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信息技術教學培養能力探討
時間:2022-07-21 05:59:00
導語:詮釋信息技術教學培養能力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養跨世紀的創新人才,育信息化的過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是以信息的觀點對教育系統進行分析的認識的過程。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是新課程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信息技術計算機情境興趣能力
中學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項基礎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質教育,是一項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合的實踐性操作性非常強的學科。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是新課程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之一。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苯虒W中應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要求,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入教學過程,啟發學生探求完成任務的途徑和知識結構,以喚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創新的意識。如講POWERPOINT時,首先用POWERPOINT做了一個課件作自我介紹,課件中使用了文本、聲音、視頻、動畫及幻燈片的切換,而且每一對象都進行了的動畫設置,展示完成時,學生很好奇,教師此時再具體講解文本、聲音、圖片的插入,幻燈片的切換效果的設置及每一對象動畫效果的定義,然后要求他們也做一個自我介紹的課件,他們很快完成了,很興奮。再如講授在網頁中“插入圖片”時,給學生提出任務,在網頁制作時要求學生根據網頁的內容配置一幅生動活潑、與內容相協調的圖片,將新知識以任務形式給學生設置教學情境。學生在教師設置的教學情境中學習,則自然會躍躍欲試,教師可適時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中,自覺地、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那些新的知識和方法?完成任務必備的條件是什么?這其中隱含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插入圖片,使學生在輕松、自然地進入教學過程。教師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應該有意識有目的地創設種種不同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產生學習的“沖動感”,激發學生創新的激情,并結合生活體驗和感性材料,促進其創造性地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2分層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分層教學承認學生的差異,是符合教學中可接受原則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分級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使教學適合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和實際水平,這也符合學生的心理要求,激發他們學習的自信和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完程序設計的三種基本結構后,布置“編寫一個程序求出100以內所有的偶數“這個必做任務外,還可以布置兩道自主任務讓學生自由選做:①編程求出1900-2010年之間的閏年。②在數學課本上選一道題,編程解決它。實踐證明基礎薄弱的學生基本都完成了比做任務,心里也比較滿足。學有余力的學生對自主任務很感興趣,有些學生不僅編寫出求數學問題的程序,還把物理中的問題用程序實現求解。他們的好奇心理更加激發了探究的欲望。
在探索新知過程中,教學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時,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首先讓學生自己嘗試操作,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鉆研、自主學習,且鼓勵學生間互幫互學。教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學生通過自主操作學習,探索出了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這樣教學,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有利于激發學生思維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示范教學與實踐操作結合
示范教學法是我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向學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新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一堂課安排15-20分鐘進行講解、示范,按照需要,該堂課的內容可以一次講完,也可以分幾次進行、講完一個問題就讓學生實踐一下,等他們掌握以后再講下一個知識點。這樣每堂課講授的知識學生們都能應用于實踐并得到鞏固,最后達到熟練掌握。如:程序設計部分是高一階段學生學習難度最大的部分,它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習慣了在windwos系統中窗口型軟件的使用的學生而言,面對程序設計他們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學習程序設計有什么用。因此老師應該在教學中更加強化學生的目的意識,每講一個新語句都給出足夠多的例子來證明它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用學生感興趣的實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程序設計的內在美。教師演示完后學生就有躍躍欲試的欲望,這時候最好馬上讓學生自己操作,使學習的內容馬上得到鞏固。例如,在教WORD應用教程時,先演示一份用WORD編輯的很美觀、精致的晚報,晚報中既有形象各異的文字、圖像,又有各種不同的表格,給學生概括講解WORD所具有的強大功能,看完演示操作后學生們馬上躍躍欲試,準備自己親自操作。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養跨世紀的創新人才,育信息化的過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是以信息的觀點對教育系統進行分析的認識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指導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也會不斷地發展。同時也會不斷的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新型的教學方法。
- 上一篇:建筑工程的管理方式透析
- 下一篇:綜治工作心得感言
精品范文
1詮釋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