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的司法保護解析
時間:2022-10-18 05:42:23
導語:農民工的司法保護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楊煌周麗發工作單位: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物流與交通學院
1農民工合法權益保護的現狀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各地掀起“民工潮”。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由農村流向城市,目前離家外出打工3個月以上的農民已達1.4億人,加上在本地鄉鎮企業就業的農村勞動力,農民工總數大約為2億人。當前農民工權益被侵害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農民工工資待遇和勞動環境存在嚴重問題一是工資水平低下、欠薪現象依然存在,一些企業往往把最低工資標準當作實際支付給農民工的工資標準,據湖南、四川、河南的抽樣調查,農民工月平均工資不到城鎮居民的60%,另據國家統計局2004年的抽樣調查,仍有的農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資7個月。克扣與變相克扣農民工工資的現象也十分突出。二是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很差,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勞動保護。據國家安全監督管理局統計,全國每年因工傷致殘人員近70萬人,大多數是農民工。農民工從業人數較多的煤炭企業,每年因事故死亡6000多人。
1.2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待遇普遍缺失由于顯形的城鎮社保制度以及企業的認識差距等因素,絕大多數農民工享受不到基本的社會保障。農業部2005年調查顯示,目前農民工工傷保險的參保率僅為12.9%,勞動保障部調查表明,農民工醫療保險的參保率為10%左右,養老保險的參保率為15%左右。
1.3農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一是子女享受義務教育困難,農民工子女上學難是農民工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二是居住條件比較惡劣,生活質量低下。三是未能完全納入城市計劃生育體系。
1.4農民工身份轉換難受現行戶籍制度的影響,農民工只能作為城市的臨時暫住人口,不能享受與城鎮居民平等的權利。
我國在法律上對農民工提供了全面的制度性保障。這一保障體系主要由法律援助保障、勞動監察與仲裁保障、人民法院審判與執行保障和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保障所等構成。司法救濟是農民工權利保護的最后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因此,筆者主張應加強司法途徑解決農民工合法權益被侵犯的問題。我國的司法機關是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現分別從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的角度來探討農民工合法權益保護的司法保護。
2.1人民法院對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
2.1.1改變現行勞動爭議的“先裁后審”制度在勞動爭議糾紛中,仲裁是訴訟的前置程序。我國勞動法規定只有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才能提起民事訴訟。被稱為“準司法”性質的勞動仲裁,有與司法程序類似的程序,但最后結果沒有強制執行力,而且無法申請先予執行、訴訟保全等特別程序,此前置程序常常對農民工尋求司法救濟造成影響。我國可借鑒其他勞動爭議體制比較發達國家的立法,設立單獨的勞動法庭,專門及時地處理數量巨大的勞動爭議案件。勞動法庭可按一般簡易程序審理。這樣,不僅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農民工維權成本,還可以降低國家機關的經濟成本和縮短處理的時間。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典、芬蘭、新西蘭、智利等國家都建立了這種單一的司法救濟模式。
2.1.2法院開通“農民工綠色通道”資料顯示,由于維權成本太高,約80%的農民工在受到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工傷事故拒絕賠償等侵權行為時,不是通過勞動爭議仲裁或民事訴訟解決問題,而是選擇了“忍受”等非正常方式。這與法院的訴訟在現實中存在著訴訟費用高、訴訟周期長、舉證困難、執行困難等障礙有關。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12月下發了《關于集中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案件的緊急通知》,該通知要求,在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案件的過程中,對于依法提起訴訟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盡快立案,盡快審結;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辦理,盡快執結。最高人民法院的這個通知對農民工的訴訟案件確立了“快立案、快審判、快執行”的方針。自此,各地法院紛紛開通了“農民工綠色通道”,出臺了很多便于農民工訴訟的措施。比如,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制定了《關于加強涉及農民工權益案件審理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云南各級人民法院要為受理涉及農民工權益案件開辟綠色通道,并依法對經濟困難的農民工緩、減、免交訴訟費用。加強對涉案農民工的訴訟指導工作,將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與義務、訴訟風險、舉證責任等明確、具體地告知涉案農民工;指導當事人明確訴訟請求,履行舉證義務;對拖欠工資的案件可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應及時引導農民工依法提出證據保全、財產保全、調查取證、先予執行等申請,切實保障農民工訴訟權利的充分行使。應該說,各地法院所作出的改革順應了農民工保護的潮流。
