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分析

時間:2022-01-31 09:13:33

導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分析

摘要:現階段,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無論是農業,還是工業均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事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加大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不僅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為人民群眾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于生態環境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兩者之間的可持續發展,如何保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兩者的平衡性成為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一、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

目前,隨著我國現代化技術水平的日益發達以及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水利水電工程的規模也日益壯大,其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推動作用的同時,對于生態環境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效應。以下從正反兩方面對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一)積極影響分析。總體而言,水利水電工程具有攔蓄的功能,當發生洪災時,其可以降低洪水對河流帶來的損害,這也是我國擴大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規模根本目的所在。降低洪水對河流的損害也就意味著洪災所帶來的破壞程度可以得到有效的環節。同時,在水資源枯竭的時候,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水庫和大壩等基礎設施能夠為灌溉和人們的日常飲用水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促使我國各項支柱產業得以實現可持續的、健康的發展。除此之外,水利水電工程的另一項主要功能在于發電的功能。目前,隨著我國開始提倡可持續發展,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清潔能源的重要性。在清潔能源中,水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內容,其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與其他污染能源相比,清潔能源的最大優勢在于污染較小,可以有效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有效避免各類自然災害帶來的重要破壞。(二)負面影響分析。其對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對水體帶來的不利影響。隨著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規模和力度的不斷加大,無論是從空間分布還是時間分布上來看,其對于水體均會造成無法預估的影響。(1)水利水電工程將會對水體流動的穩定性帶來影響,破壞地下水體的流動方向以及流動速度,從而導致飲用水量降低;(2)加劇加深洪災等自然災害帶來的破壞程度,從而使得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第二,對氣候帶來的不利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于氣流也將會帶來嚴重的影響。水庫的建設將會導致地貌發生變化,空氣濕度的增加將會導致氣候發生直接性的變化。同時,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其與空氣之間的交換也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從而導致平均氣溫呈現出上升的趨勢。第三,對地質帶來的影響。由于水庫、水壩等工程的興建,其將會影響大地板塊之間的穩定性,造成地質板塊之間出現相對運動的狀況,這將會導致該地區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同時,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將會降低該地區周圍地層的抗壓能力,這大大提高了山體滑坡的可能性。第四,水利水電工程對社會環境所造成的不利影響。(1)其將會直接損害人群的身體健康。由于人類很多疾病與水資源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使得水資源的面積不斷擴大,擴大了與水資源相關的疾病的傳播,這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威脅。(2)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加劇了人們與田地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受影響的居民的安置問題若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將會造成水土流失的問題日益嚴重。(3)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對于人類文明也將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在人類不斷進步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文明古跡,若水利水電工程涉及到這類文物時,肯定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危害。

二、降低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負面影響的有效途徑

(一)樹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人員相關的環保理念。從水利水電工程開始規劃、施工以及竣工的各個環節,必須要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兩者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有關理念貫徹其中。例如,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牽頭作用,可以通過構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提供重要的依據;同時,可以加大宣傳力度,積極號召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行列中。準確的、充分的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并且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措施以達到降低工程建設帶來的消極影響。除此之外,將生態環境監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定期對周邊生態環境進行全面的檢測,合理排放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棄物等,從而將影響降至最低。(二)不斷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保障機制運行的有序性。水利水電工程的各項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工程建設運行機制、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的內容。在工程建設進程中,要嚴格遵循“誰開發、誰補償、誰受益、誰補償、誰破壞、誰補償”的相關原則。同時,為了保證該項補償原則能夠有效的貫徹和落實,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法律制度以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提高補償的積極性,從而使得生態補償得以實現。運行管理制度主要是指,針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不利影響必須采取科學的、合理的措施以起到充分的保障作用,將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隨著水利水電工程的不斷興建,規模的日益擴大,我們在看到水利水電工程在帶來有利影響的同時,必須要準確意識到其對于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危害。因此,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過程中,必須要充分的、全面的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從實際情況出發,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危害,促使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小朝.淺析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3(20):169.102

作者:張漫婷 單位: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