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建設探討
時間:2022-10-10 09:00:21
導語: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建設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加強森林資源管護,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平衡,對于社會發展來說意義重大?;诖耍疚慕Y合陜北高原地區地理地貌特征,分析森林資源管護中存在的有關問題,針對阻礙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措施,把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作為首要任務。
[關鍵詞]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問題
為了保護林業資源,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應采用靈活、多樣的經營方式,加強多樹種的種植與培育工作,對野生植物、動物等采取保護措施,保護生物資源,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平衡。
1森林資源發展存在的問題
1.1經濟林產業管理效果不理想。黃土高原因特殊的地貌環境與獨特的地理氣候,現有種植品種單一,引入品種易受生長環境限制,加之缺乏管理技術人員,管護技術相對落后,對經濟林各方投入力度不足,很多特色產品得不到推廣與宣傳,導致產品投放效果不理想。1.2森林植被與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森林覆蓋范圍有限,很多地區存在裸土現象,特別是近年來地方產業發展失衡,林業產業未能得到較好的發展,造成森林覆蓋率大幅下降,生態環境持續惡化,進一步加劇了水土流失現象。如果不能保障林木覆蓋率的上升,無疑會導致人畜生活環境越來越差,而且會加快水土流失現象向周圍地區擴展。1.3資金投入力度不足。想要提升經濟林覆蓋率,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而黃土高原依靠自身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在地方企業資金利用有限的條件下,很難讓企業主動支持區域林業建設工作,此時地方政府及相關政策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1.4受林木發展速度緩慢的制約。林木種植周期長,生長緩慢,而一些地區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未來發展,出現了只采不育或是培育不及時、不科學的問題,導致林業種植率低、產量低。
2加強林業產業建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對策
2.1發展地方特色經濟產業。根據黃土高原特色及地理環境,做好市場調研的同時努力研發綠色優良品種,滿足林業發展需求。同時,要在營林過程中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在完善的管理基礎上進一步實現規?;?、規范化經營管理,提升綠色品種質量。而且要做好地方特色產業營銷宣傳工作,利用現有資源促進農副產品的開發與利用,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2.2利用現有資源優勢,促進經濟林發展建設。首先,應改善土質結構,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加強經濟林建設,增加經濟林品種種植投入,如喬木、灌木及果樹等適合陜北高原地區土質種植的品種。種植方面應錯開季節性壓力,確保在不同季節始終達到最佳的經濟效益。并要大力開展退耕還林工作,在改善土質結構的同時提升林業建設質量,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1]。2.3加大招商引資,發展綠色地質文化旅游。結合當地風俗習慣、歷史文化氣息、綠色種植采摘活動等發展當地特色地質文化旅游產業[2]。在發展綠色地質文化旅游業的同時,應充分考慮客戶在旅游過程中的各種需求。因此,需要在地質文化旅游地周邊建立與之對應的經濟鏈。而開展此項工作需要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需要積極制定地方優惠政策。2.4建立苗圃種植基地,形成與林業種植互補的局面。城市發展建設不斷加快,促使花奔產業成為了新寵,不論是城市道路綠化還是小區建設甚至是林業建設,到處都能看到花奔的身影。因此,建立苗圃種植基地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苗圃種植管理上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利弊,不斷規范管理苗木花卉種植基地,形成與林業種植互補的局面,為林業建設提供資源保障。2.5加強林業基礎建設工作。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應加強人員管理與培訓,建立一支綜合素質高的林業建設隊伍,來有效開展苗木的引進、選用、病蟲害防治等工作,保證林業植物的正常生長。同時,還要為專業技術人員創建培育基地與研究基地,使工作人員能夠根據地貌特點等研究新品種,從而促進該區域林業長久持續發展,為還原陜北高原生態環境作出積極貢獻[3]。
3結語
林業資源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關鍵性意義,而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是一項持久性工作。因此,加大林業種植與經濟建設,還原生態環境,采取科學有效的防護措施,為我國經濟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閆強 穆群 單位:延安市延安風景林場
參考文獻
[1]張敏.中國經濟林資源的開發利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以果樹林、木本糧食林、食用油料林為例[J].資源科學,2013(6):47-53.
[2]楊漢彬.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對生態環境建設的積極影響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6(22):178.
[3]陸勝.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綠色科技,2016(23):82.
- 上一篇: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論文
- 下一篇: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成果及問題分析
精品范文
10森林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