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時間:2022-12-12 11:03:24

導語: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研究

摘要:研究總結了故宮文創產品設計注重隊伍建設、注重文化傳承、注重需求牽引、注重技術創新、注重成果轉化的經驗和特色優勢;分析指出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存在的理念落后、隊伍不強、創意不新、主線不明等不足,提出了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要提升自主設計、強化主題設計、創新手段設計、探索開放設計的建設發展思路。

關鍵詞:文創產品;產品設計;陜西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館

文創產品對拓展和延伸博物館教育、傳播和服務功能,提高博物館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等作用突出,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更是實現博物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目標的重要途徑[1]。隨著文化建設和“互聯網+”建設不斷推進,以北京故宮博物院為典型代表的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文物藏品最多、承載周秦漢唐13朝文物精華的博物館[2],在國內乃至國際影響巨大,如何及時吸收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設計經驗,更新設計理念,提升設計層次,實現跨越發展,是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面臨的緊迫課題。

1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設計經驗分析

在文創產品設計中,故宮博物院秉承“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己任,以社會公眾需求為導向,以科學技術為依托,以學術研究成果為支撐”的設計開發理念[3],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形成了獨有特色和優勢,值得國內博物館學習研究和借鑒。1.1注重隊伍建設。故宮博物院擁有獨立自主專業設計研發團隊。北京故宮博物院由36個部處組成,其中經營管理處、出版部、資料信息部、文創事業部等四個部門具體負責文創產品設計研發工作。經營管理處負責對外合作及“故宮”、“紫禁城”馳名商標的授權使用;出版部(故宮書畫教育中心)負責圖書類設計出版;資料信息部負責各類數字媒體產品的設計研發;文創事業部負責文創產品設計、研發。此外,作為故宮博物院全資公司的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是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實際運營主體,負責故宮文創產品營銷工作[4]??梢?,從文創產品策劃、設計、生產到銷售、管理各個環節均構建了完善配套的專業隊伍,使得故宮博物院能夠源源不斷地設計開發出大量完全自主產權的文創產品,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其文創產品較高的設計水準、生產質量和營銷效率,文創產品開發的規模化、品牌化具有良好人才和機制支撐,這是國內其他博物館目前還難以企及的關鍵優勢。1.2注重文化傳承。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設計始終重視弘揚傳統文化,突出文化傳承,尤其注重結合故宮文物藏品的文化元素,強調故宮文化創意的專屬性格[5],從皇家宮廷文化、明清建筑文化、家居文化、服飾文化、老北京文化等進行挖掘提煉出文化元素符號,從造型、配色、紋案、形態等方面進行表達呈現。如故宮建筑中的各種脊獸,造型生動活潑,寓意吉祥神圣,故宮以太和殿角脊上的10個脊獸(圖1)為原型,設計出了太和殿脊獸跳棋(圖2),不僅充分利用了脊獸小巧玲瓏、便于拿捏的外形特征,也將脊獸所體現的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的天人合一、君權至上和“陽剛陰柔說”思想的傳統文化內涵[6]與跳棋的博弈思想和娛樂功能相融合,將文化元素完美融入游戲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他諸如官帽書簽-清代衛兵、集故宮貓和文物玉璽于一體的故宮貓擺件等等,無不是融合傳統與時尚、融合文化與功能的典型代表。1.3注重需求牽引。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設計非常注重社會需求和市場熱點調研分析,準確把握功能使用、社會話題、網絡熱點等所蘊含的文創需求,如伴隨《還珠格格》、《雍正王朝》、《甄嬛傳》等清宮劇的熱播和網絡關于雍正朱批的熱評,推出了“朝珠耳機”、“故宮頂戴花翎官帽傘”和“朕就是這樣漢子”折扇、“胤禛耕織圖記事本”、《胤禛美人圖》APP等系列產品。故宮文創產品也非常注重實用性以滿足人們日常使用需求,如剛剛推出的2019年故宮滿漢全席日歷[7],以滿漢全席的菜品、佳器、掌故展開一年的舌尖之旅,一日一菜,圖文并茂,既是日歷,也是菜譜,完美地集宮廷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與日常應用于一體。1.4注重技術創新。故宮博物院注重以科技手段來不斷擴展文化創意產品的形式和內容,提高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科技含量。如故宮博物院出品的首個APP應用《胤禛美人圖》(圖3)是一款專業提供清宮美人圖的軟件,能夠提供深度背景知識、放大鏡功能欣賞高清大圖、360度互動觀賞宮廷文物藏品、畫中物件與故宮博物院藏實物對比觀摩等豐富時尚功能,用戶指尖輕觸,即可從十二幅美人屏風畫像一窺清朝盛世華麗優雅的宮廷生活。故宮的《每日故宮》APP軟件(圖4),是一款iOS和安卓版手機應用以及微信公眾號,這款應用以日歷的形式推出,每日甄選一款館藏珍品,良好的交互性及精美的高清大圖,邀用戶同游宋元山水,共訪禁城別苑,探尋皇家日常那些令人驚嘆的細節,感受傳世珍品不竭的歷史生命。而《韓熙載夜宴圖》、《走進<清明上河圖>》等電子動畫均是利用先進數字媒體技術的結晶?!蹲辖窍槿稹穯稳障螺d量超1.5萬、單周下載量超10萬,充分體現了新技術的魅力。1.5注重成果轉化。故宮博物院有1807558件(套)文物藏品,包涵著大量的歷史信息,都是過去時代工匠精神的體現,故宮博物院擁有專業研究團隊進行挖掘轉化,將研究成果體現到文創產品研發中。例如,《故宮日歷》誕生于1933年,在當時曾風靡全國,俞平伯、梁實秋等文化名人都曾將《故宮日歷》作為饋贈師友的禮物,1937年,《故宮日歷》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停版。2010年起,經故宮專家研究發掘,被遺忘經久的《故宮日歷》重新出版,成為每年熱賣系列產品之一。2015年“雙十一”,《故宮日歷》(2016)銷售量過5萬冊;雞年2017的《故宮日歷》主題為“金雞報福瑞,鳴曲奏吉祥”,收納了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甄選出的365件以禽鳥為主題的藏品,多次名列京東圖書類銷售榜首。

