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經濟的作用

時間:2022-07-30 04:42:01

導語: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經濟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經濟的作用

摘要: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經濟發展的產物,是指農戶通過組成合作社,從而相互彌補技術、信息以及資源等方面的缺陷,形成一個更加完善的整體來參與市場競爭,從而提高是市場競爭力,能夠解決小規模生產形成的市場分散問題,從而提高農戶的實際利益,推動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文章主要針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經濟中的作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經濟;農業市場

農民專業合作社對于我國農業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消農業稅之后的第三次農業制度改革。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基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提出的重要完善措施,作為農戶與市場之間的中轉站,將分散的農戶集中起來,從而共同承擔生產資料的費用,能夠降低采購的單價,同時能夠實現共同銷售,提高農產品的銷售利潤,實現農戶生產增收,還能夠調節分散農戶生產與農業市場之間的矛盾,因此,在推動農業經濟增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經濟中的作用

自1980年我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是由家庭負責農業生產資料采購和銷售,但是由于單一的農戶在面對市場時的力量較小,容易出現各種風險,因此一些農戶會選擇通過合作的方式,統一采購生產資料和銷售農產品,共同承擔市場風險,從而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隨著這種抱團經營方式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一些為農戶提供生產資料采購銷售以及技術指導的合作經營組織,我國政府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增長,在政府的引導下,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斷發展。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家庭經營的優勢不復存在,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壓力。在現代農業中,更加重視的是產業鏈的延伸,這是分散的農戶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發展新的經營主體,通過重新組成新的組織是突破家庭經營限制的重要途徑,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目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基礎上形成的新型經營主體之一,主要是通過農戶參與合作社從而實現增收。農民專業合作社增收的主要途徑包括:①降低成本:農戶通過合作形成的組織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由于對生產資源的需求較大,在市場競爭中的博弈能力較強,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采購價格,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合作社能夠將分散的農戶集中起來實現統一購買和銷售,從而減少了交易頻率,能夠減少交易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從而提高了農戶收益。同時,合作社的組成能夠擴大生產規模,通過統一培訓和生產的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形成規模效益,從而提高生產利潤。②農產品價格提高:分散農戶在市場交易中處于弱勢地位,而合作社的建立能夠通過信息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能夠提高農戶的市場地位,也就是通過統一銷售和加工,提高市場談判能力,從而減少價格風險,提高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合作社可以為分散的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從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與產出量,進一步實現農民的增產增收。③擴展收入來源:這其中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在實現統一的聲場經驗之后,農戶的家庭資源將重新分配,家庭勞動力可以向非農就業轉移,實現家庭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合作社為內部留守人員提供就業機會,從而獲得新的收入。山東省新泰市汶南鎮位于山東省新泰市東南部,處于城郊結合部,具有城區、鄉鎮駐地、山區三種地理條件,總面積189平方公里,轄85個行政村,10.9萬人,耕地面積8.7萬畝。汶南鎮現有合作社157家,分為三種模式。城區依托山東省新泰市新易泰物流產業園,以網上銷售農產品為主,除了銷售汶南鎮的特產外,還銷售鄰近鄉鎮“天寶櫻桃”等其他十幾種名優特產品。鄉鎮駐地利用地處333省道優勢,發展交通運輸類合作社,將該鎮的煤炭等其他大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合作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農業合作社。全鎮現有合作社157家,入社人數821人,其中山東省新泰市汶南鎮益民合作社是一家典型的農業合作社。山東省新泰市汶南鎮益民合作社于2007年7月份掛牌,是由山東滋新核桃開發有限公司和新泰市汶南鎮雙山村村民組成。新泰市汶南鎮雙山村位于新泰市于蒙陰交界處,有231戶786人,耕地1200畝。該合作社成立初資金來源是村民以土地300畝折入股資金20萬元,山東滋新核桃開發有限公司入股金160萬元,雙方合計資金136萬元,構成了“優勢產業+土地流轉+合作組織”的模式。該合作社技術指導是省林科院侯立群博士和王鈞教授。合作社的發展分三個時期,前期入社人數是140人,在300畝土地上,栽植了香玲、元豐、元林等6個品種,入社社員收入一是土地入股金,每畝600元至1000元,二是勞動力收入,三是入股分紅,年4100元。中期入社人戶數達到了209戶,占到全村戶數87%,入社土地100畝,發展了核桃園300畝,育苗500畝,成品苗200畝。銷售收入達到300多萬元,純利潤140余萬元,戶均分紅1萬元。后期吸收周邊村民以土地形式入股,入股面積達到2000多畝,形成了本村550畝的示范園、200畝的育苗基地、50畝的菜穗園,并帶動周邊村發展核桃種植800多畝,種植規模達到了1600畝,年銷售核桃2500公斤,出售嫁接苗80多萬株,銷售收入突破500萬元,利潤突破210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了50多萬元。合作社在前期收入的基礎上又投資2000萬元建設一處占地60畝的核桃食品加工廠,主要從事核桃油、核桃粉、核桃露等系列食品的生產加工,拉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大幅增加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該合作社依托汶南鎮2014年建立的國際物流產業園平臺,將產品的宣傳與銷售,實現了由傳統的銷售模式到現代的銷售模式,既節約了人工費用又打開了市場銷路;2016年該合作社將該村7戶貧困戶也吸收到合作社,貧困戶以土地入股享有每畝每年土地分紅1600元,社員分紅4100元,對部分有勞動能力的參與看護、清理等輕微體力勞動,又得到一部分勞動收入,貧困戶收入在5700元以上,使他們徹底脫貧;依托合作社模式汶南鎮脫貧的人口數2022人,占全鎮脫貧人數的20%。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策略

