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化農業經濟理論分析

時間:2022-11-22 10:36:09

導語:網絡化農業經濟理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化農業經濟理論分析

1網絡化的重要性

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光纖衛星通信為基礎的網絡技術,包含信息傳播和流通速度快、流通量大的優勢。快速的信息傳播流通將產品供求的節奏加快,同時也縮短了產品的生命周期,為了滿足人們不斷變化的需求,對生產廠商提出了不斷改善創新產品的新要求。而在我國農業方面,也要求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必須對市場動態及時掌握,以市場需求為根本進行農產品結構的調整,促使生產型農業朝著創新型農業發展。一個城市的網絡化水平能夠反映出該地區的建設程度及對能源的消耗情況,根據網絡化建立的新型經濟體制對能耗和污染都有一定程度的減少,能夠很大程度地提高各個產業的經濟效益,并將經濟產業中不合理的結構、資源緊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有效解決。同時,也能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網絡化對農業經濟的影響

2.1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傳統農業不合理的產業結構,使農業產品有著較長的生長周期,還會出現增產不增收的情況。而市場有著大量的農產品需求,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必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利用網絡技術建立信息通道,將農業產業與市場需求之間聯通,利用網絡化幫助農業掌握市場的需求,幫助農業工作人員對市場信息進行了解,并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正確的生產,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2.2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相對于其他產業市場信息來說,農業信息不僅更分散、復雜,而且還有著很強的綜合性,與氣象信息、管理信息、政策信息和科技信息以及市場需求信息等多個領域都存在一定聯系。傳統農業信息技術有著很高的經濟成本[1],同時也很難及時獲取信息,而利用網絡技術能夠使農業產業及時、經濟地獲取這些信息,還能確保信息的安全性,從而有效促進農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節約經濟成本,使農業經濟效益得到提高。2.3便于政府決策指導。我國政府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程度的指導作用,有機食品、菜籃子工程和無公害農業等大部分舉措的決策都由政府進行。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經濟的收入與各級政府能否正確對農業決策有著很大的聯系,因此政府必須以準確、全面的信息為基礎進行決策。通過互聯網,各級政府能夠對各類農業信息及時、全面地掌握,便于做出正確的決策推動農業的發展。同時,各級政府還能利用互聯網對農業進行指導,將大量措施信息提供給農民,幫助農民對稅收政策、農產品貸款和宏觀經濟的預測、分析情況等及時了解,全面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3農業經濟網絡化發展分析

3.1培養農業網絡化人才隊伍。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必然為網絡化,而人才隊伍是所有行業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農業網絡化也是一樣。所以,在對農業進行網絡化建設時,必須培養農業網絡化人才隊伍,包括專業技術較高的技術人員以及素質水平較高的農民等,需要各級政府和部門將農業網絡化人才隊伍全面發展為目標,積極開展素質培訓和文化教育,促使整個農業領域中能夠大量滲透并應用現代化網絡技術。加強網絡化人才的培養,并將關于農業科技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的措施和實踐規劃進行制訂,推動農業教育、科技和經濟信息網的建設,加快農業網絡化發展的進度,從而借助網絡化帶動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3.2加強農業網絡化技術應用。推動農業數字化信息管理的建設并加強數字化信息管理的應用,借助數字化信息對農產品的種植、收獲和經營等進行管理,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2],從而使農業的管理產業化,實現農業經濟效益及農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同時,政府也應制定相關的政策,為農業經濟市場環境提供保障,全面推動農業網絡化經濟的發展。3.3建立農業經濟網絡化系統。利用網絡技術建立農產品信息系統,能夠幫助農民對市場需求、產品價格進行時時監控、跟蹤,防止出現由于對市場需求不了解而導致產品積壓的情況,避免對農民經濟收入、農業經濟效益產生嚴重的影響;在預測市場農產品需求和未來農產品價格時,應避免出現農產品跟風的情況。大部分農民在了解到市場對某種農產品有著較大的需求,該產品銷量快、價格高,從而跟風,盲目地種植,導致由于種植人數過多,產品大量積壓;而由于其他農產品種植人數較少,供不應求,促使價格增高,嚴重影響了農業市場經濟的平衡性。因此,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農產品信息系統,幫助農民對農產品的需求準確了解,合理地進行種植,對農業經濟市場的穩定、平衡發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4結語

隨著網絡技術應用的不斷普及,農業網絡化的發展是順應時展的必然趨勢,但目前農業網絡化應用過程中仍存在部分問題,必須對這些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及時解決。同時,加大網絡技術的應用、推動專業的網絡化人才隊伍的培養以及網絡化系統的建設,將網絡技術最大程度地應用到農業中,從而推動農業網絡化的發展。

作者:王秋茗 單位:重慶市武隆區仙女山鎮農業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林彬.關于網絡環境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的探討.中外企業家,2016,(8):37

[2]裴樹峰.關于農業經濟網絡化的理論思考.經濟研究導刊,2016,(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