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毫茶機械化生產技術研究

時間:2022-05-14 04:22:37

導語:銀毫茶機械化生產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毫茶機械化生產技術研究

摘要:城固銀毫茶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創制的全手工制作名茶,深受市場青睞。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大幅上漲,經濟效益大幅下滑,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降低。為了適應茶葉市場形勢變化,陜西省城固縣茶葉站技術人員以城固銀毫品質特征要求為標準,結合機械加工特點,對主要生產工藝進行了融合創新,從鮮葉生產質量要求入手,做優攤晾、殺青、揉捻、初烘、做形、提毫、足干等工序,降低了生產成本,保證了城固銀毫質量、效益和食品安全,使城固銀毫名優綠茶重新獲得了消費者認可。

關鍵詞:城固銀毫茶;機械化生產工藝;創新;提質

城固銀毫茶由陜西省城固縣蠶茶果技術指導站創制,1987年通過技術鑒定,其外形細嫩,色澤綠潤,香氣清高,滋味醇爽,湯色葉底黃綠明亮。1988年獲陜西省優質產品稱號以及全國科技星火計劃單項榮譽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為了適應茶葉市場變化,提高和穩定城固銀毫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采用機械化生產勢在必行。茶葉站技術人員按照城固銀毫品質特征要求,結合機械化生產特點,對主要生產工藝進行了技術融合創新,保證了城固銀毫質量和食品安全。

1城固銀毫茶品質特征

城固銀毫商品茶共分為三個級別,分別為特級、一級和二級。特級茶要求外形細嫩緊結顯毫,色澤綠潤,香氣高銳持久,滋味鮮爽甘醇,湯色葉底黃綠明亮,葉底相對嫩軟,芽葉完整度好。

2城固銀毫鮮葉生產技術要求

優質的鮮葉原料是生產高品質城固銀毫的首要關鍵因素,要選擇優良的生態環境和茶樹品種,實施茶園機械化管理,按標準及時采摘鮮葉。2.1茶樹品種。城固當地群體種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好(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均較高且酚氨比協調),鮮葉有天然花香,葉片持嫩性較強,芽頭肥壯,內含物質豐富。無性系良種龍井長葉制作的城固銀毫品質也較優良。2.2生長環境。城固縣地處漢中盆地中部,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漢江以南、巴山北麓淺山區群山疊翠,森林覆蓋率90%以上,海拔500~1000m,年均降水量1000mm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暖濕潤,土壤呈微酸性,pH值4.5~6.5,有機質含量高,富含鋅硒微量元素,環境條件十分優越,極宜茶樹生長。城固縣所產茶葉“香高、味濃、耐泡、形美、保健”,內含物質十分豐富,屬省市重點優質茶產業發展帶。2.3茶樹栽培管理。城固縣通過大力推廣綠色、機械化生產技術,提高了城固銀毫茶的品質和質量安全水平。茶園管理主要使用耕鋤、施肥、修剪機械。2.4鮮葉采摘。鮮葉采摘既關系到產量,又決定了茶葉的加工質量。城固銀毫鮮葉質量標準:特級為1芽1葉初展,一級為1芽2葉初展,二級為1芽2葉,不采對夾葉、紫芽葉、病蟲葉、破碎葉、雨露水葉,要求嫩、勻、凈,每500g成品茶有芽頭25000~28000個。目前采茶機的采摘質量達不到城固銀毫要求,還是需要手工采摘。一是按標準采。根據城固銀毫茶質量標準,按一定的嫩度、勻度標準來采摘鮮葉。二是應及時采。根據新梢生長狀況和采摘標準,及時把芽葉采摘下來。早采三天是寶,晚采三天是草,清明前生產的城固銀毫色澤綠潤,葉底黃綠明亮,同時內含芳香物質多,香氣高銳持久,質量上乘。

