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論文
時間:2022-08-02 02:52:00
導語:計算機課堂教學質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計算機課堂管理的重要性,指出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計算機專業課課堂管理是計算機課堂教學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作為教師,我們知道:課堂中的“教”與“學”需要一個很好的氛圍和環境,一個優化的、充滿情感和理智的教學情境,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計算機課堂管理就是對計算機課堂中各因素進行有效地調整控制,采取適當的方法與策略,使學生能自我控制并積極學習,促進計算機課堂教學順利實施。我教計算機專業課已多年,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感: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注重計算機專業課課堂管理。因為計算機專業課有其特殊性,計算機專業課堂擁有高尖的硬件設備、豐富的網絡世界,加之很強的操作性、實踐性和互動性,特別是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引進,對計算機專業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計算機專業課課堂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教師與學生對課程本身的意義認識不足,教學中學生缺勤和遲到的現象較為嚴重;②教師對課堂互動環節缺乏控制,課堂過于活躍,常處于無序與失控狀態;③教學環境較差,設備的軟硬件經常無法正常運作,導致課堂成為自由活動的場所;④教師對教學的準備不足,使學生投入到有效學習的時間較少;⑤對學生起點能力差異估計不足,統一進度的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兩極分化嚴重,參與教學活動的數量逐步較少。
計算機專業課課堂管理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分析的結果是課程與教學出現了問題。我們首先需要讓學生對計算機專業課程想學、愛學,才能對其行為進行規范和管理,要達成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真正認識和掌握課程與教學的必然關系,努力建設一個符合學生實際需求和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和內容,遠離學生實際似乎是目前計算機專業課程建設最主要的問題。計算機專業課程應該以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為教學的總目標,而不僅僅滿足于讓學生學會操作計算機。目前經常提到的零起點問題也是制約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因素,而計算機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差,教學方法不得當等也是導致學生不愿意學習的原因,教師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切合學生的實際和成長規律,采用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構建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只有夯實和協調了計算機課程與教學,學生才會對信息技術學習有興趣,愿意學習,也就容易產生自律,而不是僅僅依靠教師的規則等進行管理。
通過對計算機課堂現狀管理的研究分析,我認為計算機課堂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確保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目標的實施
許多計算機專業教師認為課堂管理就是為了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課堂管理的目標就是使學生保持安靜和馴服,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課堂管理至少應該包括以下三個目標:爭取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爭取更多的學生投入學習;幫助學生自我管理。爭取更多的時間投入學習,是指學生投入有價值學習的時間,不是分配給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時間。爭取更多的學生投入學習,這是素質教育的目標,我們所有的教學都應指向全體學生,計算機專業課程管理的目標就是要求更多的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發展全體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幫助學生自我管理。在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中,學生的行為可以分為外在控制和內在控制,外在控制是課堂管理的任務,同時要求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2、確保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操作過程的實施
若想保證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的有效性,更好地實現課堂管理目標,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程序與操作規范是必不可少的。我認為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的操作程序應該包含以下幾個環節:設計課堂管理規則、提出課堂管理規則、實施課堂管理規則、反思修改課堂管理規則。其中課堂管理規則的設計指的是教師把教學活動的環境和對學生行為的期望轉變成一系列可操作的程序和規則的過程;提出課堂管理規則指的是在設計制定規則的基礎上,教師在開始教學之前向學生闡述課堂上須要遵守的各項規則,讓學生知道遵守或者無視課堂規則的后果;實施課堂管理規則指的是在課堂管理規則確立之后,教師和學生都要嚴格按規則行動,在課堂教學進程中,教師在規則的指導下,監控學生的行為,對不符合規則的行為要及時處理,把不良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在這一階段中,教師要注意在課堂管理規則中,也有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要求,精心的教學準備是實施有效課堂管理的根本;反思、修改課堂管理規則指的是課堂管理規則在應用過程中,會顯現出許多缺點和不足,因此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對課堂管理行為和課堂管理規則要及時進行反思,在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及時修改完善計算機課堂管理規則,同時,也要求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思考自己行為和規則的沖突,積極引導學生改進自己的行為。
3、確定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的系統性、規范性、可操作性和動態性
為了實現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目標,在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計算機課堂管理的系統性、規范性、可操作性和動態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課堂管理的有效性。課堂系統包含三個基本要素:教師、學生、環境。影響系統功能實現的因素應該包括: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師和環境的關系、學生和環境的關系。課堂管理就是協調教師、學生、環境的關系,以實現課堂管理目標。在傳統“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中,課堂管理的主要任務是課堂紀律,即教師對課堂上學生行為的控制與約束。但是,計算機專業課堂的環境與傳統課堂的環境比較,有其特殊性,教師和學生的行為是在計算機房或網絡教室進行,即計算機是課堂環境必不可少的設備,教師要利用計算機進行教學,學生要用計算機完成練習,但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計算機玩游戲、上網和做其它與教學無關的事情,這對計算機專業課課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要實現有效的計算機專業課課堂管理除了實現傳統課堂管理目標之外,更要重視協調好教師和計算機、學生與計算機之間的關系。因此,課堂管理過程中要全面考慮課堂系統中的各要素功能及相互關系,綜合協調,不能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
若想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必須以課堂管理的規范性為前提。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雖然有一定的隨機性,但是管理是在一定預期控制內的隨機,不是盲目的隨機,因此應該規范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的操作過程。計算機專業課堂管理的規范性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規則的設計語言表述要規范;規則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特點、教學內容和現實條件;規則的提出要在課堂教學之前;規則的實施要嚴格按照規則的設計執行;規則執行后一定要反思、修改、完善。適合課堂教學的課堂管理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設計實踐修改
設計實踐……的反復過程,我們只有在每一個環節上都規范操作,才能保證課堂管理的有效性。
計算機教學的課堂管理是由系列規則控制的外顯行為,是教師在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對學生和環境進行調節、控制的行為,因此,計算機課堂管理規則的設計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在完成某個具體教學任務時,要求學生在多長時間范圍內,完成哪些操作、達到的標準是什么、完成任務的獎懲規則是什么、在操作過程中不允許發生的行為是什么等,只有課堂管理規則可操作,才有利于教師管理,同時也才有利于學生接受和執行。同時,計算機課堂管理規則對學生的要求也要用可觀察、可測量的外在行為進行描述,才有利于教師的控制和協調。
計算機教學課堂管理規則同其它課堂管理規則的差異在于:計算機專業課課堂管理規則不應當包括對學生課堂紀律的要求,而要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活動規則進行設計、實施。課堂紀律的管理規則比較長,更新的頻率不需要太快,而計算機教學課堂管理的規則同計算機教學設計一樣,是隨著教學的進程動態更新的,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課堂的管理規則也要不斷更新。對于每堂課的活動規則的設計要求根據教學內容的更新而變化,每堂課都要設計不同的活動規則。例如,在每堂課中,教師完成哪些操作,時間是多少,學生完成哪些操作,時間是多少,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方式是什么,什么時間發生等。因此,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課堂管理表現出很強的動態性。
課堂管理是計算機專業課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只有有效的課堂管理,才能提高計算機專業課教學的效率。因此,作為計算機專業課教師,必須不斷地進行實踐和摸索,制定適合自己教學的課堂管理規則,以提高計算機專業課課堂教學的效率。
- 上一篇:電影立場批評管理論文
- 下一篇: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