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糞污處理技術與成效
時間:2022-03-20 04:12:54
導語:生豬養殖糞污處理技術與成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7年以來,玉屏縣為了貫徹落實《貴州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黔府辦發〔2017〕64號)精神,加快推進全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促進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引入第三方環保運營管理企業進行異位生物發酵床建設,使全縣生豬養殖糞污處理設施設備配套率得到有效提升,資源化利用率穩步提高?,F將其技術方法及實施效果介紹如下。
1玉屏縣生豬養殖基本情況
近年來,玉屏縣圍繞全產業鏈打造生態畜牧業,走出了一條以“小區養豬、大棚種菜、山上栽果、林下種藥、水中養魚”為主要內容的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新路。據玉屏縣畜牧產業發展辦公室統計,全縣現有生豬規模養殖場(大戶)212戶。特別是2014年玉屏溫氏畜牧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先后建成了年產商品仔豬16萬頭的第1種豬場和年產商品仔豬30萬頭的第2仔豬繁育基地。通過采取“公司+代養戶”的合作模式發展300頭規模以上生豬代養戶205戶,飼養規模達16.37萬頭,年出欄商品豬32萬頭,實現了全縣人均年出欄商品豬2頭的目標。
2異位生物發酵床處理工藝
2.1工藝原理。在豬場圈舍外按照飼養規模建設生物發酵床大棚,豬場糞污收集后,通過攪拌自流(或由水泵提升)至集糞槽,由水泵將糞污均勻噴淋到由微生物菌種、谷殼、鋸末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制而成的生物發酵床墊料上,然后利用翻耙機均勻翻耙,使糞污和墊料充分混合,糞污中的有機物質在微生物菌種的發酵作用下分解、轉化,最終達到無害化處理和消除異味的目的,使整個養殖過程真正實現養殖廢棄物零排放。工藝流程見圖1。2.2處理效果。董立婷等[1,2]對異位發酵床的養豬廢棄填料進行了安全性評價。通過對2種廢棄填料的養分含量、重金屬含量、種子發芽率指數、蛔蟲卵死亡率和糞大腸菌群數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廢棄填料中的營養物質豐富,總養分含量分別為6.19%、7.21%,有機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56.11%、48.63%,pH值分別為8.00、8.50,重金屬元素鉻(Cr)、砷(As)、鎘(Cd)、鉛(Pb)、汞(Hg)含量較低,均符合我國城鎮垃圾農用控制標準和農業部規定的有機肥料標準(NY525-2012);廢棄填料的種子發芽率指數分別為127.67%、118.77%,表明其對農作物無毒性;廢棄填料的蛔蟲卵死亡率分別為95.75%、95.60%,糞大腸菌群數分別為76、83個,均符合我國有機肥料中的相關標準。該結果證實,采用異位發酵床技術可以實現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是一種環保型養殖模式。
3異位生物發酵床建設技術
3.1基礎設施建設。以玉屏縣生豬代養戶為例:發酵床面積按照0.4~0.5m2/頭的標準進行建設,高1.1m,寬7~9m(集糞槽寬1m)。發酵床屋面及兩側立面橫豎方向的交叉鍍鋅管用相應規格的管扣固定,所有管件須做防銹處理,薄膜與管件采用塑料繩固定。采用無滴大棚膜,薄膜需緊繃,并安裝手搖卷膜器。3.2翻耙機安裝與調試。翻耙機各耙釘距離地面不低于5cm,翻耙的深度不少于45cm,安裝好后再試運行翻耙機,校正與地面平整后再進行噴管及污水泵的連接。3.3墊料的制作。墊料用鋸末和谷殼按質量比3∶2的比例混合,墊料鋪設高度50cm。按照發酵床面積和厚度準備所需墊料,每平方米準備鋸末45kg,谷殼30kg。3.4菌種的預發酵。以150m2發酵床為例:將菌種1kg、米糠(或玉米粉)50kg、鋸末200kg混勻,在發酵床外的空地堆積成小山狀,在混合過程中噴灑清水或糞水,調節預發酵墊料的水分為40%~50%(即抓起1團墊料握緊后松開手,墊料依然可成團但無水滴下),用飼料袋覆蓋發酵2~3天,堆體中心溫度達到50℃以上,才可作為合格的預發酵菌種使用。
4異位生物發酵床的運行管理
4.1生物發酵床的啟動。在生物發酵床內鋪設混合墊料,均勻添加預發酵后的菌種并翻耙2~3個來回,再向生物發酵床中添加豬糞尿,調節生物發酵床水分控制在50%左右,48小時后檢查發酵床升溫情況(溫度要達50℃左右)。若溫度未升高,則發酵不成功,需檢查生物發酵床墊料水分是否理想。4.2生物發酵床的日常管理。4.2.1糞尿的添加:用噴淋管將糞尿均勻地撒在生物發酵床上,墊料濕度不超過50%,每次添加完糞尿后都要及時翻耙。夏、秋季每2~3天上糞1次,冬、春季每3~5天上糞1次,每次上糞要均衡噴灑,防止局部水分過量而“死床”。4.2.2生物發酵床的翻耙:一般情況下每天上、下午各翻耙1次,每次2個來回。如墊料濕度較大、長蛆、霉變時要添加鋸末、谷殼和菌種,并增加翻耙次數。4.2.3菌種的補充:正常情況下每月按10g/m2的量補加菌種1次,菌種經活化后均勻地噴灑在生物發酵床上并及時翻耙。4.2.4墊料的補充:當墊料低于耙釘軸承10cm時,需要及時添加墊料,此時添加的墊料主要是谷殼。
5運營成效
5.1創新了第三方環保運營企業管理機制。通過招商引資,引入第三方環保運營管理企業“重慶金馬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進行異位生物發酵床建設。目前,全縣建設了136個異位生物發酵床,投入資金2130萬元,涉及溫氏生豬代養規模10.56萬頭,占全縣溫氏生豬代養規模的64.51%。異位生物發酵床運營后,第三方環保運營管理企業全程跟蹤管理,養殖場主按飼養規模支付養殖廢棄物處理運行費,生物發酵床處理淘汰后的墊料由第三方環保運營管理企業定期上門收集到有機肥加工廠制成有機肥,為全面實現豬場養殖廢棄物零排放提供了保障。5.2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異位生物發酵床處理模式使豬場無污水外排,糞污在有機降解過程中無異臭味,周邊群眾對養殖場的投訴率明顯降低甚至零投訴。豬場糞污經過降解變廢為寶,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為“環保型”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示范。經生產加工后的生物發酵床墊料作為一種安全、環保的有機肥料可用于發展有機蔬菜基地、油茶、精品水果產業等高產品附加值的農產品種植業,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參考文獻:
[1]董立婷,朱昌雄,馬金奉,等.微生物異位發酵床養豬廢棄填料的安全性評價[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7,19(1):118-124.
[2]董立婷,朱昌雄,張麗,等.微生物異位發酵床技術在生豬養殖廢棄物處理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16,33(6):540-546.
作者:周忠鳳 吳繼標 單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畜牧產業發展辦公室
- 上一篇:瑤山雞生態放養養殖技術要點
- 下一篇:高熱癥狀疫病在牛養殖的診斷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