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對水利自動化發展相關意見

時間:2022-09-21 08:37:00

導語:有關對水利自動化發展相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關對水利自動化發展相關意見

摘要:只有明確水利自動化建設的目的和原則,才能科學的推進水利自動化的建設,實現水利的自動化健康發展。本文從水利需求上闡述了目前水利自動化應用系統建設的目標和需求,以及建設中應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水利自動化建設目標建設內容

我國從上世紀90開始,隨著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給水利自動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建設環境和技術支持。目前水利自動化系統已經廣泛應用于水文測報、洪水調度、大壩監測、水質監測等水利的各個方面,大幅提升了水利現代化管理水平,但在水利自動化建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瑕疵,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水利自動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重復建設情況嚴重,信息共享發展嚴重滯后

水利自動化建設上重復投資建設現象較多,例如水雨情遙測系統建設時有水位、雨量、氣象的信息,而洪水調度系統建設時也有水位、雨量等信息,究其原因就是各自動化系統的數據庫表互為獨立,不能實現相關信息的共享和調用。

信息共享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是便于實現不同部門間數據的實時共享查閱和調用;二是可以減少重復投資建設,節約大量的經費。信息共享建設的前提是統一數據庫表的結構,我國水文發展雖然歷年投入越來越大,但在基礎數據庫上的建設卻發展緩慢,歸其原因,水文數據庫沒有統一的國家規范和數據庫表遲遲沒有統一是其主要的原因。各水文自動化系統數據庫各自獨立,造成水文建設重復建設嚴重,制約了水利自動化的發展。

1.2缺乏統一規劃,整體設計,造成建設上缺乏連續性和針對性

規劃是指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考量和設計未來的整套行動方案。水利信息化建設要秉承規劃先行的原則。目標和方向都沒有,如何健康發展。長期以來,各地市和各單位缺乏對規劃應有的重視和監管,存在著全國規劃一片抄的現象,規劃內容大同小異。建議把規劃制定以及實施納入行政考核體系中,對其規劃制定和實施進行有效監管評定,從制度上使其對規劃重視起來,讓規劃在現代化水利發展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信息規劃是單位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性依據和目標。規劃的制定,應依托現代科技水平并適度具有超前性,借助先進國家水資源管理的經驗和措施,尋求在水利建設和設計上具有實踐經驗的設計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和需求,制定的長期信息發展規劃。規劃一旦確定,一定要堅定執行,確保建設的連續性和持續性。

2對水利自動化建設的改進措施和建議

2.1建設基礎數據庫與數據中心,實現信息共享

水管部門要盡快明確國家水文基礎數據庫的規范,加快水文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基礎數據庫是指各自動化應用系統共享的基礎庫,應包括水文信息基本數據庫、水利工程信息基本數據庫、水利基礎空間數據庫、水資源數據庫和行政資源管理基本信息庫等。只有建成基礎數據庫,才能實現不同自動化系統對基礎信息資料的信息共享和調閱,實現各自動化系統的集成或總合。

建立水利數據中心,作為水利信息收集整理存取的中心,其負責信息的收集、匯總及調度,各客戶端可以從信息中心調取各種相關信息。水利數據中心作為基礎數據庫網絡平臺服務于水利辦公網絡和相關部門網絡平臺,同時也便于統一管理,實現資源共享。

建議:網絡數據庫和單機數據庫應該同時存在,互為獨立和補充。即:網絡癱瘓不影響單機系統運行,單機系統癱瘓不能影響網絡運行。

2.2制定中長期規劃,謀劃完善的水文系統建設

各地區水利工作雖各有不同,但從功能上無外乎以下幾方面,防汛抗旱;供水調度;水資源監控管理;工程管理和行政管理。只有明確水利自動化建設的目標和需求,才能科學的推進水利自動化的建設。從水利需求的分析上可知水利自動化系統建設應逐步實現以下系統的建設。

2.2.1防汛抗旱會商指揮系統

建設目標:在水文信息監測網絡的支撐下通過系統建設,實現實時各類防汛抗旱信息的動態監測,以便科學準確的做出降水、水情和旱情的預測預報,為防汛抗旱調度決策和指揮搶險救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科學依據。

建設內容:水雨情、工情、旱情、災情、氣象信息采集系統、防汛通信網絡系統、水利信息網(包括水情中心、旱情中心、工情中心和會商中心)和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

2.2.2行政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建設目標:主要包括行政綜合辦公、水利項目建設管理、水利規劃和計劃管理、水政管理、財務管理、人事人才管理等業務應用。系統建設的目標是通過以上項目的逐步建設來實現水利的科學規范管理,提高業務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

建設內容:行政綜合電子辦公、水利項目建設管理、水利規劃和計劃管理、財務管理、人事人才管理等信息系統。

2.2.3水資源管理保護決策支持系統

建設目標:以基礎信息資源開發為基礎、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系統為依托、政策法規與安全體系為保障,建成覆蓋整個水資源區能提供多層次服務的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建設內容:分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和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兩大部分。主要實現兩大功能,第一是來自各方面涉及水資源管理信息的監測采集、接收、歸類、整編,并隨時為各應用系統調用;第二是對一些信息進行加工,分析匯總。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的建立應依據本地區水資源管理工作的需要,包括水資源調查評價系統、水資源保護監督系統、水資源規劃調度系統、水資源取水許可管理系統、水資源管理應用系統、水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和輔助決策支持系統。

2.2.4水質狀況實時動態監測管理系統

建設目標:通過固定、移動、自動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水質信息采集手段,定期監測常規信息,快速監測突發性水污染信息,提供水質信息服務和水質趨勢預測,及時進行水質預警預報,確定主要污染源,提供應對措施預案并進行評估。

建設內容:水質

信息采集系統、水質

信息管理系統和水質評價信息系統等。

2.2.5水土保持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

建設目標:以空間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為手段,對流域的水土流失現狀進行多時相的動態監測,對水土保持信息進行管理,對水土流失情況和水土保持效益進行評價。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為水土保持區域治理和流域治理的工程設計、經濟評價和效益分析服務,提高水土保持監測、設計、管理和決策的水平。

建設內容:水土保持信息采集、水土保持監測信息處理、水土保持規劃設計支持、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決策支持、水土保持監督執法、水土保持效益評價和水土保持綜合信息管理。

2.2.6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信息系統

建設目標:收集和整理各類水利工程設施及移民安置的基礎資料、歷史沿革、現狀情況,存儲和管理在建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監理等動態信息,提高水利基本建設、運行維護和移民安置的管理水平和規范化程度。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工程監測、監控系統和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統;實現工程監測、監控系統與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共享。

建設內容: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系統、水利工程運行管理信息系統和水利移民管理信息系統、水利建筑物工程監控監測等系統。

2.2.7建設水資源信息公眾服務平臺

建設目標:通過門戶網站的建設,為公眾提供信息服務、接受社會監督,宣傳國家行政相關公開法律法規及解讀,從而促進水利政務在公眾的監督下持續健康發展。

建設內容:區域水利概況、水利機構與職能、水利新聞、水利科技、水利工程和項目建設、水情、雨情簡報、工情、災情簡報、政策法規和公告信息等。

以上系統的建設應遵循圍繞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水利中心工作的需求去建設的原則,具體建設內容根據自身需求增減,力爭形成站網合理、技術先進具有適度的前瞻性、信息及時、預報準確、管理科學、服務全面的水文現代化服務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