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策略
時間:2022-06-20 03:26:21
導語: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在城市化建設發展中,由于過分的強調規模擴展與速度建設,給城市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破壞,這不僅抑制了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也對城市人們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很大影響。為了使城市發展重新展現活力,當下階段已逐漸開始在城市建設中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努力修復城市環境,促進城市建設逐漸朝著新的方向不斷轉型。
1城市雙修簡述
1.1概念。城市雙修包括城市修補與生態修復兩個方面,在這里,生態修復主要是指用生態的理念來修復城市當中被破壞的自然環境,改變原有的環境質量,在城市發展建設中注重生態與城市建設的共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關系協調;城市修復:①在城市生態區域開展底線思維建設,避免對實際環境造成影響,引導城市合理化發展;②針對城市建成區,要加強城市品質與效率的提升,已改善人們生活居住環境為主進行城市建設。1.2意義。城市雙修是國家在城市建設及治理的理念上提出的,對于原有的城市發展建設而言是一項重大的戰略轉變。在以前的城市建設中,由于過分注重城市規模擴大與速度發展,因此沒有對城市生態環境給與過多的關注,也因此使得當下城市環境被破壞的比較嚴重。城市雙修主要側重于塑造城市特色與提升城市活力,原來的城建設仍會受到西方城市建設的影響,而對城市雙修而言,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多是國家內部的發展創新,這和以往的城市建設存在根本性差異。城市雙修在解決實際城市問題時,主要是以當下的城市建設為基礎,對原有的城市建設進行逐一的完善修復,從而使城市建設變得更好。再者,雙修理念的提出也彌補了原有的城市建設理論空白,促使當前國家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更加健全完善。最后,城市雙修的推進與發展,合理化解決了原有的環境污染與交通擁堵問題,在2020年,相信國內大部分的城市都將適于人們居住,城市雙修將進一步改善人們居住環境,幫助人們提高實際生活質量。1.3設計原則。城市雙修設計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為:①以人為本,在實際發展階段堅持以人為核心,與不同人群進行結合力爭使計劃與實踐相符合,從而有效滿足當下的人民大眾的生活生產需求,提升人們生活質量,讓人們生活的更加幸福;②城市雙修的順利開展需要與城市發展現狀、生態環境的相結合,用生態手段合理控制城市規模,促進城市發展。合理控制城市開發邊界,做好城市系統治理,從而使城市煥發生機,充滿活力;③城市雙修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促進人與自然相協調。城市是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無論是進行生態修復還是進行城市修復,都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朝著生態節約與環境友好的方向不斷前行。在城市雙修期間,要對城市建設進行合理規劃,確保城市布局分配合理,促使城市生產生活朝著低碳綠色的方向不斷發展,最終能夠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標。1.4著力點。(1)提升城市活力,改善居民生活城市建設主要是為了改善居民生活,提升城市活力,促進城市進一步發展。但在從前的城市發展建設中,由于管理人員忽視了城市建設的基本目標,過分追求規模擴展與速度建設,因而使得城市功能無法發揮實際效用,民生需求得不到關注。當下階段,城市雙修要以人為本,對城市與生態環境進行合理修復,在滿足城市發展的同時,促進生態環境與人相協調,打造適于人類居住的城市環境。(2)傳承文化,建造城市特色城市特色,便于不同城市之間相互區分。在城市建設中,有些區域對原有的歷史文化建筑進行了拆除,改變了原有的城市面貌,也讓城市失去了原來的特色。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再次發生,在城市雙修工作期間,要重視城市歷史文化,傳承區域特色與民族文化,發展城市建設,重新塑造城市特色。特別是在城市設計階段,更要利用城市特色等優勢,做好城市歷史文化宣傳工作,便于外界對城市進行深入了解,同時也解決了原有的城市千篇一律的問題。
2.1更改設計理念。①正確認識城市雙修理念。作為城市發展建設的全新理念,城市雙修是國內城市建設的創新,是原有城市建設、治理模式的巨大轉變,因此,在實際城市設計階段對城市雙修概念進行明確,掌握城市雙修的內在要求。②在城市設計階段要改變原有的城市設計理念。在掌握城市雙修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對城市進行創新,結合城市實際,發揮城市優勢,將城市建造的更具活力與特色,改變原來城市建設面貌相同的局面。此外,在城市建設期間避免出現新政策舊做法,新名稱就理念,新倡導舊思路的情況。③在城市設計中要認真執行城市雙修理念。例如在城市設計時逐一落實“再生態”與“更新織補”理念,將生態修復歸納到城市發展建設中,在城市建設中對原有的設施進行更新、織補。2.2利用生態區域優勢。生態區域的顯著優勢就是資源豐富兼具一定的生態特色。在對生態區域進行城市設計時,也要認真執行城市雙修理念,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要展現生態化建設在城市發展建設中的重要性,從而充分利用生態優勢進行城市建設。城市雙修的主要目的是建造特色城市,改善城市活力。對于生態區域的城市,具有特殊的環境條件與自然風景,因而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城市建設,也必定具備新的城市特色。因此在城市設計期間,要將生態這一特色放在前面。將區域的生態環境作為主要的底色,將區域生態生機作為主要底氣,進而充分彰顯城市活力。在解決城市建設與生態關系時,同非生態區域相比還要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2.3創建生態宜居城市。在以往的城市建設中,總是存在舍本逐末的現象,特別是在城市設計中,由于過分追求城市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進而忽略了區域自然環境建設。最終導致城市區域范圍內的環境受污染破壞的情況更加嚴重,人們居住環境條件越來越差,不僅如此,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一些海水倒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也頻繁發生,這不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一定危害,也抑制了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城市雙修理念的提出,要求城市做好生態修復,這對于生態區域恢復原有面貌十分有利。因此針對生態區域開展的城市設計,要改變原有的生態城市構建方法,以當下的生態環境為基礎,在生態中進行相應的城市建設。針對在城市建設中遭到破壞的生態區域,要加大實際修復力度,避免在城市建設中出現新的生態破壞。
3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雙修作為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理念,不僅是新時期城市發展建設的主要方向,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轉型。在城市雙修工作期間,既要考慮城市功能修復,又要考慮生態修復,以此為基礎,提高居民的實際生活質量,改善原有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活力,如此才能促進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使城市逐漸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倪敏東,陳哲,左衛敏.“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策略———以寧波小浹江片區為例[J].規劃師,2017,33(03):31~36.
[2]賴萬春.“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策略[J].江西建材,2018(03):38+42.
[3]沈常紅.“城市雙修”理念下的生態地區城市設計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5):40~42.
作者:李顏 單位:南昌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總院
- 上一篇:3D打印技術產品設計研究
- 下一篇:機械綜合課程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