3城固銀毫機械加工技術要點

傳統城固銀毫是全手工加工,從鮮葉到制成品都由制工在專用鍋中炒制完成。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質量不穩定,產量較低,加工成本非常高。近年來通過技術創新,大力推廣機械化生產技術,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3.1攤青。攤青是城固銀毫機械加工的首道工序。鮮葉進廠后立即攤放在陰涼通風的竹匾或竹席上,厚薄要均勻,攤鮮葉1kg/m2左右,攤晾要避免陽光直射,晾青時間為3~8h。適度要求:鮮葉色澤由鮮綠轉為暗綠,葉面光澤消失,散發出花香。3.2殺青。采用適制名優綠茶的滾筒殺青機,筒壁溫度400℃左右,殺青時間3~4min。殺青適度感觀要求:殺青葉顏色變暗,葉面無光澤,葉質柔軟,緊握成團,略有彈性,青草氣消失,茶香顯露,無焦邊和焦味;殺青葉含水量在58%~60%左右。3.3冷卻攤涼。殺青葉通過高溫殺青出來后葉溫較高,必須開啟電風扇迅速冷卻至室溫,無渥黃現象,再自然攤放60min左右,使葉肉、葉脈和葉梗等部位含水率分布均勻。3.4揉捻。殺青葉經過一定時間的攤涼、堆積回潮后要冷揉。投葉量以裝滿揉桶為宜,揉捻時間20~30min左右,按照“輕—重—輕”的加壓原則進行揉捻,鮮葉越嫩,選用機型越小,揉捻壓力越小,揉捻時間越短,揉捻程度越輕。揉捻時,先空壓,然后逐漸加壓,最后空壓出茶,確保茶條緊細勻凈,無扁條和斷碎,茶汁外溢而不流淌,成條率達85%以上。適度標準:揉捻葉表面有少量茶汁外溢,有黏手感,成條率高。揉捻結束后用解塊機將揉捻成塊的茶團解散。3.5初烘。揉捻結束后立即進行初烘,采用適制名優綠茶的網帶式或鏈板式烘干機,要求烘焙機進風口溫度在120~130℃,時間5~10min。初烘時,揉捻葉厚度在5cm以內,適時翻動,使其受熱均勻,失水一致。待茶條色澤變暗,葉緣變脆,含水量降至50%左右時進行做形。3.6做形。做形是形成城固銀毫卷曲獨特外形的關鍵工藝,高檔茶需要采用手工搓團,二級茶在名茶曲毫機上進行。手工做形的方法是葉溫保持80℃,在烘盤上搓團,一般搓團直徑4cm左右,掌心用力,順時針方向讓茶團在雙手間滾動,待茶葉揉捻成團后,將其自然擺放于烘盤中,待將烘盤中茶葉全部搓成小團之后,再全部輕揉解團,并將茶葉均勻抖散于烘盤中,使茶團中心充分散熱,待茶葉升溫后,繼續進行搓團,搓團定形一遍時間不超過3min。隨著搓團和解團次數的增加,茶葉水分不斷散失,并逐漸形成卷曲的外形,待茶條有刺手感,茶葉含水率一般在20%左右時,做形結束,抓緊進行提毫工序。3.7提毫。提毫是城固銀毫條索滿披白毫的關鍵技術。葉溫保持80℃左右,提毫時間3~5min。基本手法與做形相似。由于茶條含水率低,干脆而易斷,要求提毫時茶團稍大,動作要輕要慢,提毫時用雙手握住茶團,掌心用力,讓茶條相互摩擦起毫,當茶毫明顯滿披時,提毫工序結束。3.8烘焙足干。足干溫度要求在80~90℃,將茶葉均勻薄攤于提香機烘盤上,適時輕翻,待其含水量達6%以內,手捻成末時,烘焙結束,下機攤晾,攤晾后的城固銀毫揀去雜物、黃片,割去茶末,最后封裝入庫貯藏。

作者:羅 陽 舒啟華 陳建福 王 娟 張佳樂 單位:陜西省城固縣農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