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化與糧食市場分析

時間:2022-05-09 11:11:51

導語: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化與糧食市場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化與糧食市場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化影響糧食市場的成分。通過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市場關系的實證分析來明確各因素對糧食市場的影響力,為我國糧食實現從質量和數量上達到安全做出貢獻。

關鍵詞: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化;糧食市場;因子分析;指標;線性回歸

1引言

中央每年的一號文件都著重強調了糧食市場平穩安全的重要意義。特別是在重大疫情、自然災害發生后糧食安全的問題已成為國內外農業經濟研究的熱點和重點。而糧食安全的前提條件是糧食市場,而市場由產能決定,而關聯市場和因素較多,其中就有人力資源和農業現代化兩個重點,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沒有農業現代化就不可能有糧食的豐收;二是人才和像袁隆平這樣的團隊的作用和價值。韓夢語、張旭波(2016)在糧食行業人才與糧食產業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中明確的提出人才對于糧食產業或者說市場發展的重要價值[1]。朱洪平(2017)在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與糧食產出關系的實證分析一文中提出了在城鎮化的大背景下,依據科技進步的帶來的農業現代化速度對糧食生產的影響是巨大的,經過分析驗證得到農業現代化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達到了52%[2];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但也是讓我們很幸慰的數字,因為我們不再依靠“老天的恩澤”而是依靠人類自身的文明。李琳鳳,李孟剛(2012)當前影響我國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分析對全國的糧食生產的主要因素影響力作了分析和驗證,得出了糧食總產量與農業現代化、農業勞動力成正關系[3]。這些研究都告訴我們,在影響糧食市場中包括了人力資源和農業現代化這二個因素。

2本文指標的選擇

糧食市場從產能效果來考慮,主要影響因素有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從更深的質方面來講,人才的培養和科研的輔助,農業現代化中機械化和全自動機械化,未來是人工智能化使這種產能引來質的變化,所以說保持市場平穩和戰略儲備安全來看,人力資源的開發和農業現代化是必不可少的。文中選取了2013年至2019年全國的相關數據進行了相關分析。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及各省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4]。本文指標主要是選取了:全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等幾個省份。(1)糧食市場產能包括三個指標:糧食總產量、播種面職、每公頃產量。(2)農業現代化包括五個指標:科學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信息化。(3)人力資源包括五個指標:農業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中以上學歷、身體素質好、專業技能人員、思想進步。根據已有研究、從影響糧食市場形成的生產要素出發,主要的影響因素考慮,本文將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化及其它納入了指標體系進行研究。

3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化指標與糧食市場相關性研究

利用相關分析去研究糧食總產量和播種面職,每公頃產量,科學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信息化,農業人口密度,人均學歷,身體素質優、專業技能人員,思想進步共12項之間的相關關系,使用Spearman相關系數去表示相關關系的強弱情況。具體分析可知:糧食總產量與播種面職、思想進步共2項之間的相關關系系數值呈現出顯著性,具體來看,糧食總產量和播種面職之間的相關系數值為0.815,并且呈現出0.01水平的顯著性,因而說明糧食總產量和播種面職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糧食總產量和思想進步之間的相關系數值為-0.503,并且呈現出0.05水平的顯著性,因而說明糧食總產量和思想進步之間有著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除此之外,糧食總產量與每公頃產量,科學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信息化,農業人口密度,人均學歷,身體素質優,專業技能人員共10項之間的相關關系數值并不會呈現出顯著性(p>0.05),意味著糧食總產量與每公頃產量,科學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信息化,農業人口密度,人均學歷,身體素質優,專業技能人員共10項之間并沒有相關關系。針對地區,糧食總產量,思想進步,播種面職,每公頃產量,科學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信息化,農業人口密度,人均學歷,身體素質優,專業技能人員進行正態性檢驗,從上表可以看出:研究數據的樣本量全部小于等于50,因而使用S-W檢驗。具體來看,糧食總產量,播種面職,每公頃產量,水利化,專業技能人員共5項呈現出顯著性(p<0.05),意味著糧食總產量,播種面職,每公頃產量,水利化,專業技能人員不具有正態性特質。另外,地區,思想進步,科學化,電氣化,機械化,信息化,農業人口密度,人均學歷,身體素質優共9項沒有呈現顯著性(p>0.05),意味著地區,思想進步,科學化,電氣化,機械化,信息化,農業人口密度,人均學歷,身體素質優具有正態性特質??偨Y可知:糧食總產量,播種面職,每公頃產量,水利化,專業技能人員不具有正態性特質。另外,地區,思想進步,科學化,電氣化,機械化,信息化,農業人口密度,人均學歷,身體素質優具有正態性特質。

4影響全國糧食市場的多元線性回歸

本研究的數據來自于2013-2019年的國家統計局和全國各省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統計公報和中國知網、中國萬方等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也綜合了國家部委有權威網站、及中央報媒公布的資料??紤]到指標的完備性,代表性和數據的可得性,與糧食市場的相關性,筆者經過反復的實驗證明,對指標系統中的指標進行了選取,并對數據進行了相關的處理[5]。通過SPSS24統計軟件中進行因子分析。把糧食總產量作為因變量,而人力資源、農業現化代的十項指標作為自變量,最后得出如表2??偨Y分析可知:機械化會對糧食總產量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以及每公頃產量、身體素質優會對糧食總產量產生顯著的負向影響關系。但是播種面職,科學化,電氣化,水利化,信息化,農業人口密度,人均學歷,專業技能人員,思想進步并不會對糧食總產量產生影響關系。

5結束語

根據全國糧食市場產能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資源和農業現代化,對糧食市場產能的產量的彈性為正值,且對糧食總產量的貢獻率依次排序為:農業現代化>人力資源;農業的現代化受機械化水平、自動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的影響,而人力資源受農業高中以上人口數、農業技術人員、流動性的影響以及自然災害等其它因素肯定會導致糧食市場產能的下降。從人力資源、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市場產能的正相關來看,必須把三者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只有重視人力資源的培養和高學歷、高技術人才的輸出和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持續提高,才能真正的實現糧食市場的大豐收,而糧食市場的穩定和高效也會反哺人力資源和農來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韓夢語,張旭波.在糧食行業人才與糧食產業發展關系的實證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6(06).

[2]朱洪平.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與糧食產出關系的實證分析[J].臺灣農業探索,2017(02).

[3]曹文獻,楊娜曼.基于灰色理論的湖南糧食生產發展因素影響力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32):160-165.

作者:張露露 單位:南京財經大學糧食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