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咨詢服務商業模式研究
時間:2022-07-12 05:06:42
導語:工業設計咨詢服務商業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過去的十年,國內工業設計咨詢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在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類似工作室的小型設計公司遍地開花,光是深圳就有近三百家工業設計公司。它們的業務范圍主要是單一的造型設計服務,一些規模較大的公司則輔以結構工程設計以及生產制造跟進的配套服務。一直以來國內大部分企業對工業設計價值的認可度不高,導致行業利潤較低。與此同時,業內工業設計公司及自由設計師們之間互相惡意競價,一個在國外需要幾十萬元設計費的項目在國內的設計公司甚至會以兩三千元的價格就接單,他們考慮得更多的不是提高設計服務的質量,而是數量和速度。這樣的現狀不僅限制了國內工業設計咨詢行業的發展,更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同時,因為國內企業在設計項目的計費方式上仍然不接受業內以人時計費的國際通行方式,所以造成設計項目的時間成本大和設計費的回款周期長等問題,給設計行業帶來了深深的困擾。如今,越來越多的專業設計公司意識到狹義的設計本身已經沒有辦法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了,設計公司純粹依賴設計委托很難有長期的發展。而國外優秀的設計機構都在尋找全新的出路。例如全球知名的設計公司Landor已經轉型為品牌顧問公司;FROG設計公司成為了世界頂級創意咨詢機構,為客戶提供用戶體驗設計方面的服務。面對復雜多變的設計形勢,國內工業設計咨詢服務行業需要探求更多新型的發展模式。
一、“設計一站式服務”的商業模式
傳統的設計咨詢行業以委托式為主,屬于工作室管理模式,設計師把設計的重點放在效果圖的美化及提交給客戶的設計方案的數量上,而創意部分很多時候都是跟隨客戶的思路來走,以至于很多客戶都把設計師當成是一個幫助自己把想法轉化成效果圖的“美工”,設計師只是完成“工匠”的工作。設計師需要無休止地按照客戶意見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方案,到最后的設計定稿已變得面目全非,客戶自己才是真正在幕后操作的設計師。其實工業設計并不僅僅是產品外觀設計,而應該是從項目提出、市場研究、設計、生產、用戶體驗、營銷、到品牌建立的長期多元的系統工程。設計咨詢公司不應該一味地遵從客戶的需求,而應從專業的角度幫助他們確立正確合理的設計方向,并主動地依據產品定位和消費者需求,設計并制造出能通過各項測試認證的產品,使客戶能真正避免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降低產品研發的成本,提高產品銷售的利潤。隨著設計產業的逐步成熟,越來越多的設計咨詢企業不滿足于單純產品外觀設計的創新,擺脫了單一產品造型的發展道路,轉而將領域拓展至用戶行為研究及產品開發策略研究,以定位核心產品與品牌整合設計的服務模式,為客戶提供前期的策略和設計實現,并且把品牌形象設計、產品規劃設計、宣傳物料設計和終端展示設計納入工作的范疇,用廣義的設計力量來幫助客戶提升品牌與產品競爭力。在管理模式上突破創意產業、設計產業的小規模、單一化的模式,建立了一個專業化、透明化、規模化的有激情效應的設計聯合體,做企業型設計公司,從而贏得更多的商業價值。
二、“主動設計服務”的商業模式
(一)設計師自主創意設計
工業設計進入中國以來,大部分人認為它只是工業制造的附庸,制造商是設計公司的衣食父母。大多數工業設計公司都是以找客戶、接訂單、出圖紙,提案、修改、交工、收錢為運行模式。現在,如此被動的經營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和消費者的設計需求了,越來越多的設計咨詢企業希望能擺脫固有的模式,努力尋求不一樣的出路。如北京宇朔設計公司看到目前國內的商場、超市里售賣的商品大都是沒有設計含量的,因此要求自己的設計師們對這樣的商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創意,做好設計,并做出樣品,設計公司化被動為主動,讓企業來挑選,由供應商或者生產廠家提供相應的報酬。設計公司主動把自己的服務觸角從工作室延伸到流水線,在制造業擔當重要的角色,讓制造商縮短產品開發的周期,從而實現了全新的設計模式,擴大了設計公司的業務范圍,大大提高了收入水平。