2基于故宮經驗的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設計分析

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我國中西部館藏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在國內乃至國際均有較大影響,隨著“互聯網+”和“一帶一路”推進發展,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先后推出了“喜唐系列”、“鎏金銅蠶系列”、“女俑系列”、“唐妞系列”、“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等文創產品,天貓和京東的旗艦店也均已建立,各種文創設計大賽、巡展交流、營銷推廣活動日益豐富活躍,截止2017年底,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已達400余種、2000余款,發展勢頭良好,但與故宮博物院相比差距巨大,規模效益和質量水平均與其地位很不匹配,而設計能力水平的制約是其中關鍵因素,迫切需要深入梳理分析現狀與不足,對癥施效,尋求突破。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設計尚存在以下不足。2.1設計理念落后。與故宮地處北京,領文化技術之先、體制機制靈活、接受文創新理念新潮流方便快捷不同,地處西北內陸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屬于事業單位,很多人曾一直認為博物館主要負責館藏文物的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文創根本就不屬于其基本職能范圍,對文創價值認識不足,對文創產品設計開發不重視,甚至不支持;也有人仍然把文創產品等同于旅游紀念品,對文創產品設計的認識還停留在文物的仿制、復制上,這些落后的認識和觀念,曾導致對文創產品政策上支持不夠、經費上投入不夠、理念上研究不夠,起步晚、起點低、發展慢,在故宮和全國其他一些博物館文創產業日益繁榮、不斷推陳出新時,還是西安風光明信片、藍田玉、仿制青銅器等大行其道。近年來,觀念雖有更新,但制度機制的缺失、慣性思維的制約,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文其創產品設計的創新發展。2.2設計隊伍不強。與故宮擁有強大的專業設計研發隊伍相比,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尚沒有構建自己的專業設計團隊,使得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大都采取IP授權聯營模式,由文創公司負責設計研發及生產,直接導致博物館在文創產品設計過程中參與度低、話語權弱,既缺乏宏觀規劃的能力,也缺乏具體落實的機制,易于導致博物館真正的核心文化要素在文創產品開發過程中的丟失或失真;不同的文創公司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對市場認識千差萬別,且各自為政,難以形成統一持續的產品譜系,更談不上構建穩定的品牌風格;懂設計、懂文物、懂市場的復合型人才非常缺乏是制約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的最重要短板。2.3設計創意不新。創意設計是文創產品核心,博物館文創產品和普通博物館紀念品的本質區別就在于創意,文創產品的核心價值也體現在創意。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是整個文創產品價值增值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何將深度挖掘出來的文化符號通過創意的形式表現出來,是文創產品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1]。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缺少讓人腦洞大開、獨具匠心的代表性作品。如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琉璃虎符明片座、青釉提梁倒注壺等走的還是簡單復制或稍作變換的路子,而《陜博日歷》則直接聘請《故宮日歷》開發團隊打造,一味跟隨模仿,充分暴露了設計創新不夠的窘境;創意同質化和產品趨同性問題也比較突出,如近年大力宣傳的“漢英俊”、“唐美麗”、“唐妞”、“唐寶貝”等系列產品走的都同是“賣萌”、“卡通”路子,缺乏新意、缺乏變化,缺乏引領潮流的眼光和能力,嚴重影響其文創產品市場效果和號召力。2.4設計主線不明。故宮文物以清宮生活用品居多,容易與現代生活結合,以清宮廷人物、器物等為設計原型的系列文創產品,既有卡通類的宮廷娃娃系列、御前侍衛系列、俏格格系列等,也有生活用品類的御批仿宣紙折扇系列、十二美人屏風擺件系列等,還有服飾類的兒童旗袍系列等等,種類繁多、精品紛呈、影響巨大,形成了較大的規模效應和品牌影響力。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數量眾多、種類龐雜,這既為文創產品設計提供了豐富資源,但也易造成點多難成線。文創產品點多面廣,散而亂,未能形成規模性的核心主題,未能構建出明晰而可持續的產品譜系主線,從而影響了產品規模效應。

