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途徑研究
時間:2022-12-13 09:34:27
導語: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途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技術的推廣及運用是當前農業發展的一大熱點。要想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被充分應用,必須強有力的實施其技術推廣工作和落實,并與時俱進,農業技術的推廣運用能促進科技與農業的結合,還能增加人民收入,帶動經濟發展。因此對當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方法進行探析十分有必要,本文根據先進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出現的問題,并對進一步大力推廣農業技術的途徑進行總結。
關鍵詞:農業;技術推廣;途徑
如今社會的農業發展已經擺脫了舊社會的模式,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其發展具有時代特色,其重點在于農業技術一方面要不斷革新,另一方面要最大地投入使用[1]。高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能促進農業制度完善,有利于產品品質和數量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農業技術的推廣作為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新問題,如何有效進行農業技術推廣也是目前的重點。
1農技推廣現存的問題
目前農業技術的推廣還在起步階段,其受到各個條件的影響,如結構不完整、決心不堅決、設備不完善、經費不到位等等,主要問題出現在下面幾個方面:農業技術推廣與實際相脫離,事前資料的調查、信息的獲取不夠完備導致技術推廣與農村現狀相脫離,不能很好的融入當前的農業市場中;技術的針對性不高,我們推廣的內容是農業技術,它區別于普通的科技手段,要明白技術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隨便什么技術都推廣,過于盲目;缺乏多樣性,不同的領域推廣的技術因有所不同,即所謂的因材施教,不能所有的地方都推廣同樣的技術,這樣會失去其原有的指導意義,對農業發展作用不大;農業技術的推廣中忽視素質要求,真正的發展不僅僅是能力的進步,更是素質的提升,因此在推廣過程中要注重素質能力的雙重提升[2]。針對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2農技推廣工作的途徑
2.1調動農民的主動性
農民的積極性是農業技術推廣的基礎和動力,只有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才能保證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進行,而能充分調動其積極性的前提是將農業當地現狀放在首位。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過于籠統,沒有充分考慮當地發展特色,沒有結合當地農民真正的需求,導致農民參加農業技術推廣的興趣不高。加強農民的主動性能夠從以下兩點考慮,一是更換角度、考慮農民真正的需要和意愿,領導的決策要從事實和農民的想法出發,選用適宜的制度與方法。在推廣之前,應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傳遞,將信息傳達給農民并及時反饋調整,引導農民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將其在具體推廣中提現,這樣才能有效增加農民積極性。二是在現有的政策下采取激勵措施。以前的農業技術推廣很少運用激勵的方式,因此農民缺少參與的興趣。采取激勵政策,激勵的對象可以不僅僅是農民,還可以是身邊人,雖然農業技術推廣主要是針對農民,但利用集體的利用可以擴大其影響力,使農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農業技術的優勢。
2.2加強市場指導
目前經濟都是市場經濟,市場的作用不容小覷,農民都非常希望能提高收入,因此在農業技術的推廣中要充分利用市場指導經濟的原則,進一步推進農業技術的應用。在當今社會中,大部分農民對市場經濟認識不多,且大部分農民都是根據經驗做事[3],不知道市場與農業發展的關系,因此政府要明確市場的指導性地位,加強農民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與理解,讓農民深刻的明白社會要發展,技術要進步,這樣農業技術的推廣會更加順利。再者,農民對農業技術是又期待又害怕,一方面期待這些技術的應用能真正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擔心這些技術不夠成熟,應用后對收成有損,這些心理導致農民在新農業技術的運用上停滯不前。因此政府及社會要多了解農民心理,對其基本心理進行了解調查并針對性的對農民進行知識盲點培訓和市場信息的傳遞,這樣不僅能提高農民的基礎知識水平,還能增強其對農業技術的信心。
2.3發揮農民人帶頭作用
古往今來社會的改革科技的發展都不缺乏帶頭人,在農業技術推廣中,帶頭人也不可或缺,帶頭人也可以分為幾類,一是在技能上起帶頭作用,另外還有在素質上起帶頭作用。農業技術的推廣首先應培養帶頭人,農民是思想簡單比較質樸的群體,在農民這個群體中帶頭人的一言一行具有導向意義,能起到很好的表率和激勵作用,在培養時要注重技能和素質的兩個方面,不能顧此失彼。從技能的角度而言,應聘請優秀專業人員或設立專門的組織進行講解和操作示范,技能的培訓內容應囊括方方面面,一個步驟都不能跳過,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在素質的培訓過程中,主要是對理論知識的教導和職業素養的提升,基礎知識的培訓開展形式應結合當區域特點且做到盡量豐富,充分激發農民參與的欲望,不能像以前一樣乏味,職業素質的培訓應重在平時細節之處。帶頭人的培養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也可以在地方或政府設置專門的機構用來培養農村帶頭人,培養過程中可以采用比賽的制度、獎勵制度,對培養過程中積極性較低或進度較慢的農民應多加關注,爭取通過帶頭人或優秀人來帶動他們、幫助他們,從而推進整個農業技術推廣的進程。政府在整個過程中,既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又不可過分監督和插手,以免引起農民的反感。
作者:魏翔鷹 單位:貴州省威寧縣黑石頭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王芳.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策略[J].吉林農業:學術版,2011(06).
[2]彭經.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思考[J].大科技,2014(15).
[3]金京玉,李曉菲.新時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3(10).
- 上一篇: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問題探討
- 下一篇: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新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