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及創新
時間:2022-02-02 03:06:03
導語: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及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關于依法治國的相關決定,其中針對司法鑒定管理體制具有明確要求,即不斷統一并健全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此項要求也是我國司法鑒定改革及創新過程中的新要求及新規定,此項要求及規定將時刻影響我國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發展。因此,我國應切實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思想,不斷對司法鑒定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及創新,如此才能保證我國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依法治國;司法鑒定;管理體制
在訴訟制度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即是司法鑒定,司法鑒定不但能夠對訴訟事件進行判斷及鑒別,還能對社會治安進行合理規范,使我國醫療損害等糾紛事件能夠得到有效解決。隨著黨政策的下發,我國的司法鑒定管理體制開始面臨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本文針對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及創新發展進行分析,并提出實現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及創新的相關策略。
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改革要求及任務
(一)改革司法鑒定體制。隨著我國各項體制的改革,司法鑒定管理體制也開始得到完善,但此過程中依然存在部分問題。例如:偵鑒不分、多頭重復鑒定及審鑒不分等,此類問題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使我國司法公正及效率受到影響,我國人民對此類問題的爭議也相對較大,因此,中央提出了關于解決此類問題的意見,有效實現了私法鑒定體制的改革,使司法鑒定體制能夠得到統一。此意見主要分為以下四部分:其一,在進行偵查工作期間,可根據具體偵查事件對司法鑒定機構進行保留,使其能夠切實的為偵查工作提供相關鑒定服務,但此類服務不可對外及向社會開放。其二,司法鑒定機構不再被司法行政機關及人民法院所保留。其三,司法鑒定機構在向社會提供相關服務期間,須先將行政管理與行業管理制度相結合,而后進行相關制度的執行。其四,不斷對司法鑒定法律進行研究,從而制定出健全的司法鑒定法律,并對司法鑒定法律進行規范。前些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通過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相關決定,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基本框架已經在此過程中得到確立,并且此基本框架主要以法律的形式進行創建,關于鑒定機構及鑒定人已經予以公告及名冊上的統一,并將審判職能及訴訟職能等進行分離的原則,并將司法鑒定的主管部門明確為司法行政部門,以上制度的有效確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司法鑒定體制的改革。(二)統一司法鑒定體制。近幾年,我國司法鑒定管理干部加大了對于司法鑒定事業的關注度,不斷明確自身職責,較大程度實現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此現象也使我國司法鑒定工作得到了有效推進,現如今,司法鑒定管理體制基本已經成型,最為明顯的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鑒定機構原有的改制任務已經被各級審判機關有效完成,并不再從事關于司法鑒定的相關活動。司法行政機關已經有效完成了關于調整司法鑒定人體制及司法鑒定機構的相關任務,此過程中,司法行政機關主要通過注銷、轉制及合并等方式進行,此類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相關任務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偵查機關已經根據偵查工作的需求,進行鑒定機構的設立,并表示所從事的私法鑒定服務不再對社會方面開放。偵查機關所屬的司法鑒定人及司法鑒定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已由司法行政機關所管理,并且司法行政機關也將此類工作落實到位,有效完成了軍隊所屬私法鑒定人及司法鑒定機構相關的登記及備案等工作。2.司法部已經成立關于司法鑒定的相關管理局,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30自治區、直轄市及省份皆進行了司法鑒定管理局的建立。在此期間,司法局的司法鑒定管理科室已有200多個省市進行確立,并在司法鑒定管理科室內部進行專業管理干部的配備。與此同時,已有100多個地市及29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已經在本地區建立省級司法鑒定行業協會,此現象一定程度上實現的管理機制的統一,使行業協會自律管理能夠與行政管理相結合,從而實現了司法鑒定體制的統一性。3.司法部門頒布的規范性文件相對較多,總數達到90部以上,并且已經有16個地方對司法鑒定地方性立法進行規范及重新修訂。司法鑒定地方性立法主要由規范性文件及地方法規等組成,此立法能夠將司法鑒定管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全部覆蓋,進而形成了司法鑒定管理體系。4.近幾年,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司法鑒定行業的規模也逐漸形成,在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前期,我國司法鑒定機構僅為2800多家,而現如今已經發展至4900多家,司法鑒定人數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改變,由原有的3.6萬人升級至5.5萬人,鑒定業務量也逐漸增加至185萬件。(三)強化司法鑒定干部。能力司法鑒定工作本身具備涉及范圍廣、責任大及專業性強等特質,在司法審判的過程中,司法鑒定工作起到了較為關鍵的作用,并且人民群眾及司法機關針對司法鑒定工作也有著相關要求,因此,必須對司法鑒定工作進行優化。司法鑒定人、司法鑒定機構及主管部門三者之間存在獨立性,并沒有有關人、財方面的任何隸屬關系,而司法行政部門與司法鑒定管理體制卻有著直接關系,司法行政部門若想實現制度上的合理性及科學性,需不斷對自身能力、工作方式及工作理念進行提高。司法鑒定工作的開展時間相對較短,并且不具備一定的工作基礎,同時國家對此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導致最終的工作無法參考成功經驗而進行具體實施,并且信訪投訴也相對較多,進而導致管理干部間出現缺乏工作信心、產生畏懼情緒的現象。基于此,司法鑒定干部應積極面對工作中所遭遇的困境,不斷對司法鑒定工作進行完善,司法鑒定工作涉及到的范圍相對較廣,因此,此項工作具備一定的艱巨性及長期性,相關司法鑒定干部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在此期間發現新的發展機遇。
