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監控網絡攝像機研究

時間:2022-05-23 09:06:39

導語:生態環境監控網絡攝像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環境監控網絡攝像機研究

伴隨著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智能網絡攝像機得到在發展的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普通的攝像機相比,智能網絡攝像機圖像更加高清、靈敏度較高,可獲得細膩畫面質量,不受外界天氣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并且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展開針對性的智能分析,已經成為環保部門進行環境檢測的有效手段,被稱之為環境監測的“千里眼”。

1網絡攝像機與生態環境監控

1.1網絡攝像機概述網絡攝像機伴隨著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的發展而出現,與傳統的攝像機相比,網絡攝像機具有六個顯著的特點,即:1.1.1圖像更為高清。網絡攝像機像素十分高清,通過網絡攝像機,不僅可以對空氣中懸浮的顆粒、懸浮物等進行詳細的監控。1.1.2具有透霧技術。網絡攝像機具有電子和光學兩種透霧技術,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及時在雨雪霧等特殊天氣中,也能精準捕捉到高質量的畫面。1.1.3針對性的視頻智能分析。網絡攝像機結合監測的結果,可通過自身的視頻智能分析技術,進行智能分析。例如,根據煙體的色彩和黑度,可以對煙體的顏色、煙體的黑度信息等進行有效的識別;結合水體上漂浮物,可對水體上漂浮物的數量、密度信息等進行智能分析。1.1.4低功耗、無線傳輸。網絡攝像機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其本身耗能相對比較小,通常一塊電池就可以使用數年。同時,網絡攝像機具有無線傳輸的功能,可對采集的圖片和視頻等進行選擇性的上傳。1.1.5耐腐蝕性高,可自行進行清理。網絡攝像機在對環境進行監測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但是網絡攝像機具有較高的防塵、防水和自清理功能,確保了其有效應用。1.1.6視頻疊加和。GIS地圖對接網絡攝像機在對環境污染進行監測的過程中,將相關的采集數據信息等傳輸到環保部門之后,可以將相應的數據進行讀取,并降其疊加到相應的視頻上,同時還可以與GIS地圖向對接,使得其呈現更加直觀。1.2網絡攝像機在環境監控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1)伴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對周圍生態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大,同時人們對周圍生態環境要求在不斷提高。面對日益增加的環保壓力,環保部門常規的環境監測手段和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2)網絡攝像機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具有無可比擬的先進行,環保部門通過網絡攝像機可在第一時間內掌握生態環境的相關情況,進而針對生態環境監測的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進而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3)通過網絡攝像機的智能分析技術,可對其所采集的數據信息等進行整理分析,并對污染源結構進行分析,明確污染源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進而為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據。

2網絡攝像機系統功能實現

生態環境污染監控網絡攝像機在進行構架的過程中,一般是通過省級、縣級兩個環保部門共同建立的會聯網平臺。其中,前端視頻監控系統主要設置在污染排放口、監測站等,進而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測,同時,前端視頻監控系統將其所監測的數據信息通過無線網的方式,傳輸到后端的智能處理系統中,并對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智能化處理,進而為環保部門制定環保措施提供相應的依據和參考。具體來說,網絡攝像機系統在進行系統功能實現的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2.1視頻。主要是利用圖像顯示、視頻分析、告警處理、錄像控制、遠程控制、數據壓縮處理、網絡傳輸等方式,向相關的工作人員、調度人員提供出全面的、清晰的、可操作性較強,且可錄制和回放的監測圖像。在網絡攝像機監控系統中,主要是采用多級級聯的方式,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檢測。具體來說,在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環保部門對環境的管理需求,并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進而實現大范圍的網絡視頻監控。在這一監控系統中,省級環保部門作為指揮中心,必須要對縣級生態環境監測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和掌握,并對其進行訪問和控制。基于此,在構建這一平臺的時候,該平臺必須要具備基本的功能,還必須要具備設備管理和控制、應用集成、SOL數據庫訪問、下級服務器管理任務等,還要具備移動解決方案,進而保障移動平臺的有效應用。2.2聯動報警。網絡攝像機在構架中,必須要保證該系統具有聯動報警的功能。具體來說,聯動報警功能主要包括前端聯動后臺、后臺聯動前臺。其中,前端聯動后臺主要是指當前端發生環境污染、環境破壞的時候,該系統就可以自動在平臺上進行報警提示,并將其反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后臺聯動前臺則是指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后端監控過程中,覺察到報警信息,或者發現污染超標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遠程喊話這一系統,將破壞人員驅趕出去。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一系統,提示前端人員對危險情況進行規避、處理和解決等。2.3晝夜監控。網絡攝像機在構架中,為了對周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檢測,必須要設置晝夜監控體系。白天可充分利用可見光進行監測,夜晚或者能見度較差的白天,可充分利用手動方式,對監控區域的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測。如果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僅僅存在薄霧,可充分利用可見光的設備,并利用鏡頭、CCD、其他軟硬件等進行控制,對周圍環境進行監測。2.4預置點掃描和邊界入侵檢測。網絡攝像機在構架中,為了對周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檢測,可以將各個敏感部位設置為預置點,并切實結合實際需求,對網絡攝像機在各個預置點所停留的時間進行設置,進而對敏感部位的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測;另一方面,在對生態環境進行監測的過程中,一旦在監測區域內出現了污染物傾倒、污染物超標等行為,該系統必須要對其進行準確的判斷,并作出相應的報警信息。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給周圍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進而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必須要充分利用智能網絡攝像機,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監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制定出相應的環境保護的策略,進而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力度。

參考文獻

[1]周力.具有環境感知能力的網絡攝像頭開發[D].西南科技大學,2018.

[2]劉豪.淺析智能網絡攝像機在環保監控中的應用[J].中國安防,2018(03):85-89.

[3]鄭展棒.節能環保省成本——淺析PoE網絡攝像機特性[J].中國公共安全,2014(20):66-67.

作者:陳建華 單位:云浮市物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