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分析

時間:2022-03-20 03:36:43

導語: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分析

摘要:大氣環境是影響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分析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內容和檢測標準,對云南省農業大氣環境進行了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提出了相應措施,對促進云南省生態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評價;檢測標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然而長期以來,我國農業一直以粗放型的增長方式發展,農作物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農產品經營水平低,這種發展方式投入高、效率低,過度消耗自然資源,導致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嚴重、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地荒漠化現象嚴重,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是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農業生產發展的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生物資源等各種要素的總稱[1]。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是農業生產和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類生產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國家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光、熱、水和大氣等作為影響農業生產的要素,為農作物的生長和發育提供養料[2]。然而,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大氣環境已經成為影響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及檢測結果統計分析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該文主要對我國云南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評價進行有效探討。

1云南省生態農業現狀

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復合系統,它將農業生態系統和農業經濟系統結合起來,能夠提高農業整體效益。生態農業不僅將農、林、牧、漁等各業結合起來,又將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連接在一起,更好地適應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從而形成經濟、生態和社會3大效益。云南生態農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建設發展,在近30年的發展中,云南生態農業在大氣環境檢測技術和農業科技技術的保駕護航下快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據云南省環保廳統計,2017年云南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324.3萬hm2,綠色防控示范面積1.7萬hm2,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182.9萬hm2,完成了57個大型沼氣工程和1個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西雙版納和石林縣等被環境保護部列為第1批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縣,實現云南省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零突破[3]。各地根據當地自然資源和地形資源,創造了多種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將傳統的農業技術和現代農業結合起來,形成生態農業綜合技術,并在此基礎上從小范圍發展到全國各地,形成了生態戶、生態村、生態鄉、生態縣和生態省市,逐漸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發展。云南生態農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生態農業極易受到大氣環境的影響。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臭氧和酸雨等大氣環境給云南省生態農業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達到3.2億元。與此同時,我國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農業科技技術落后、農業勞動人口素質偏低、生態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沒有建立相應的服務體系、生態農業發展產業化水平不高和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問題。

2農業大氣環境檢測內容

環境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構成人類環境整體、各個獨立、性質不同的基本物質組分叫做環境要素。農業環境指在整個環境要素中與農業相關的部分環節。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和周圍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人類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需要不停地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在交換過程中,人類實踐活動對農業生態環境造成了影響,使環境發生了變化,導致土地荒漠、氣候變暖、酸雨和霧霾等極端氣候的出現。根據農業部的大氣環境標準并結合大氣環境實際情況確定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項目。大氣環境檢測的內容包括氣體污染物,如SO2、NO2、CO、O3和碳氫化合物等;粒子污染物有漂塵、降塵、總懸浮顆粒、PM10和PM2.5等以及風向、風速、氣溫、氣壓、相對濕度和太陽輻射強度等氣候參數[4]。云南省地處我國西南部,森林資源豐富,素有動植物王國的稱號。云南省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煙草、橡膠和花卉等種植業是云南的支柱產業,云南農業生產總值達到了3633億元。云南大氣環境相對較好,另一方面,云南礦產資源豐富,有色冶金、化工和鋼鐵等高耗能、高排放及高污染的產業比較多,對大氣環境污染比較大。因此,云南大氣環境檢測的主要內容有SO2、PM10、O3、PM2.5、CO、NO-NO2-NOx以及風向、風速、氣溫、氣壓、相對濕度和太陽輻射強度。

3農業大氣環境檢測標準

大氣環境檢測方法有3種。第1種是按照國家檢測標準方法GB3095—1996中選擇的方法;第2種是根據權威部門或者權威機構推薦的方法;第3種是實驗室根據實際檢測內容和項目確定選擇方法,一般再進行對比實驗,檢測項目的精密度、準確性不能低于通用方法檢測的水平和準確量的要求。一般來說化學指標檢測的內容選擇國際法,按照國際社會規定的污染物檢測方法進行檢測。采集檢測區域的空氣樣品回到實驗室,用光度分析法和氣相色譜法分析空氣中污染物質的含量[5]。這種檢測方法檢測出來的數據可靠性強、可信度高,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標注,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嚴格遵守我國《農業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的方法進行采樣。檢測方法則根據實驗室的投資規模、實驗室檢測下限、精密度、準確定和操作方便等內容確定。具體監測內容和方法如表1所示。

4農業大氣環境檢測結果與應對措施

4.1云南省大氣環境檢測結果。云南省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之一,其生態農業也是其農業經濟發展的特色。根據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評價標準,對云南省內有關SO2、氧化物、O3以及NO2等大氣污染物的數值進行檢測。首先設立監測點,于每天早上八點起,對檢測的樣本進行檢測,持續1個月左右時間。其次是準備實驗相關的器材,包括根據實驗室檢測的精準度、操作方式等方面對實驗器材和實驗過程等進行規劃[5]。最后對獲得的文獻資料以及檢測到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并按照類別進行概率統計,同時將整理好的數據資料進行試驗、數理統計,最后得出結論,制作出表格,得出當前云南省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的結果。檢測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云南省部分地區生態農業大氣環境檢測結果,可以得出以下3個結論。一是當前云南省生態農業經過將近30年的發展,其在農作物產量以及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二是云南省復雜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條件等導致大氣環境對生態農業影響較大,根據當前云南省主要農作物對大氣污染物的反應情況,SO2、氟化物、O3和NO2等是影響生態農業農作物的主要污染源。三是通過試驗方法,得出當前云南省部分地區生態農業大氣環境處于清潔以及稍微清潔的狀態,適合生態農業發展。4.2云南省大氣環境檢測應對措施。根據2017年云南省政府的《云南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2018年云南省要初步建成覆蓋全省國土空間,并全面涵蓋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和生態環境狀況各要素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構建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網絡和質量管理體系,實現各級各類監測數據互聯共享,統一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合理布局,環境空氣質量自動檢測網絡覆蓋到全部縣級以上城市。并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的價值,為生態環境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針對農業生態大氣環境檢測要求和標準,云南省農業部門應該在各個縣市區建設農業生態環境檢測站,并按照農業生態環境檢測內容和標準采購相關的檢測儀器設備,為了實現對各個農業生態環境檢測站的有效監督,應該建立省、市、縣聯動機制,對一些技術要求比較高的項目,直接送到省級生態農業檢測站進行檢測,降低縣市級監測站的檢測成本。

5結束語

大氣環境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也是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必備條件。通過對生態農業大氣環境進行檢測,可以有效貫徹國家頒布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相關標準,并通過對大氣環境主要污染物進行定期或者連續監測,得出監測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并根據監測結果分析大氣環境變化規律,為大氣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工作提供參考。本文結合了云南省的生態農業監測情況,對大氣環境監測的內容和方法進行了探討,可為我國生態農業大氣監測工作提供

作者:張林 單位:保山市環境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