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設計研究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4 03:39:00
導語:文明設計研究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設計這一最古老的人類創造活動起源于文明形成的最初階段,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之一,可以這樣說,設計是文明的標志和產物;由于文明而有了設計。問題是“文明”的概念在不同歷史階段有著不同的構成要素,或者隨著歷史進步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文明”的最初概念是指人類在物質、精神和社會結構方面所達到的進步狀態。這里的進步狀態也是最初意義上的進步。人類從原始社會進入到文明社會有著特定標志,這些都是歷史學家去評判的,諸如禮儀、宗教、文字系統、城邑國家、制造工具等等是“文明”的標志;“文明起源以生產力提高、社會財富增長為前提,是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生產方式和奴隸制社會形態的整體轉變”;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在評價原始社會向更進步的社會發展時,其實使用“文明”一詞顯然是某種中性詞匯含義,并不表示人類社會道德意義上的正面和負面,我們不能將這種中性詞匯普遍使用于現在的社會,因為,現代“文明”的含義,早已將原有的“文明”構成要素逐漸轉化為代表具有高度智慧的人類道德、科學和民主性的綜合要素含義,現代“文明”是指包含人類社會道德意義上正面的人類社會的進步狀態。同理,我們談論現代設計時,大部分人會從現代文明的正面去理解設計的文明,認為設計是人類文明的行為活動。然而,現實告訴我們,設計是文明的行為活動,可是設計的文明卻產生出文明的設計和非文明的設計,非文明的設計以背離人類社會道德和無知、落后、私利為特征。這種設計的文明產生出非文明的設計已構成為當代設計的挬論。
二、非文明的設計
1、背離道德的設計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設計師設計的公共場所的花園和別墅建筑的圍墻上尖銳鋼筋護欄,這
是使用非文明的設計企圖阻止非文明的行為,實際上是無用的設計,我們看過許多孩子因這些設計而受到傷害;在城市街道兩旁將電線桿和廣告牌腳柱設計在盲人通道上使得盲人兄弟受害;完全屬于非文明的設計;更有甚者,一部分設計師將大眾的利益不顧,設計出一些對人們生命有威脅的建筑和產品;殺人武器設計也是個突出的事例。
2、沒有思想的設計
許多設計在設計的深層理念上看違背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社會和諧準則,比如將人類的朋友青蛙和雄貓做成城市垃圾桶,憑什么要它們擔任吞垃圾的角色呢?這是對美好事物的褻瀆;有些設計明顯是為了嘩眾取寵,追求某些效應,將公廁與餐廳混為一體,還是所謂豪華時尚設計,這些設計師根本不懂得病毒傳播的機制,對公眾的危害性十分巨大。
3、對文明誤解的設計
有些設計是企業和設計師對人們需求的誤解上去設計,例如一種公共衛生潔具的設計,在蹲便器的蹲面上設計了坐圈,污染的傳遞極端惡心,還作為新產品上市,其結果可想而知;嬰兒車的設計按照成人的使用模式設計,結果是嬰兒的生理發育受到嚴重影響而我們卻不知道,明顯的例子就是設計師不懂得嬰兒受重點保護的部位在哪兒,將嬰兒的枕靠設計得象轎車的頭靠,使嬰兒的頸椎骨過早承受了頭腦的重量,影響了頸椎骨的正常發育。
4、注重私利的設計
為了集團自身利益,把建筑的陽光留給自己,把陰暗面留給別人;在設計住宅時,外表時尚豪華,內部空間結構設計沒有做應有的生活方式思考,簡單馬虎了事;為了風水的不必要的浪費設計及損害別人利益的信仰設計;廣告設計師設計的具有誤導性的廣告圖形和文案;軟件設計師設計出的色情游戲;為了某些集團的利益設計的流氓軟件及病毒軟件;不計環境污染后果的工廠設計,將廢水通路設計成直接流向江河等。
大量的假貨的平面設計;大量的家用電器的非安全性設計;大量白色垃圾品的設計;數不盡的各種不同類型的非文明設計。這些設計從設計自身看可能符合設計的專業標準,但是不符合社會文明道德的準則,在這里我只不過是稍稍舉些例子,實際存在的非文明設計我們身邊隨處可見。
如果社會的發展沒有足夠的知識說明某些事物的非文明性,那么設計師應從可理解的文明角度去做研究和調查,而不應盲從設計。為解決某一問題而設計出某一種對人類有危害性的產品,都是非文明設計,正如殼牌的創始人發明含鉛汽油和佛里昂一樣,滿足了人們很小一方面需求卻嚴重損害了人類整體的利益。
三、文明的設計原則
實際上設計的文明與文明的設計在我們的腦海中早有思考,但是從來沒有做細致深入思考,因為這是個涉及面很廣的問題,也是每一個設計師面臨的實際問題,還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問題,把這個問題歸納成一條原則是很恰當的。我不久前在一為設計師朋友的空間里看到德國某設計公司的設計十項原則:“1、創新的;2、實用的;3、有美學上的設想;4、易被理解;5、毫無妨礙的;6、誠實的;7、耐久的;8、擁有細節;9、符合生態學;10、盡可能少的設計”,我認為應在這些原則前面再加上一條“文明的”原則,這樣才是真正完善的設計原則。設計師們遵循好的設計原則,對文明這個問題從人類社會進步發展的道德角度,從人類健康的生活方式角度給予高度重視和做細心研究,這項研究工作將會給社會和人們帶來更理想的設計結果。
文明的設計本應按照其文明的準則指導設計師進行文明的設計,而不應該將設計做為一種達到非文明目的的手段。設計的科學和道德必須作為設計師設計思考和設計行為過程的前提。我們在面對人們太多的生活需求時,盡管必須關心人及人的方方面面,但是關心人也并非去滿足人的方方面面,因為作為一個自然物種的人和社會的人,難免會有許多非文明的行為成分,要不然怎么會有教育和道德準則呢?