2.1.3加強對農民工的訴訟指導及注重調解。針對部分農民工舉證意識不強,以為只要說理充分就可勝訴,而一旦因為證據不足被駁回訴訟請求時又認為法院裁判不公的情況,每一位法官在辦理涉農民工案件時應明確告知農民工不提供或不充分提供證據、超過舉證期限提供證據、不提供原始證據、證人不出庭作證的法律后果,提示農民工按時舉證。針對部分農民工起訴時不注意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財產狀況,不知道通過申請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致裁判在執行階段受阻,權利無法及時實現的情況,要求每一位法官應向農民工明確告知財產保全的相關規定,提示農民工在訴訟時及時申請財產保全。針對部分農民工過分依賴其所聘請的律師以致自己的經濟負擔加重或因授權不明,影響案件審理的情況,在受理案件時,應及時告知農民工自己在訴訟中的作用以及聘請律師時對特定事項委托要明確,以免貽誤辦案時機給自己造成損失。另外,目前有關的勞動制度、勞動法規和勞動管理的各個環節仍不盡完善,勞動爭議一旦形成,勞資雙方往往出現較強的對立情緒,矛盾易于激化。因此,法官在審判中,應注重做好調解工作,針對部分農民工在調解時認為調解就是向對方妥協,或懷疑調解書的法律效力的情況,明確告知農民工調解的性質和意義,充分尊重農民工的意愿,依法及時調解,協調好各方面關系,依法對當事人進行適當的規勸和引導,化解雙方的矛盾,實現案結事了。
2.1.4加大人民法院對仲裁與審判結果的強制執行力度2003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法院發出通知,要求對農民工工資拖欠官司要依法快立案、快審判、快執行。2004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集中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案件的緊急通知》對于強制執行拖欠農民工工資等事項做出了具體的規定,要求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將2004年12月20日以前未執結的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案件,按照中央政府預算撥款工程項目、地方各級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企業投資開發工程項目分類統計,逐級上報到所屬的高級人民法院。屬于中央投資項目的拖欠工程款執行案件,由各高級人民法院匯總后于當年12月30日前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辦公室。對于地方政府投資項目需轉由地方各級政府負責清理和協助執行的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執行案件,各高級人民法院要盡快制訂適合本轄區實際情況的工作方案,統一組織實施,并將轉由地方各級政府負責清理和協助執行的案件列表通報給省級人民政府。由于建設工程的非法轉包和違法分包,許多農民工往往辛苦一年卻拿不到工資,農民工討還工資的難題在建筑業表現得尤為突出。最高人民法院通過司法解釋明確:從2005年1月1日起,參與完成工程建設的農民工,如果沒有按時拿到工資,可以直接起訴這項工程的發包人。法院也可以同時把工程的分包人列為被告,即實際施工人以發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本案當事人。筆者建議在《刑法》中設立“拖欠勞動報酬罪”,以震懾惡意欠薪的用工主體,保護勞動者的權益。
2.2人民檢察院對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
2.2.1通過打擊與農民工相關的犯罪,發揮“事前功能”來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的《檢察機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體檢察干警提出要求,依法監督糾正涉農案件中的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問題,加強對農民的司法保護,維護農民合法權益。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障也在檢察機關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范圍之內。意見加大了對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意見強調,要依法打擊坑騙、殘害農民工的犯罪,特別是要注意依法懲處重大勞動安全事故、消防責任事故的涉嫌犯罪人員,打擊強迫職工勞動等犯罪行為,改善農民工的勞動環境。還有檢察機關的“事前功能”也在農民工權益保障中發揮出作用。由沈陽市檢察院、沈陽地鐵建設指揮部聯合成立的沈陽市地鐵工程建設項目專項預防工作領導小組曾做出決定,地鐵項目推行建設施工單位及人員不良記錄禁入建議制度,有行賄受賄記錄、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四類行為的建設施工單位,一律被列為“不受歡迎”之列。對發現有不良記錄的,建議地鐵指揮部取消其參與工程建設活動的主體資格。
2.2.2檢察機關支持農民工提起訴訟及加強對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的監督來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檢察機關支持城鄉群體提起訴訟,就是針對諸如農民工等社會弱勢群體,當他們的合法權益遭到相對強勢方侵害時,往往迫于自身力量單薄或其他原因,不知或不敢通過行使訴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檢察機關依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支持其訴訟,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檢察機關開展支持起訴的做法有以下兩條:(1)訴外和解。在支持起訴準備階段,檢察機關向侵害人送達《支持起訴告知書》,并通過法律宣傳教育,讓侵害人主動承擔賠償責任。(2)在支持受害方提起民事訴訟的同時,向人民法院發出支持起訴意見書,表明支持起訴意見。2005年6月,四川省金堂縣檢察院在開展法制宣傳時了解到:當地農民工覃偉等13人在某機械公司打工時,老板拖欠工資1.8萬元,多次追索無望。后來,在檢察機關的支持和指導下,覃偉等13名農民工向金堂縣法院提起訴訟,機械公司很快就主動支付了拖欠工資。人民檢察院認為法院判決對農民工不公平的案子,還可依法提起抗訴和再審??傊?高度重視依法保護農民工權益工作,運用司法手段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是解“三農”問題、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需要,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實踐司法為民宗旨的具體體現。
- 上一篇:刑事訴訟中司法保護的缺陷
- 下一篇:經濟司法工作的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