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時間:2022-01-12 01:33:55

導語: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要點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摘要:水稻作為我國三大糧食產物之一,不僅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收,而且發揮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異常,加上農民自身不合理的水稻栽植技術,導致我國水稻產量受到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通過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等形式,幫助廣大農業種植戶掌握水稻栽培技術,為實現水稻高質高產提供必要的保障。

關鍵詞:水稻栽培;農業技術推廣;技術分析

一、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我國自古以農立國,雖然近年來國家經濟發展重點集中在第二、三產業,但是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地位沒有發生變化。“十三五”規劃綱要將“確保谷物基本自給,保障口糧絕對安全”作為農業生產的根本要求,充分說明了國家對農業發展的關切程度。我國人口已經突破14億大關,對于糧食的需求量也不斷提升,傳統的農業生產和水稻栽培技術顯然難以適應社會需求,必須要與時俱進的進行技術改革和推廣。農業現代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但是由于國內各地區經濟水平的差異化影響,尤其是在中西部的農村地區,農業技術、生產設備還相對落后。因此,盡快推行農業技術推廣,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單位面積產量,成為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二、水稻栽培的技術要點

1、科學化選擇育苗水稻的育苗重點是選擇品種,水稻品種應當滿足盡可能大的增加產量,選擇應當因地制宜,結合水稻種植地區的地理特性,實現高質高產的水稻。其次,注重壯苗時期,采用農業技術推廣知識,整平壓實床土,為利于稻苗的根系發展及水分的下滲,土壤緊實度要求控制良好,不能過于結實以至于板結,隨后,將有機肥和土壤按照特定適宜的比例進行配置,最后調整土壤呈酸性。

2、播種準備控制播種前的準備工作需要測試水稻發芽的狀況,將種子在常溫水中浸泡4小時左右,再將其置于器皿中,定期觀察種子發芽狀況,成活率需達到80%以上。整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浸泡種子前需要曬種,目的是保證酶的活性,時間在3h左右;選種時采用一定比例的鹽水進行浸泡,水與鹽(Nacl)的比例達1.12即可,合理控制好溫度在12℃左右,時間為8天左右,隨后將種子置于清水中洗凈,保證適宜的溫度,一般25℃即可,進行催芽過程。

3、整地準備稻田耕作采用格田形式,要求土地平整,對于輪耕制度,需要進行翻土過程,為規范性作業,翻土標準控制在深度20cm左右,結合旋轉翻土,保證水整地過程的順利進行,水整地過程目的是改良土壤,保證泥漿質軟,泥不外露,并在水整地后期進行施肥。整地過程中,不乏土壤中含草較多的情況,應當采取藥物封地滅草的方法。

4、田間管理田間管理主要包括兩點,一點是肥水管理,另一點是病蟲害管理。施肥對水稻的生長至關重要,通常將人和牲畜的糞便作為水稻種植的基肥,將之與泥土混合均勻,之后再施加有機化肥,確保水稻生長所需的養料;水稻的灌溉主要注意把控灌溉時間及灌溉水溫即可,灌溉時間及水溫將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一般而言,水稻的灌溉時間控制在每年的7月下旬之前完成,水溫控制在18℃左右,保證水稻正常生長,且不影響產量。其次是病蟲害管理,控制水稻的病蟲害管理主要是采用預防結合的措施,早期進行水稻病蟲的監測,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除蟲除草是保證水稻產量的關鍵,應當結合農業推廣技術做好控制預防工作,并采取適量農藥治理。

三、農業技術推廣面臨的問題

在初步的試行中,總結農業推廣工作中主要面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第一,部分農民傳統生產觀念根深蒂固,加上自身文化水平偏低,因此對于新技術的理解、學習和掌握較為緩慢。尤其是一些以來現代化設備,或是新型的種植技術,許多農民存在半信半疑的態度,不敢主動進行嘗試,因此農業技術的推廣也面臨重重阻力;第二,國家雖然從宏觀層面上制定了農業技術推廣政策,但是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加上地方農技部門的宣傳程度不足,導致農業技術推廣僅僅停留在報紙、電視報道等層面上,沒有在“田間地頭”得到落實。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也很難真正掌握農業生產技術,難以發揮應有的教育培訓效果;第三,農技部門服務意識不強?;鶎愚r技部門缺乏足夠的專業性人才,加上服務意識缺乏,往往是被動的等農民上門詢問,才給予技術指導,沒有發揮應有的服務職能和主動性。

四、優化農業技術推廣的對策

1、科普農業技術推廣知識,完善農業推廣體系提升農業技術推廣,首先要完善推廣體系,做到基本的服務到位。增加農業技術的專業知識,引進農作物高產高質量的新技術,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大人才的引進,政府加大投資,成立專門去田地里幫助農民實際解決問題的團隊,制定規范化的管理標準,逐漸解決農民的問題,如病蟲害的問題。

2、提高農民的自我投入意識,創新農業技術機制農民對新技術的領悟能力較差,因此,往往處于被動接受農業種植技術,遇到實際問題不知怎么解決,無從下手。與此同時,突破現有技術的瓶頸,就要具備良好的競爭環境,加大各縣政府,鄉鎮的農業技術培訓及交流,同時設置競爭機制,實現不同地區的資源整合,做到不同地區相互競爭比拼,共同進步,強化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服務質量,確實落實農作物的種植技術,為農民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結語:農業技術推廣是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經濟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地區經濟差異、農民傳統思想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農業技術推廣仍然面臨重重阻力,但是作為農技推廣人員,應當客觀看待工作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和工作經驗,通過轉變服務態度和優化工作方式,為實現水稻栽培技術的推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動力,進而實現我國水稻的高質高產。

作者:于麗娟 單位:哈爾濱市香坊區農林水務畜牧獸醫局

參考文獻:

[1]章強軍,李樹森.新型現代農業技術推廣困境的話語分析———以水稻強化栽培體系(SRI)在四川省Y村的推廣為例[J].中國農業經濟,2016(07):131-133.

[2]徐小鵬,劉艷麗.航天水稻新品種在溫州的應用推廣和高產配套栽培技術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4(0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