現實中,設計師們的設計理念也不盡相同,甚至于千差萬別;設計師的哲學思維的層次同樣也存在差異;設計師的眼界有寬有窄,眼光有長有短;設計師在某些社會環境中也會因利益關系身不由己。我認為設計師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有堅定信念,堅持自己文明的設計原則,不可以屈服于非文明的意志,這樣才能不辜負于一個設計師所身負的社會重任。
四、提升文明的設計水平
我們通常說,設計師是人類文明生活方式的創造者,肩負著社會發展前沿文明創新的重任;文明與設計師捆綁在一起;社會的文明發展意味著設計師文明水平的發展等等。然而,設計師的文明設計水平應怎么樣提升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看:
(一)對文明作新的全面思考
文明就是進步,這只不過是一個一般意義的思考結果,進步也只是發展階段的前后比
較,正如本文第一段落中所述的那樣,這一般意義上的文明不具有人類科學的、民主的、道德正面的、向上的、積極的、和諧的、生存行為現象特征。公正地說,文明早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項內容,追求高度文明也成為了人類發展進步的目標。所以,文明的外延已擴展到人類社會及人類對自然社會理解的全面性問題范圍,也就是說是涉及人類生存的所有問題范圍,這一提示明確地告訴我們,設計師從發展整體的角度對人類生存問題的探討就是對文明的探討,而對文明的探討意味著人類對自身利益和生存的探討。什么是對人類生存有益的,什么是高度文明的,什么是具有人類發展進步價值的,應成為我們設計師現今最為關注的問題。因此,全面深刻理解文明的含義內容,將對設計師的設計行為過程中文明的設計水平提升起著十分重要作用。
(二)對文明的設計本身作進一步理解
文明的設計需要設計師自身的文明;需要設計師對自身推動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探索。
在設計實踐活動中培養文明素質、判斷文明程度和創造文明;同時在理解和表述文明的方式及語言方面需要設計師自身做許多的功課。文明的設計本身是與社會文明密切聯系并始終位于社會文明發展前列,最先進的技術未必帶來最先進的產品,但是,文明的設計卻能得到最優秀的設計成果。正如同樣好的布料,先進的縫紉設備未必能制造出好的時裝,只有通過好的設計才會有好的時裝款式;關于老年人的養身健康技術任何國家都有著極先進的研究成果,但是從未在市場上看見實際應用的優秀的老年人養身健康生活用品。這就是說,文明的設計應該從推進文明的角度、通過文明的設計去設計文明的產品。人們離開家居進入公共場所,是否在生活需求上能夠得到在家居中才能得到的同樣享受?因為文明的生活是人類整個活動空間生活的文明,而非家居單一空間的生活文明;也正如家居中的污染防止似乎比公共場所的污染防止重要得多是一大誤區一樣,公共場所的污染防止與家居同樣重要。設計師對文明的設計思考和理解決定了這些空間的文明的設計。文明的設計實際是包容一切大小空間、產品、主系統和分系統、那怕是最細小產品的設計;文明的設計如果上升為整體的思維概念時便成為了設計師的世界觀。
(三)對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長遠思考
文明的設計不單對現今和已有的事物進行思考,還在于對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長遠思考。設計師的文明設計關系到人類日常生活及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未來。設計師的文明的設計將有利于自然的保護和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人類社會健康進步。反之,非文明的設計將極大破壞自然、浪費自然資源;將極大損害人類社會的健康機體,使之腐化墮落。城市大面積的高樓建筑和水泥廣場破壞了城市的自然氣候環境和水土自然機制,人造風的狂嘯、雨季路面的積水、水泥和有機物的氣味、二氧化碳氣體、到處是汽車的堵塞、白色垃圾泛濫、負氧離子嚴重缺乏,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有極大的生理和心理的壓抑感,使得人們對疾病病毒的免疫力下降,難以抵抗病毒的侵襲。這些非文明的現象均出自設計師缺乏長遠思考的非文明的設計。自然和人類社會原本應該是怎樣的,怎樣科學合理利用和享受自然,使人們保持自然屬性、生活得更美好;怎樣使人類社會發展更適合于人類的社會屬性優化?總之,針對長遠而言,設計師的設計應該是有利于人類健康發展的文明的設計,決不是眼前利益和缺乏長遠思考的非文明的設計。