二、創新司法鑒定管理工作的要求及任務
隨著我國司法鑒定管理體系的改革,司法鑒定工作的管理形式也發生了較大程度的變化,逐漸由分散管理及多項職責同一位行業動態化,司法鑒定行業已經開始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益。但在司法鑒定行業的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部分問題,例如:“拼機構”、“攻城掠地”等現象,此類現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司法鑒定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投訴量的增多也體現了司法鑒定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近幾年,我國在“布局發展”及“重新準入”等方面已經做出了較多努力,并也有了明顯改善,但在“轉型升級”及“提高司法規范”的關注度相對較少,導致此方面無法得到有效解決。隨著我國“四個全面戰略”的有效開展,司法工作已經開始面臨著新的要求及挑戰,因此司法鑒定行業必須及時作出創新,以順應時代的發展。(一)加大依法行政關注度。我國十八屆四中全會已經提出關于依法行政的政策,并對此類政策予以深入推進的態度。因此,行政機關應不斷明確自身職責,自覺的承相關工作。司法鑒定管理部門在落實《行政許可法》期間起到了較為關鍵的作用,因此此管理部門應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根據具體法規進行政策的制定及文件的出臺,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及法定職責進行工作的開展。在進行司法鑒定管理權及許可權的使用過程中,須由地方性法規及人大常委會的授權才可進行相關司法鑒定行政許可,若此過程中并未獲取授權資格,不可進行“越位”行為。司法鑒定人員及機構在實施管理職責期間,應充分明確《司法鑒定管理辦法》等相關原則,不斷對管理及監督過程進行細化,使其各個環節皆能符合標準,避免此過程中出現違法及違規行為,若監督及管理期間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司法鑒定機構和人員可對其進行糾正及查處處理。(二)強化庭審中心價值理念。訴訟制度已經隨著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相關決定作出的制度上的改革,訴訟制度已將證據作為核心規則,不斷對鑒定人及證人出庭制度進行完善,從而保證庭審的準確性。若想實現庭審的價值,首先即要將法官放在首位,法官主要通過質證、辯論及舉證等環節對庭審事件作出判決,在法定證據中,司法鑒定意見是其中較為關鍵的部分,司法鑒定的證明效力及證據能力需通過其他證據的審查及鑒定意見來決定。目前,鑒定人已經成為出庭出證的常態,此現象即對鑒定人提出的新的要求,鑒定人必須保證自身具備較強的素質能力,才能保證鑒定活動的規范性及科學性。在此期間,鑒定人需不斷對自身能力進行提高,保證自身能夠具備較強的答辯技巧及作證能力,進而使自身能夠在庭審的過程中,協助法官制定相關鑒定意見。與此同時,應不斷對鑒定活動進行規范,出庭質證鑒定意見需經過較大的審查內容才可順利完成,因此監理機構及鑒定人應保證自身能夠具備較強的法定資質,充分了解鑒定人才此期間是否與鑒定事件有關,是否需要回避事件。同時,對相關材料進行檢查保證其能夠可靠充足,保證建立程序與相關法律法規相吻合,明確鑒定意見,如此才能保證鑒定的整體質量,使鑒定意見能夠具備客觀性及科學性。(三)注重公信力及職業責任。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應不斷對司法人員的工作職業、標準及流程進行具體明確,辦案應切實開展責任制即錯案倒查問責制,保障案件能夠經得起時間與法律的考驗。相關領導曾做出建議,認為凡是具備相關名額的法官、監察官員,皆應切實處于司法一線,堅持起到自身作用。另外,就司法制度而言,司法鑒定制度為其中較為主要的一部分,實現此類部分中的相關工作能夠保障案件切實判定、判定過程中不出現誤判、漏判等現象。司法鑒定意見無論處于何類方向的領域中皆具備一定效力,如刑事判定方向中關系到罪、非罪,罪輕、罪重等,而民事中則為人民群眾的利益是否能夠通過法律系統得到切實維護??偠灾?,司法鑒定意見于當代重視司法責任、強調司法公信力的背景下可起到重要作用。現階段司法部門人員應切實保障業內公認技術規范,遵守技術標準,爭取以求真、求實、求是的執行方式出示司法鑒定意見。就實際情況展開分析,即應切實維護第三方訴訟地位,建設公正、客觀、科學、中立的社會形象。
綜上所述,我國已經逐漸步入新時代,在此時代下,司法鑒定行業必須及時作出改革及創新,保證自身發展能夠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型要求,及時樹立科學的發展理念,進而實現司法鑒定管理制度的提高。司法人員的工作能力直接決定了司法鑒定工作的質量及效率,因此相關人員才應在此期間不斷對自身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進行提高,使司法鑒定的準確性及科學性能夠得到有效保證,進而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鑒定工作的相關要求,使依法治國的方針能夠準確落實,進而促進司法鑒定行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華.司法鑒定制度改革與司法鑒定立法之推進關系.中國司法鑒定.2018(5).
[2]何曉丹、吳何堅.司法鑒定服務標準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中國標準化.2018(10).
[3]彭江.試論健全高校、科研院所司法鑒定的基本方略.法制與社會.2018(12).
[4]史鳳林、李蘇林.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的瓶頸與突破.中國司法鑒定.2017(3).
[5]潘廣?。c論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發展.中國司法.2017(2).
[6]郭華.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創新思路.中國司法鑒定.2015(4).
[7]鄧甲明、劉少文.深入推進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發展.中國司法.2015(7).
作者:石雨農 單位: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
- 上一篇:刑法司法解釋方法研究
- 下一篇:工程造價司法鑒定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