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與實踐

時間:2022-08-23 09:01:09

導語: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與實踐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計算機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當今高職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計算機教學是高職教育的熱門學科之一,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有利于為學生日后的信息技術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基礎素養。但是由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現代社會當中的應用在不斷與時俱進,因此了解企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產教融合是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是教育教學工作者所討論的重要問題之一。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在當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了產教融合對高職生進行計算機基礎文化教學的意義,分析了如何加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

[關鍵詞]高職教育;產教融合;教育教學;計算機應用基礎

1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內容無法適應社會需求

在當前高職院校的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當中,由于信息技術是一門發展迅速的課程,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注重信息技術的社會發展性,但是在當下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當中,許多學校的教學課程所使用的教材不是最新版本,老師在課堂上采用的仍然是傳統的Windows系統進行授課的展開,導致學生的知識體系無法適應當下社會對信息技術的更新要求和更新速度。另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語言的改進和更新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當下的學校編程語言和軟件方面的教學中,教學內容也應該不斷完善和更新,比如說近些年來市場在不斷推出新的函數,但是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內容以及編程軟件,沒有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仍停留在過去的階段,對于知識了解得不全面,勢必會讓學生在日后的實際工作當中產生脫節的現象。

1.2教學方式無法適應學生需求

在當下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當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其中既包含了計算機的基礎原理、計算機的基礎操作、計算機軟件的操作以及基礎的編程認知,同時還有許多有關物理方面的內容和知識,比如說關于電腦的組裝,關于電腦數據的更換,關于電腦系統的安裝,等等。基于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的廣泛性,對教學方式勢必會產生多樣化的需求。但是在當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當中,許多老師采用的教學方式仍過于傳統和單一,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對基礎的理論知識進行強行灌輸,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對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記憶,但是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拆解,這種方法使學生常常處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在進行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老師會讓學生跟著自己的動作進行反復模擬和操作,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產生單一的認知,長時間也會使學生失去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了教學效率。另外,這也會影響到學生日后的工作熱情,對于社會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都有著不良的影響。

1.3考核方式無法適應企業需求

在當下的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當中,除了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教學內容過于陳舊的問題之外,許多學校采用的考核方式也過于簡單,而這種簡單的考核方式過于重視理論的考核,卻無法適應當下企業對于綜合性人才的需求。在當前高職院校的考核過程當中,許多學校沿用試卷考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測評,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會過分地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認為只要分數高,學生學得就好,只要分數高,學生對計算機的基礎掌握就好,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學生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實踐能力。在這種評價體系當中,學生的特質無法被激發,學生也很容易變成一個只會讀書的書呆子。這與企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顯然是相悖的,既影響了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同時對學生未來的工作也產生著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在未來的教育教學改革當中,我們要重視這方面的改進。

2產教融合背景下教學模式改革

2.1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培養全面人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當前產教融合的教學背景下,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工作要以培養全面人才為教學目標,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我們要緊密結合產業和教學二者之間的關系,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的培養,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來說,在學校的課程設置當中,我們要與企業所需的專業知識相對接,將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在未來企業的工作當中應用最大化,幫助學生能夠盡快地適應企業的工作。我們要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嚴格的設計和改革,從專業度的角度做到統一和融合。同時我們要加大對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創造良好的基礎。基于此,在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當中我們要完善教育體系、培養符合社會需求、企業需求的高質量計算機專業人才。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認識到產教融合并不是一種單純的教學方式,而是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產教融合的視角,我們可以為職業教育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發展方向的同時,也會為當前高職院校培養怎樣的人才樹立一定的教學目標。

2.2深化產教融合,明確課程建設方向

在當前產教融合教育教學的背景下,我們所開辦的課程要與企業所需相對接,從而使學生在未來的就業過程當中,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最大化,也能夠盡快地適應企業的發展,為企業和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教師應當深入企業,對企業的工作運營過程進行了解和研究,從而了解到企業對計算機人才真正的需求情況,以及計算機在這種情況中所對應的需求,甚至深入地了解企業當中各個工作崗位對于計算機人才的真正需求,從而在教學過程當中能夠正確地把握自身的教學內容,依據相應的需求進行教學內容比例的劃分,明確課程知識的設置以及教學安排,在教學中才能更有針對性地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技能,規范課程的設計。另外,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搭建相應的教學平臺,比如說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學設備,與企業進行平臺的搭建,同學們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觀看企業員工在企業工作當中如何應用計算機系統進行工作,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理論知識如何應用在工作中的理解。我們也可以構建企業與學生對話的平臺,讓學生能夠深入地了解到企業的需求,同時盡早地了解企業文化;相對應的,企業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觀察,甚至提前對學生進行錄取,從而實現學生與企業之間的共贏。

2.3組織相關活動,深化產教融合

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加快計算機基礎課程教育教學改革,有利于推動企業的經濟發展,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和就業機會,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我們可以組織相關的教學活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我們可以邀請一些企業當中的員工深入校園,舉辦一些講座,讓學生了解企業員工的工作內容,同時聘請一些有經驗、有技術的人員對學生進行實踐課程的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次,我們可以組織一些與計算機相關的比賽,邀請企業人員參與到比賽當中,通過比賽的過程,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計算機實踐經驗,也同時讓企業人員看到學生的潛力,加強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交互性。再次,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過程當中,我們也要進行一定的技術創新,與企業加強合作,比如說用高職院校的一些研究成果與企業進行合作,從而營造更大的利潤空間,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從次,地方政府可以通過構建校企服務平臺,以加強校企服務交流渠道等方式幫助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網絡資源幫助企業和高職院校中搭建橋梁。最后,地方政府還可以在資金方面對企業和高職院校進行扶持。比如說,針對高職院校,我們可以進行一筆專款的撥放,明確、細化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切實有效地提高產教融合的效率。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對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有層次、有深度、全面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率,有利于增強學生在未來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降低企業對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成本,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的更好發展。因此在未來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我們要深入貫徹產教融合的理念,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充分了解理論知識后加強實踐能力,更要強化課程設置與企業崗位之間的匹配,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沈忠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17).

[2]王煒.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經濟市場,2015(8).

[3]蘭圖.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OL].軟件:教育現代化,2018(12).

[4]余漢麗.構建中高職計算機教學轉型發展的探索[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8(3):106-108.

[5]祝青,陽王東.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類專業“產教融合”發展模式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6(24).

作者:楊順弟 單位:蘭州現代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