(四)對先進科學知識的學習
文明的設計具有文明的設計要素,新的科學和技術知識是文明的設計要素的構成源,
缺乏這個源所有的設計要素只不過是設計師頭腦中空想的序列號;文明的設計怎么樣才是高水平文明的,實際點說肯怕更取決于設計師對先進科學和技術知識的掌握;一個不具備先進科學和技術知識的設計師很難設計出符合文明的設計原則的產品,甚至有可能導出非文明的設計結果。設計陶瓷衛浴產品時,無機非金屬材料和熱工知識是設計師首當其沖必須具備的知識;納米自潔抗菌技術知識和流體力學、人體工程學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你能知道設計座便器虹吸彎管時什么部位運用化工管道的V字結構嗎?有許多設計師設計了所謂節水系列的陶瓷潔具產品,他們把洗臉洗衣拖地用過的水通過這些系列產品收集再用于座便器的排污用水,并自豪地稱為“首創的先進節水系列產品”,孰不知設計師將重度污染的水最后用于衛生要求極高的座便器,使原本潔凈的座便器成為人們接觸重度污染的病毒源,這也實際違反了座便器之所以是座便器原本的含義,這個現象說明了設計師的環境污染機制知識等于零,好心做了壞事;陶瓷洗臉盆水龍頭的和小便器的給水射線感應裝置并不是節水的最好設計,充分利用人的生活行為能量的設計是最具文明水平的設計。
(五)對人們生活及行為方式的新研究
人是自然物種同時有具有社會屬性,設計師對于人的研究程度怎樣,可能多半是對專
業書本的知識理解,并將這些理解結果用于產品設計。其實,面對人的非靜態生活行為及其空間,絕對不是書本上所描述的那樣狹窄,也不是書本上概述的那么僵化;人是一個具有思想的生命體,不同環境下和不同的思想理念以及宗教信仰對人的生活行為模式產生影響,中東地區民族的坐姿跪姿與東方日本民族坐姿跪姿看似一樣其實就不同,所要求的環境空間設計也不同;人們對于自行車的行駛和摩托車的行駛在慣性平衡的感受上也不同;人們使用臺式電腦時和使用手提式筆記本電腦時在生理及心理感應上就不同;同樣的軟沙發,男性承坐和女性承坐的感受也不同。更多人們生活的細節包含細節需求都不是書本上能找到的,最明顯的例子是幼兒園小朋友對于自己和別人的玩具大小多少、自己吃的食物份量和別人吃的食物份量在心理上充滿著自然屬性決定的計較,依據此事實你為什么不能將他們吃食物的碗設計成很具有份量的碗呢?使他們在生活中各自都能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從而逐漸淡化某些非文明的自然屬性,心理得到健康成長。人們在選擇購買自己穿的衣物時,通常自己滿意就決定購買,實際上所謂自己滿意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過程,也是一個自己對自己的短暫理解,當穿上這些衣物與別人站在一起時,心理上的變化是莫測的。人的學問是最大的學問,這是社會學家告訴我們的,研究人們生活及行為方式是設計師文明的設計的出發點,科學家在進行人體測量學研究時不可能告訴你當人的某個長度的肢體發生角度變化時人的心理感受是什么;人的行為研究學者也不可能告訴你人的某項行為需求到底是文明的還是非文明的。這就是說人們的生活及行為方式決定設計師的設計,而文明的設計又是設計師對于人的文明生活及文明的行為方式深入研究和判斷決定的??梢赃@樣認為,設計師對于人的文明生活及文明的行為方式研究理解的空間越大,設計師的設計天地越廣,相應文明的設計水平越高。
五、最后要說的話
設計的文明與文明的設計的題目很大,這種文章本不應該由我來寫,何況對這題目所涉及到的問題也僅僅作過一般性思考,并且思考的結果并不一定對,然而,我還是寫了,因為這個問題是現實存在而設計師又不可能回避的問題,本人的設計工作中也常常遇到這個問題,甚至設計師的經歷越長,面臨的這個問題就會越大,比如說你成為了著名設計師后,有許多機構希望你為他們做設計,而他們的母題是非文明的,你怎么辦呢?你是遵循文明的設計準則去工作呢,還是由你導出一項非文明的設計結果呢;你想做好的設計師還是想做沒有責任感沒有良心的設計師呢?我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