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控與生物安全探討

時間:2022-08-06 11:01:34

導語:疫病防控與生物安全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疫病防控與生物安全探討

1建立生物安全體系的必要性

生態養殖主要適用于我國地方品種土雞的飼養,養殖場地主要以荒山、林地以及果園等為主,面積要足夠大,一般的養殖規模大多集中在500~5000只。近幾年,隨著我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對自然生態體系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加上生態養殖技術還不夠完善,病原變異加快,不定期流行各種動物疫病,隨著疫病的快速傳播,對生態養殖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成年雞主要疾病有禽流感、巴氏桿菌等,這些疾病的發病率極高,一旦發生疫情,就會在養殖場快速的傳播,造成大面積死亡,給養殖場帶來經濟損失。因此建立生物安全體系勢在必行。生物安全是借助高科技技術手段,對各種疾病進行綜合控制的體系[1]?,F階段,生態養雞主要是在野外、開放場所進行飼養,對周圍環境以及疫病難以控制,加上雜草、果樹都是蟲、鳥喜好停留的場所,會攜帶各種病原微生物。而且,養殖環境中水源比較多,對水質無法有效控制。雞群活動范圍大,無法徹底消毒等多方面因素,進一步增加了疫病防控的復雜性與難度。所以,必須從生物安全的角度出發,正確認識生物安全體系,建立生態養殖模式下的疫病防控體系。

2生態養殖場實施生物安全的措施

2.1引種及雞苗質量。為了有效控制疫病的發生,首先就是注重引種環節,雞苗質量直接關系到疾病發生的幾率,所以養殖場在引種或者購買雞苗的時候,一定要對雞苗的質量嚴格把關。應該選擇信譽好、社會評價比較高的種雞生產企業,在購買之前,需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養殖場周圍具體情況,并對市面上種雞生產企業做個詳細調查。比如企業信譽、企業形象、規模以及疾病凈化情況等。最近幾年,免疫抑制疾病對家禽養殖業造成的較大影響,尤其對種雞的免疫力系統造成嚴重影響。因為這些土雞都是群居生活,一旦一只雞受到疫病侵害,其他雞或者雞群馬上會受到影響。而生物安全體系的免疫抑制因子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可以增強家禽的免疫力[2]。2.2堅持生物消毒、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通過調查分析,目前大多數養殖場發生疫病,導致土雞發生大量的死亡,都是由于病原體擴散導致,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的家禽都染上這種疾病,而是通過一只雞傳染給另一只雞,根本上說就是病原體快速擴散導致的,如果沒有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整個養殖場都會受到影響。所以,一定要注意養殖場方方面面的消毒工作,比如對進入養殖場的人員或者車輛進行消毒,一定要重視消毒工作。在實踐中很多養殖戶不注重消毒工作,或者很久才消毒一次,還不徹底,抱著僥幸心理,一旦發生疫病,后果是很難控制的。尤其是對育雛舍、雞棚、雞槽以及周圍的環境定期進行消毒。大部分雞發生疾病都是由于各種細菌引起的,環境污染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還會加速傳播的速度,所以,必須重視消毒工作,保證雞舍周圍環境干凈,避免周圍空氣污染,從而影響雞健康成長。養殖戶要做好環境衛生消毒工作,平時加強對雞舍消毒,每周以3次為佳,使用較強的藥劑進行消毒。此外,一旦發現疫情,必須以最快速度對病雞采取隔離治療或者撲殺,防止疫情擴散[3]。2.3藥物防治。生態養雞在野外環境中,雞群會接觸大量的細菌,這就增加了雞群感染疫病的幾率。養殖戶不能僅依靠抗生素控制細菌,當前,微生態制劑、中草藥等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對細菌病可以進行綜合防治。養殖戶要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接受新鮮事物,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對疫病進行控制。由于中草藥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受到廣大養殖戶的認可與應用。

3結束語

生態養殖借助相應的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手段,是一種的高端家禽養殖方式。在我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生態養殖場很容易受到這些疫病的侵害,尤其是土雞免疫力低下的時候,病原變異不斷加快,給家禽業造成巨大損失。生物安全能夠最大程度的保證生態養殖的順利進行,有效預防與控制疫病,建立生物安全體系,對疫病進行綜合防治,為我國生態養殖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楊峻,羅青平,溫國元,等.湖北省地方雞主要疾病流行病學調查[J].湖北農業科學,2013(17):4164-4166.

[2]李朝國,潘愛鑾,袁明波,等.規?;咝鷳B養雞“553模式”的編制與解讀[J].湖北畜牧獸醫,2013(02):99-101.

[3]潘愛鑾,李朝國,申杰,等.湖北省規模化生態養雞產業發展探討[J].湖北農業科學,2013(23):5800-5804.

作者:李長生 單位:黑龍江省肇東市昌五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