1.加強政府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重視。政府首先需要加強宣傳,通過新媒體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進行宣傳。在加強宣傳和指導上,讓更多的農民了解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推動農民經濟增產增收中的作用,從而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營造和諧的發展氛圍。但同時還需要不斷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形式與制度,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組織管理、財務管理、收益分配以及合同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要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主要是為農民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從而實現農戶的增產增收,而不是實現合作社盈利最大化。因此,建議政府需要采取多種政策和制度來降低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成員的納稅稅額。由財政部門負責,認真實施財政部門和稅務總局的各種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惠制度,從而確保農民的收益的增加。2.為成員提供技術指導。政府的支持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提高成員的生產能力和潛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在調查中發現,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的生產技術水平往往不高,這主要是由于分散的農戶通常都是采用經驗式生產管理方式,因此需要迫切提高成員的生產技術水平。在合作社中,需要通過定期開展生產技術會議的方式,組織社員或不同合作社之間進行生產經驗和技術經驗交流,從而提高成員的生產技術水平;還可以通過人才培養計劃,與農業大學進行合作,借助高等院校的技術水平,定期聘請農業大學的專家開辦生產培訓班,幫助農民學習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滿足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技術的需求。合作社還可以通過選出有潛力的社員,通過對這些有潛力社員的專業培訓,掌握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技能,從而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指導。3.建立完善的產權制度。產權制度是合作社運行的重要基礎,只有完善了產權制度,才能夠形成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科學的利益分配。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成員往往不清楚產權責任方面的知識,因此建議成員在入股合作社時,購買身份股金,同時確保合作社為成員提供各方面服務的原則,避免養殖大戶或龍頭企業控制合作社,需要控制個人所擁有股金的最大額度;養殖大戶和龍頭企業可以另外購買合作社的資本股金來參與合作社的項目投資,而成員只能通過自身股金量參與合作社管理與策略的制定。同時,還可以通過增加產權入股形式來滿足合作社發展的要求,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入股,以土地、技術或是建筑物的方式入股,簽訂相應的合同,在獲得收益之后通過分紅的方式收益。例如部分農民想要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但是在大片土地承包中受挫,農民可以將自身的土地作為股份投入合作社,交給龍頭企業或合作社經營,而農民則可以在合作社中工作來獲得收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成員的增產增收,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合作社需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這就需要合作社每年拿出收益的一部分作為公共資產,用于擴大生產規模,從而實現合作社的自我積累與發展。但是隨著合作社建立時間的延長,公共積累資金不斷增加,但是產前關系變得比較模糊。因此需要明確公積金是全體成員的共同財產,所有權歸共同成員所有,主要是用于擴大生產規模,而小部分則作為生產儲備金,同時,在有新成員加入的時候,可以考慮將資金股份化,從而明確產權主體,調動成員參與合作社管理的積極性。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出現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推動力,因此需要通過不斷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各種制度,加強扶持力度,明確合作社產權主體,從而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艷紅.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人民論壇,2016,23(14):32-34.

[2]史新文.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促進遼寧農業經濟發展的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7,32(10):18-19.

[3]邱平,鐘婧,劉子健等.我國農民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路徑淺析[J].環球市場,2018,15(26):29.

作者:魯娜 單位:山東省新泰市汶南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