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時間:2022-07-29 09:02:04

導語: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要:“1+X”證書制度是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模式的重要創新,是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等級培訓有機結合的產物。該文以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證書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1+X”證書制度的含義和實施意義,論述“1+X”證書制度下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優化,以及課證融通下的教學方式改革,并提出以“1+X”為契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建設,并在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保障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促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穩步開展。

關鍵詞:“1+X”證書制度;職業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思政

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二十條”),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即“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方案指出: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更多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1+X”證書制度的實施,對職業院校提高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的改革發展、深化校企合作、加深教育和就業的密切融合有著深遠的意義。

1“1+X”證書制度的含義

在“1+X”證書制度中,“1”指職業教育的學歷證書,“X”指若干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歷證書是學生系統學習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結果體現,其反映的是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對學歷證書的拓展和延伸,分為初級證書、中級證書和高級證書,是判斷畢業生、社會成員的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依據[2]。因此,“1+X”證書制度和以學歷證書為主、職業技能證書為輔的教育理念不同,其目的在于堅持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并重,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掌握相關的就業職業技能,提升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同時,“1+X”證書制度可以促進學校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入了解企業的實際崗位技能需求,制訂符合企業發展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1+X”證書制度的實施意義

2.1促進產教融合,實現校企合作的“雙元”育人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的一種辦學模式,是實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職業院校應該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根據企業崗位需求主動與有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達成合作,培養符合要求的應用型技能人才。企業和職業院校共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標準,對接企業用人標準,以培養專業技能為基礎,加深企業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不斷完善校企聯動的雙主體育人機制,提高人才培養的有效性。由校企聯合建設一些高水平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開展實踐教學、學生實訓或者社會培訓等,實現企業和學校的資源共享,加深雙方的密切合作,促進產業建設,共同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運共同體。

2.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自“1+X”證書制度實施以后,為了更好地實施“課證融通”[3],教師不僅要掌握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精通自身專業職業技能認證考試的實操技能。教師需要不定期地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認證考試、職業技能大賽,或者參加企業的培訓鍛煉等,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職業技能素養,力爭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雙師型”教師。

2.3促進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

“1+X”證書制度的實施,不僅為高等職業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為了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的有效銜接,職業院校都試圖在課程體系、課程標準、教學考核方式和教師隊伍等方面進行改革,制訂符合“1+X”證書制度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課證融通,進一步深化教師、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促進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升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3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證書(中級)概述

3.1培養目標

圍繞互聯網及新興技術行業對計算機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德技并修、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育人理念,根據社會應用型人才需求標準,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創新創業能力,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知識,具備計算機網絡建設與維護能力、網絡故障處理能力、網絡系統管理能力,并在與計算機技術相關的各個行業從事計算機網絡系統規劃與建設、計算機網絡維護與管理、網站維護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3.2相應的工作崗位

培養人才主要流向IT互聯網企業、向數字化轉型的傳統型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的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技術支持和網絡規劃部門,從事網絡系統搭建、部署、運維等工作,能夠根據網絡規劃書和客戶的需求完成網絡系統的安裝、部署、配置、調測、系統運維和故障處理等工作任務。根據目前企業崗位需求,其主要的職位有:網絡管理員、網絡運維工程師、售前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網絡安全工程師等[4]。

3.3主要知識分布

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知識模塊及各等級分布比例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該認證考試緊密結合企業網絡的實際需求,初級認證旨在考查綜合布線與網絡系統基礎性操作和配置,中級認證旨在考查路由交換技術、網絡系統的部署和運維,高級認證是在初級認證和中級認證的基礎之上考查網絡系統規劃和設計、網絡系統部署與調試、網絡系統高級運維和性能調優。

4“1+X”證書制度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

4.1以“1+X”證書制度為契機,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校企合作

“1+X”證書制度為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方向和契機。學校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應選擇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申報“1+X”證書試點,深入研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相關專業的教學標準,推進“1”和“X”的密切銜接,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有機融入技能等級證書的培訓內容和要求。各個院校應讓相關企業深度參與專業人才的培養,邀請相關行業的資深專家、技術骨干與專業教師聯合制訂以就業為導向的基于“1+X”證書制度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于“1+X”證書制度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由兩大板塊(見圖1)構成,分別是職業院校的學歷教育、企業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兩大板塊相互結合、融會貫通,達到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化校企合作的目的,保證學生不僅獲得專業基礎技能和人文素質的培養,而且可以得到專業職業技能的培養,由此提高學生就業創業的質量。

4.2依托“1+X”證書制度,著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核心力量是師資隊伍。教師須正確把握“1+X”證書制度的先進理念和內涵,深入研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充分優化教學整體設計。隨著近幾年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引進了大量的應屆碩士、博士畢業生,其成為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雖然青年教師理論知識過硬、學習能力強、充滿活力和熱情,但是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欠缺,授課不能和實際相結合,偏重理論教學[5]。因此,為了加快“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滿足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需求,青年教師應該積極參加“1+X”證書師資培訓,系統學習和掌握最新的職業技能,每年至少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參加1個月的實訓實踐,真實接觸企業的實際業務,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和素養,同時應積極參加教學能力比賽,或指導學生技能比賽,以賽促教,力爭成為技藝精湛、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

4.3促進課證融通,優化教學方式改革

在“1+X”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中級)項目的實施中,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對接,根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內容設置相應的教學課程,真正實現課證融通。本專業借助學校的優慕課在線教育平臺,搭建網絡系統建設與運維證書資源庫,學生可以通過優慕課平臺主動學習相關課程資源,教師利用優慕課在線平臺隨時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線下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前可以利用優慕課平臺向學生預習任務,課中開展情境教學、翻轉課堂、項目教學等教學活動,課后學生在平臺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4.4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信息平臺建設

學分銀行[6]是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融合的關鍵所在,能夠推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有序進行。雖然目前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還不夠完善,但其為高職院校的人才評價體系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建立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分銀行,將學習者的個人信息、學習培訓經歷、獲得的證書等信息保存在學分銀行的個人學習賬號中,有利于實現學習成果的可積累性、可追溯性、可查詢性和可轉換性,拓寬技術型人才的可持續發展道路。[7-8]

5結語

“1+X”證書制度是新時代我國職業教育模式的重要創新,是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等級培訓有機結合的產物。以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為契機,職業院校一方面應將傳統的普通教育辦學模式轉換為類型教育模式,緊密貼合行業產業需求和教育教學目標,實現校企的深度合作,提高職業教育生存發展的空間和社會價值。另一方面,須將“1+X”證書制度和相關專業群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等密切結合,持續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等級證書的有效銜接,從根本上解決職業教育類型不突出、生源質量不高的問題,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J].教育科學論壇,2019(6):3-9.

[2]陶再平,肖梅.1+X證書制度下高職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建設改革與實踐:以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19(34):292-293.

[3]王亞盛,趙林.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實施方法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6):13-17.

[4]曹曄.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基于治理體系的思考:《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解讀[J].職教發展研究,2019(3):33-37.

[5]李月峰.“1+X”證書制度下專業課程體系融合與重構探索:以軟件技術“Web前端開發”專業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28):140-141,156.

[6]吳遵民.論建設國家學分銀行的路徑與機制[J].開放教育研究,2016(2):33-34.

[7]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EB/OL].(2016-12-09).

[8]張振芝,丁文對.對以立德樹人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20(9):61-65.

作者:楊雪菲 單位:楊凌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