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自身污染治理措施論文
時間:2022-07-22 05:05:00
導語:農業自身污染治理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調查小組在**市**鎮龍亭村和新橋村的實地勘察和問卷調查,了解到當地農業自身化肥農藥等對農業生態環境以及農產品的污染狀況,以分析其已有的治理措施為基礎,提出改進的意見,從而提出**鎮解決農業自身化肥農藥等污染的問題最終需要走生態農業之路。
關鍵詞:**鎮;農業自身污染;治理;生態農業
**市東坡區**鎮位于岷江沖積平原,物產豐富,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形成優質糧油、甘蔗、葉煙、商品蔬菜、水產養殖及雞、鴨、兔繁育基地。全鎮幅員40.84平方公里,共有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2萬人。2006年度鄉鎮經濟綜合實力全市排序第17名,年末耕地面積1720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3587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598公頃。
**鎮經濟發展迅速,然而在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同時農業生產所造成的污染也越來越顯著。農業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幾種:化肥、農藥、地膜、畜禽養殖場的污水、畜禽糞尿、飼料添加劑、農用薄膜和焚燒秸稈等。而化肥、農藥的污染構成了**鎮農業面源污染的主體。
一、化肥污染及治理
1.污染情況。根據**市農業局掌握的情況,**鎮的面源污染最大污染源就是化肥,其中最主要是撒施類的化肥。目前我國化肥的畝施用量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1倍多,呈逐年增加趨勢,而利用率在下降。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農民在施肥觀念上,普遍存在重化肥、輕有機肥,重氮磷肥、輕鉀肥,重大量元素肥、輕中微量元素肥的“三重三輕”現象。在施肥方法上,表施和撒施的現象較為普遍。在施用量上,地區之間、作物之間存在不平衡,農民不了解自己所耕種的土壤、作物對養分的需求,盲目施肥、過量施肥現象嚴重。
2.已有治理措施。對于**農村化肥污染問題,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改變落后的農業經營方式,調動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對受損生態進行恢復和重建,對農田、林地和草地逐步實施優化的生態—經濟—社會的人工生態設計,建立防災減災的監測預警系統,從源頭和過程防治化學、生物化學物質的污染。**市農業局已經在實施的措施主要是農業部專門治理面源污染的項目——測土配方施肥。所謂測土配方施肥,就是國際上通稱的平衡施肥,這項技術是聯合國在全世界推行的先進農業技術。概括來說,一是測土,取土樣測定土壤養分含量;二是配方,經過對土壤的養分診斷,按照莊稼需要的營養“開出藥方、按方配藥”;三是合理施肥,就是在農業科技人員指導下科學施用配方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核心是調節和解決作物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同時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補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補多少,實現各種養分平衡供應,滿足作物的需要,達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減少用量,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節省勞力,節支增收的目的。
3.需要改進的措施。除了測土配方施肥方法需要進一步推廣而外,還需要針對撒施類化肥的污染,推廣合理科學的施肥方法,提高化肥利用率減少化肥損失和對農田環境的污染。化肥表施即不利于作物根系吸收,又加大了營養元素的損失,因此提倡土中施肥,尤其是氮肥深施,以減緩養分釋放速度和減少化肥損失量,最好是刨坑覆土后封垅。
二、農藥污染及治理
1.污染情況。**市農業局表示,現在的農業面源污染中僅次于化肥污染的就是農藥殘留問題。在**鎮的實地調查中我們發現,河流已經不再清澈見底,農民們也表示河中魚蝦量已經大大減少。當然這種結果并不能僅僅歸罪于農藥,工業“三廢”的污染和森林的減少等都是生態失衡的重要原因。但是農藥確實對這種現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已經成了越來越多人的共識。農藥的施用集中在土鑲表層,通過機械耕作特別是土壤深翻,農藥在土壤耕作層中分散開,與土壤其它成分間接觸和發生變化反應的機會增加。當溶解于土壤溶液后,農藥可隨重力水和毛管水沿土壤孔隙由土壤表層滲人土壤深處及至地下水,從而造成農藥對農田土壤、水體環境的污染。
2.現有的治理情況。現在**市農業局的農業質量檢測中心才剛剛成立,還沒有通過認證,所以很多的工作尚未開展。待全面開展工作以后將會對農藥使用以及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的控制,現在的農產品安全的口號是: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控。但就目前來說,顯然還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市農業局目前對農產品的監控也僅僅局限于在農貿市場和批發市場每年4—5次的抽檢,以及配合省廳的例行抽檢工作。在農業生產地也只能通過行政手段,執法大隊的定期或不定期抽樣來檢查農產品質量。所以大部分的農產品上市前也做不到農藥檢測。農藥的毒性成分很可能會殘留在糧食、蔬菜及水果中不僅降低了作物自身的免疫能力,通過在食物鏈中的轉化和富集作用進人人體后,會導致急性中毒或慢性潛在危害。此外,田間施藥操作不當、誤食或在環境介質中長期接觸農藥均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這些危害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需要改進的措施。充分利用自然調控,減少農藥用量;發展高效、低劑量、環境相容性好的農藥劑型,加強對生物農藥的研制和應用;科學安全使用農藥;確定安全的施藥量;加強對農藥的管理和科學研究。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管理,杜絕對環境危害大的假農藥上市。健全農藥合成、試驗、監督技術體系,向農民篩選推薦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
三、其他污染及其治理
**市**鎮龍亭村和新橋村除了化肥和農藥污染外,還存在地膜、畜禽養殖場的污水、畜禽糞尿、飼料添加劑、農用薄膜和焚燒秸稈等污染。根據的實地調查和訪談,我們掌握了**鎮龍亭村和新橋村50戶農家問卷調查的一些情況。在地膜數量有多少的問題上,88%的農戶家有3平方米以上的地膜,而地膜用過之后大多數選擇了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這就不可避免地對農產品的生產產生不利影響;在家庭養殖畜禽的方式上,60%的農戶選擇了分養,而分養容易造成處理糞便成本高、處理方式簡單粗放等問題,進而影響農業生產。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地膜、畜禽等現有的處理方式存在重大瑕疵。
四、走生態農業之路
以上所說的方法都是在既有的農業生產模式之下的局部改進措施。在目前這些措施無疑是必要并且有效的,但如果要最終解決農業自身污染問題,并不是可以在局部修修補補就可以完成的。只有走生態農業的路子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途,**市**鎮解決農業自身污染的最終出路也在于走生態農業的道路。
**具有深厚的農耕農業文化底韻,要構筑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并使農民增收,走生態農業的路子是必然的選擇。通過建設以生態文明為特征的現代農業,使**農村經濟、社會、生態綜合發展,帶動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最終使經濟、社會、環境建設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統計年鑒,**人民政府,2006
[2]2007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市統計局,2008.3
- 上一篇:黨員三查三看學習心得體會
- 下一篇:如何領會貫徹廉政準則精神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