杭州瑞德設計有限公司提出未來產品個性需求將越來越明顯的設計理念,認為小眾商品將越來越多,大批量生產的產品設計附加值不會太高,高的一定是個性化需求的小眾商品,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為設計去買單。因此公司在承接設計委托之余,把設計師分組每周一個主題自由發揮去做設計,并開通設計師網絡銷售平臺售賣創意。“設計師自主創意設計”的模式改變了設計公司傳統的經營方式,設計公司不再被動地期待企業的產品開發計劃,而是主動把設計作品變成產品,甚至商品,以擁有專利權的設計主動吸引客戶,并且直接介入到制造環節,使設計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除了設計費還包括更加豐厚的專利費,并以銷售提成的方式贏得更多的利潤。
(二)設計立縣
木馬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的設計總監丁偉談到該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時,強調將嘗試從產業設計走向設計產業,并提出了“設計立縣”的全新商業模式:將長三角地區設計前沿城市的優秀設計與縣城特色制造產業結合,將創新的力量融入設計、制造和銷售的諸多環節,充分利用兩者的有效資源,建立創意高速公路,使設計的概念不僅針對產品,而且對整個產業鏈產生影響。設計對接從設計師參觀學習地方工藝開始,到舉辦工業設計專業論壇、設計講座、設計展覽和參觀各地創意產業園,使新設計為傳統工藝尋求新的市場空間,為產品提供全新的銷售渠道,使創意產業實現高效轉換,給地方傳統品牌開辟全新的道路。
三、“自主品牌”的商業模式
(一)合作型自主品牌
設計公司通過將創意設計產業化進行運作,讓設計投資服務于整個產業鏈,包括前期的市場研究、中間的工業設計,加上后期的實施和推廣。這是一個完整的鏈條。通過設計產業鏈的整合推動更大價值的提升,對產業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比如浙江飛魚設計公司選擇跟一家擁有兒童視力矯正技術的合作伙伴合作,以智力入股,創建品牌連鎖店,負責品牌策劃、產品設計開發,對方負責管理和營銷,一年多時間就開了三十幾家門店。
(二)獨立型自主品牌
在有了積累的情況下,如何擴大設計的效應,贏得更多的關注,是目前很多前沿設計咨詢服務公司面臨的問題。而通過生產自有品牌的產品可以擴大設計影響力,把設計、生產、銷售融為一體,打通各個環節。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設計元素的“上上”品牌是由北京洛可可設計公司獨自開發的。創始人賈偉希望“上上”是作為一名設計師從內心去感悟這個社會設計的作品,設計師應該以自己的觀點闡釋對人生的看法、對藝術的理解、乃至對生活的感悟,并且參與到產品實業競爭中去,以提升它的商業價值。上上品牌定位為追求古代人的風雅的人群,致力于做有中國傳統特色的設計,通過角逐國際大獎賽、舉辦大型設計展覽、參與國家重大項目開發、與生產企業聯合創作等方式將品牌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實現公司的國際化運作。為打破工業設計咨詢業發展的瓶頸,杭州博樂策劃設計公司開始了“亦小亦美”自主品牌的建設,有選擇性地與緊密型互補型的客戶企業合作,把自己在產品創新、品牌包裝以及終端實現方面的優勢與客戶現成的生產條件和銷售渠道優勢相結合,逐步發展成以創意服務、品質制造和品牌銷售一體化的現代創意型企業。
四、結語
中國工業設計咨詢服務行業走向市場化,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歷史,還很稚嫩。但我們國家政府和企業界越來越關注自主創新與品牌塑造的重要性,并已經意識到“中國制造”必須走向“中國創造”,國內企業將更多地關注品牌塑造和自主創新。為此,國內工業設計界應當找到問題的根源,積極主動與相關行業進行資源整合,完善商業秩序,并充分利用政府對產業的政策扶持以及資本運作來實現企業的升級換代和可持續發展,借鑒國內外各行各業的成功經驗和商業模式,以國際化為最終目標,發揮自身優勢特長,在滿足國內外企業對設計的需要的同時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 上一篇:司法局治安保衛工作意見
- 下一篇:司法局效能提升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