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畜牧合作社的發展狀況

時間:2022-03-07 02:48:31

導語:淺析畜牧合作社的發展狀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畜牧合作社的發展狀況

蒲城縣養殖專業合作社及畜牧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自然資源發展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養殖業的農戶大多沒有多少積蓄,只能望塵莫及,或無法生產或無法擴大生產。二是一些合作社想進行畜產品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畜產品附加值,把初級產品加工成科技含量較高的終級產品,但苦于資金不足而無法實施。合作社規范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一是有的合作社沒有固定場所,有的沒有名稱標牌,有的沒有規章制度或規章制度不健全,還有的沒有財務管理人員,沒有成員帳戶,特別是核心的盈余分配制度不健全,成員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形成內部凝聚力不強。二是部分合作社形同虛設,沒有實在意義。有的合作社沒有真正開展合作活動,只是注冊成立了一個組織;有的沒有開展具體的業務活動,經濟效益無從談起,更談不上盈余分配。主要原因是:對合作社法律法規理解不夠,成立合作社的目的不清、動機不純,只成立組織,不開展工作,將合作社只作為組織建設,沒有建成真正的經濟實體;還有一些養殖專業合作社不具備合作制性質,相當一部分成立的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以套取國家扶持資金為目的而設立的“空殼”社、“皮包社”。合作社服務功能不強,帶動能力差由于合作社缺少專業技術人才,管理水平和產業發展整體水平低下。一是看準了項目,但不懂怎么運作,靠傳統的生產經營理念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增加的空間十分有限,缺乏市場競爭力。二是對市場信息掌握不夠、不及時,對現有的信息缺乏科學分析預測能力,導致盲目生產經營,經濟效益不高,甚至風險很大。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初期有重視數量、忽視質量的問題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不利于長期發展。單從合作社的產業項目看,往往呈現“聚大堆”現象,你搞我也搞,你不搞我也不搞,一哄而上,遍地開花,使得一些適合當地發展的新產業項目,該引進的沒有引進,該上規模的沒有規模,本質上是把本來就很細碎化的畜牧資源通過合作社再一次“分產到社”。例如蒲城草地村,一個村成立了3個養雞專業合作社,但真正按合作社法來運作的只有一家。品牌和知識產權意識不強畜產品注冊商標和專利極少,缺乏市場競爭力。據統計,目前全縣僅辦理涉農商標(畜產品注冊商標金粟山雞蛋)1枚,地理商標為空白。申辦專利、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認證的極少。而其中屬合作社辦理的為零。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隨著國內外貿易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構的調整,人們對畜產品需求的日益增加,畜牧業對經濟社會的推動作用將會更加明顯,對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問題也將更加重視。從適應這一變化和要求的角度看,在蒲城縣畜牧業的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因素和問題:全縣的畜牧產業較糧食、林果等產業,尚未得到廣泛的重視,以種為主,以養為輔的傳統觀念還沒有根本轉變。畜牧產業在農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亟待進一步提高。效益不夠佳。部分鄉鎮的畜產品自給尚顯不足,尚未實現對外外銷;好點的鄉鎮畜牧業雖然在發展,但規模還不大,產業鏈還不長,農民增收還不明顯。從全縣的情況看,擴張畜牧產業規模,延伸畜牧產業鏈條的空間還很大。畜牧產業發展中尚有諸多不適應的問題:一是思想觀念不夠適應。農村中“不是我要干,而是政府要我干”的思想仍然較為普遍。二是生產方式還不夠適應。全縣的畜牧養殖主要還是傳統的農戶庭園散養,專業化、產業化及標準化程度還低。三是資金投入不適應。農戶投入能力弱,政府扶持有限,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仍然突出。四是基礎設施不適應。全縣畜牧業工作系統辦公用房、疫病防治用房及設備普遍陳舊簡陋,甚至無房。五是工作隊伍不適應。規模化養殖比重偏低,沒有形成完善的科學飼養管理體制,飼養、管理、防疫、治療水平低,對防疫工作重視不夠,疫病時有發生,挫傷了農民養殖的積極性,給畜牧業發展帶來隱患。產業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偏低,缺乏對畜禽產品的進一步精深加工,產業鏈條不長,多限于自產自銷,抗風險能力差。多數養殖戶仍采用傳統的飼養方式,難以適應市場要求。個別養殖戶濫用違禁藥物或飼料添加劑(如“瘦肉精”等),也不堅持休藥期制度,難以避免藥物殘留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超標,嚴重影響畜禽產品的質量。對此,蒲城縣的畜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都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收購時常不注意查驗產地檢疫、運輸檢疫、免疫標識、消毒等證明,對貨源質量把關不嚴。對畜產品生產和加工企業的管理沒有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的標準執行,一些不法商販為牟取暴利,非法銷售假種畜禽,假冒偽劣獸藥飼料、添加劑,病死病害畜禽肉,嚴重擾亂了畜牧業經營市場。

解決養殖專業合作社與畜牧業發展的對策

各有關金融機構、特別是涉農金融機構應采取多種形式,為養殖專業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對實力強、資信好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可以授予一定的信貸額度,適當增加信貸額度,減化辦理手續,將部分資金引向養殖投資,根據效益逐漸擴大投資和養殖規模,縮短養殖時間。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制定有關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優惠政策,為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提供用地、用電、用水方便;積極幫助完善在建或規劃建設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的供水、供電及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養殖生產環節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標準。實行獎勵政策。各級政府定期對管理規范,帶動能力強,對農民增收貢獻突出的養殖專業合作社組織及工作者進行表彰和獎勵,以促進該類合作社健康發展。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媒體采取有效形式,加大對《合作社法》的宣傳力度,為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在廣播、電視上大力宣傳,同時用現代化的網絡平臺,認真宣傳,讓群眾完全弄懂、弄明白《合作社法》的主要內容,其意義何在,好處在哪里。提高養殖專業合作社組織化程度引導合作社和廣大農民增強畜產品品牌意識和知識產權意識。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要同深化完善畜牧產業化經營緊密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市場+品牌+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體系,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實惠,并為龍頭企業建立穩定的生產基地、延伸產品加工提供服務。在經營機制上,強化龍頭組織和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公司+基地+農戶”、“市場+飼養場+農戶”等經營模式,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種草一定要與養畜相結合,因地制宜,因畜發展,以養畜帶種草,以種草促養畜,走農林牧一體化開發的生態型養殖模式,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改變過去分散飼養的模式,興建各類養殖小區,壯大養殖規模,形成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的格局,提高畜牧產業化經營水平。因地制宜、依托優勢,從縣域畜牧業資源優化配置、輻射帶動作用發揮的角度,以金粟山養雞專業合作社為龍頭發展蛋雞飼養,以興鎮肉雞合作社主體發展肉雞生產,以高陽安家養豬專業合作社為主體發展養豬業。

本文作者:曹均定馮發明馬鐵山工作單位:蒲城縣畜牧獸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