3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思考

設計是文創產品的靈魂,要提升文創產品設計層次水平,關鍵還是要針對存在的不足,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提出針對性對策措施。3.1提升自主設計。人才是文創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設計人才更是文創產業領路人和排頭兵,提升自主設計能力,核心是構建專業化設計隊伍。專業化是基礎,陜西歷史博物館目前設置有文化產業部負責文創產業開發建設,但沒有自己的專業設計部門或實體企業,缺乏自身的設計研發能力,完全自主產權的產品研發就無從談起,產業做大做強也只能是空中樓閣,因此,要從文化產業發展和博物館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文創產品設計在博物館中的地位作用,更新觀念、理順體制,積極引進專業人才,積極為設計人才創設平臺、激發動力;融合化是關鍵,要鼓勵博物館研究人員積極向文創產品設計拓展延伸,促進文物研究團隊、產品設計團隊和市場營銷團隊相互滲透、融合提升,打造一支懂文物、會設計、熟市場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3.2強化主題設計。許多博物館都開設有主題館,主題承載了核心價值、精品意識和規模效應,文創產品的價值支撐是文化,一個博物館的文創產品設計也應突出其文化主題。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展品主要體現周秦漢唐特色,其中,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從文化主題分析,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可以主打盛世主題、英雄主題、器物主題等,這些主題,都能從歷史典籍或館藏文物中找到原型。如,漢唐盛世文化積淀深厚,家國情懷與民族自豪感影響深遠;漢武帝、唐太宗、蘇武、張騫、衛青、霍去病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家喻戶曉、形象深入人心;館內國寶級器物更是文物精品,每一件都是很好的文創產品設計靈感源泉。突出文化主題既能凝聚特色優勢、增強設計內涵、提升設計品味,又可充分利用館藏文化素材進行營銷推廣,利于提高產品影響力,提高經濟效應,還可增強館藏文物和傳統文化的宣教效果,取得良好社會效應。3.3創新手段設計??萍荚谀撤N程度上引領新品研發、經營管理、推廣營銷以及未來產品應用等各個環節的變革。新技術、新手段的創新運用是文創產業實現后來居上、彎道超車、跨越發展的有效途徑。故宮引入新媒體打造系列APP和電子動畫等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陜西歷史博物館近年基于AR技術研發的《讓文物活起來》系列圖冊,使文物在手機、電腦屏幕上“活”起來,4D全息立體視聽,看文物躍然眼前,就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也為文創產品設計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3.4探索開放設計故宮依托自身的品牌影響力,與金融、時尚、飲食等不同領域知名企業開展跨界合作,既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進一步激活了文創市場,也為文創產品設計開發模式創新探索了成功經驗。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中西部地區藏品規模最大、時間跨度最長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區域影響力巨大,開展跨界合作,市場廣闊,要深入開展跨界合作的文創設計研究與實踐,實現文化元素、品牌元素與產品價值的完美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雙贏目標,走開合作設計路子;近年來,歷史博物館近年積極參與組織“絲路•源創”中國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多款獲獎作品均取得了良好市場反應和經濟效益,充分挖掘社會設計資源與能力,用活社會設計平臺,是提升文創產品設計水平的有效補充。

4結語

博物館文創產品是實現“文化+”戰略的具象選擇,不僅彰顯著文化,更反映了博物館的創新水平。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過去的“土”印象,文創產品設計首當其沖、責無旁貸。深入研究吸收故宮的經驗優勢,積極挖掘陜西歷史文化基因,以人才為支撐,以技術為依托,以創新促發展,是提升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水平的有效途徑。

作者:王偉偉 楊琨鈺 王苗 單位:1.陜西科技大學 2.火箭軍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