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春耕生產技術要點
時間:2022-06-19 09:11:04
導語:水稻春耕生產技術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選擇適宜品種:按熟期選擇130~143天,在當地能安全成熟的品種,防止越區種植。做好發芽試驗:從防范于未然的角度出發,浸種前做水稻種子發芽試驗,芽率不好的及時換種,避免因播種后出苗不齊而影響插秧,造成減產。提早整地扣棚:大力推廣水稻大中棚育秧,培育壯秧。要盡早扣棚,有利于增加棚內及秧田土壤溫度,提早達到適宜播種狀態。科學晾曬種子:浸種前選擇晴暖天氣曬種2~3天,確保種子水分含量一致,活化酶的活性,提高種子生活力,同時,還可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把握浸種時間:浸種時間的長短以浸種的水溫為準,最后積溫達到100度為宜。如水溫恒定15度,浸種7天即可,水溫20度,浸種5天,以此類推。還應選用藥效好的咪鮮胺類藥劑進行種子處理,以達到預防惡苗病及其他病害的目的。適時催芽播種:試驗表明,是否催芽播種,出苗率差異大于10%,存在顯著差異。如遇到低溫年份出芽率影響更大。2015年播種后有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的情況,為保證出苗率,種子應100%催芽播種。精量定量播種:缽盤育苗每孔最佳播種量3~5粒;機插秧盤育苗每盤不能超過120克催芽種子,每公頃用種量不能超過30公斤催芽種子,即盤育苗不能超過70克催芽種子。隔離層育苗每平方米不能超過350克催芽種子,旱育苗每平方米不能超過200克催芽種子。加強苗期管理:水稻育完苗后要及時清理苗床兩側和周圍的排水溝降低水位,排除積水,加強棚內溫濕度管理,及時通風煉苗,培育壯秧。適時整地插秧:土壤適宜的情況下,采取免耕輕耙、旋耕作業等節水整地措施,盡量減少春灌用水,以確保養苗用水需求。并抓準農時,適期早插秧,在安全生育范圍內提早插秧,盡量不插6月秧。
2.1選擇搭配適宜本地區種植的品種
選用生育期為125~128天的水稻品種為主,對于生育期在128天以上的品種要慎重,一定不要越區種植,嚴禁大面積種植未審先推的品種。我省首選的品種如:先玉335、吉東38、平安169、農大935、天農9、銀河158、伊丹26等。
2.2對所選品種要精細處理
一是選種、曬種。認真精選種子,除去破粒、可疑粒和雜質,為提高出芽率、殺死病菌,播種前應選擇好天曬種2~3天,這樣才能確保單粒播種的種子的純度和凈度達到98%,發芽率達到95%以上;二是播種前要拌種衣劑。防治對象不同,所選擇的種衣劑也不同。金針蟲、螻蛄、蠐螬等地下害蟲發生較重地塊選擇克百威含量在8%以上的種衣劑防治效果好;在春季氣溫低時,要注意選用防治水稻絲黑穗病的種衣劑。對于坡地、崗地等墑情較差的地塊,可選擇高分子保水劑進行拌種,采用不破土,原壟種的老辦法播種,提高抗旱效果。
2.3精細整地,保墑為主
整地要以保墑、提墑和提高單籽播種的成苗率為核心。提倡大型機械整地,滅茬、深翻、施肥、起壟、鎮壓一次性完成。大型機械無法開展工作的地塊,也要在土壤化凍10~15厘米,可以進犁時,及時頂漿打壟,打壟時要實行三犁成壟,深施底肥,隨打壟、隨鎮壓,注意保墑。精細整地無坷垃,鎮壓保水是目前保證成苗率的關鍵。
2.4提倡增施農家肥,分期施用化肥
農家肥的有機質含量高,不僅可以培肥地力,為農作物提供長期、穩定的養分,還能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持水保墑保肥的能力,長期施用,還可以增加耕層的厚度。特別是山坡地和瘠薄地,耕層淺有機質含量低,更應該多施農家肥。施用方法是:結合整地施用腐熟農家肥2~3噸/畝。對于化肥的施用,要分底肥、口肥和追肥,分次施用。底肥一定要深施,結合整地,施入壟底,一般每畝施用高氮復合肥或復混肥40~50公斤;口肥用量不宜過多,磷酸二銨5公斤左右,氯化鉀6公斤左右即可;追肥最好在大喇叭口后期,水稻株高180厘米左右,即將出蓼時為宜,每畝追施尿素15~25公斤,全田撒施。
2.5適時晚播種,力爭一次性拿全苗
當5~10厘米耕層日均溫度連續5天穩定通過8℃,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時,為適宜播種期。今年土壤化凍較快,最佳播種期可能照往年有所提前,但也不要在4月15日前播種,最好是4月20日以后開始播種,晚播利用出苗。建議推廣機械播種技術,提高播種質量和速度,降低勞動強度,使播種時間集中在最佳播期。土壤墑情差的地塊可以進行原壟播種、以少動土為主,以免失墑。干旱地塊要坐水或催芽坐水播種。單粒播種的地塊,在土壤墑情不好時,要每隔兩壟播一壟雙粒,以備出苗不好時借苗。播種后要及時鎮壓,隨種隨鎮壓。播種后遇雨的地塊,需等地表出現2厘米干層時再行鎮壓。
2.6科學除草,適時晚定苗
一般地塊應在播種后10天內進行土壤封閉除草,水量一定要充足,確保除草效果;干旱地塊,土壤封閉效果差,選擇莖葉除草劑在雜草2~4葉期進行莖葉噴霧。要適時晚定苗,在幼苗3葉期間苗,4~5葉時定苗,留大苗、壯苗、齊苗。缺苗較少的地方,直接在缺苗處旁邊留雙株進行補充,不要再栽苗或補種苗,以提高田間果穗的整齊度,降低小穗株率,提高水稻單產。缺苗嚴重的地塊及時補種或毀種。
作者:張慧來 翟憲振 單位:梅河口市山城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 上一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專項資金管理論文
- 下一篇:煤礦井下采礦生產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