發展不利因素思索

哈爾濱市位于亞歐大陸的中高緯度,即北緯44。04~46。40.東經125。41~130。13,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北部和東北部是小興安嶺山地,東部和東南部是長白山系的張廣才嶺。哈爾濱市種植制度為一年一熟,在夏半年能種植喜溫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冬半年由于氣溫在0℃以下,不能種植任何作物,全年作物生長期約155d。現對哈爾濱市農業發展的影響因素作一探討,以期為其農業生產提供指導。

1降水分布不均。春旱發生頻率高

按我國的氣候帶劃分,哈爾濱市的氣候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受極鋒輻合帶季風環流系統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特征,冬季風較夏季風來得早且風力強。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嚴寒干燥,寒潮頻繁,冬季漫長;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溫熱多雨。集中降水期為每年7—8月,集中降雪期為每年l1月至翌年1月。年平均溫度3.6oC。1月最冷。平均氣溫一24.8—.13.2℃,7月最熱,平均氣溫18.1~22.8℃。3—5月為春季,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且變化較大,溫度升高或降低幅度可達10℃左右。6—8月為夏季,炎熱濕潤多雨,7月平均氣溫19~20℃,最高氣溫38℃。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由于降水集中,間有暴雨,易發生洪澇災害。9—11月為秋季,降雨明顯減少.晝夜溫差變幅較大,9月平均氣溫為10℃,1O月北部地區已低至0℃,南部地區2~4℃。12月至翌年2月為冬季,漫長而寒冷干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氣溫一30—15℃,最低氣溫可達一52-3℃。受當地地理位置和氣候的影響,哈爾濱市農業在春季易遭受旱災。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哈爾濱市發生春旱的頻率越來越高,旱情越來越嚴重。2007年降水量較歷年同期少48%,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的一年,旱情持續了將近1年。降水量不足導致水庫和水塘蓄水嚴重不足,出現“庫見底、河斷流、塘干涸”的現象。全市水田受災面積達到34.5%。雖然哈爾濱市通過大力修建農業基礎設施使旱情得到緩解,農業損失得以降低,但越來越嚴重的旱災仍然是制約哈爾濱市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土壤退化嚴重。耕地貯備庫存不足

據哈爾濱市農技推廣中心調查,該市耕地退化和質量下降速度加快。坡耕地、漫崗地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黑土大量流失,“破皮黃”面積逐年增加;以小型農機具為主的耕作模式,使耕層變淺,犁底層增厚變硬,許多耕地變成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過度單一施用化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養分失調,土壤普遍出現氮肥少、磷肥多、鉀肥不足的現象;基本農田等級下降,中低產田面積按國家劃分標準已占總耕地面積的2/3,而且改造中低產田的基本農田整理進程比較滯后。此外,目前哈爾濱市耕地貯備庫存量滯后于建設用地的快速增長。建設用地增速已從每年400hm2增加到1000hm,由于近年來哈爾濱市土地整理項目多為國家級和省級項目,整理出的耕地指標分別進入國家級和省級耕地貯備庫,該市補充耕地貯備庫土地存量不容樂觀。如果不抓緊整理出更多土地補充耕地貯備庫存量,當出現存量土地滯后于經濟建設發展用地時,將影響農業經濟建設的發展。

3基礎設施相對薄弱

哈爾濱市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裝備水平較低。目前,哈爾濱市雖然修建了一些水利工程對農業進行灌溉,但遠遠不能解決干旱對農業生產的威脅,依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控制性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數量不足。二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中小型水利設施還不完備。現有農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或設施不配套,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設施建設不配套導致當地對水資源調配不到位。灌溉水的利用率較低,具備灌溉條件的耕地面積仍然較少。近l0年來的持續干旱氣候嚴重影響哈爾濱市糧食生產水平的提高。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未得到根本轉變f2-7/。

4農業投入不足

農業投入不足,導致哈爾濱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難度加大。哈爾濱市現在依然面臨農業投資需求壓力大、供需矛盾較為突出等問題。在實際生產中,為哈爾濱市農業進行投資的主要有政府、農民、集體合作組織、銀行和有關做到原料基地開發、龍頭企業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同步發展。不斷改善原料基地的生產條件,努力為農業產業化經營創造良好的基礎性環境。

企業。2008年哈爾濱市累計爭取國家和省投入農業農村資金5.2億元。市級財政通過多渠道籌集農業發展專項資金4.5億元。共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36.3億元。但是由于農業投資具有風險大、投資報酬率低等特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的趨利性使投資流動方向的利潤導向性明顯,農業所需資金無法得到保障。在對農業進行投入的主體中,國家直接投資的份額很少。受財政收入的影響,當地政府對農業的投入也較少。這種現象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農民本身對農業的投入積極性最高,力度最大,但單個農民資金實力有限,投資僅僅能夠維持簡單農業生產,對大型農田基礎建設沒有能力進行投入I8-91。

5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規模小

目前,哈爾濱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主要形式有合作型的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協會。農民合作社成立后,加強了農戶之間、基地與農戶、農戶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在協調各方利益關系、保障農民權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當地的農業合作社尚處在發展初級階段,缺少規范的制度和管理,農戶間聯系不緊密,覆蓋范圍較小,不能在農業生產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不利于農業發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農業合作社組織松散,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議事制度,財務管理不規范;農業合作綜合實力普遍較弱,缺乏資金支撐,發展后勁不足: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對市場信息了解較少,與市場聯系不緊密。農戶對市場農產品供需變化把握不準,農業生產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大。在當前市場經濟供需變化較大的情況下,農戶需要把握宏觀經濟的發展方向,也要了解具體農產品的銷售和需求狀況,只有真正發揮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才能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