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城市景觀藝術設計理念探究
時間:2022-11-01 05:46:41
導語:新時期城市景觀藝術設計理念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城市近年來發展越來越迅速,在生態化、持續化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城市景觀藝術設計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景觀藝術設計的重要作用,并重點研究其新時期城市景觀藝術的設計理念,以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景觀;景觀藝術;設計理念
城市是較大的居民集聚點,我國從殷商時期就出現了城市。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城市系統越來越完善,其功能也變得更加復雜和多樣。作為人類生活的場所和環境,城市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和文明進步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城市景觀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在當今生態和可持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城市景觀更是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城市景觀包含的內容很多,有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二者互相影響和滲透,共同構成了自然與人文和諧共存的城市大環境。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必須要因地制宜,充分融合民族傳統并借鑒西方設計理念,來有針對性地探尋到我國城市景觀設計發展方向與趨勢。
一、城市景觀藝術設計的重要性
從本質上來看,城市景觀意識設計是服務于人的,以人為本地滿足人們對于物質與精神文化等的需求。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必須要重點突出城市景觀的服務性,并將地域自然與人文特征融匯其中。這樣,才能使景觀設計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彰顯城市的文化與人文,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觀藝術設計,是城市發展的精華濃縮,能為城市錦上添彩,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美譽度,給城市居民帶來更好的享受。
二、我國城市景觀藝術設計自然觀理念闡述
我國城市景觀藝術設計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卓越的藝術成就。其將城市的植物、山水、建筑等自然地融為一體,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在這種統一、和諧的有機整體中,城市比哪的呢更加“自然化”和“人文化”,人們就近就能領略到自然風情,體驗到大自然帶來愉悅,深悟到傳統文化的內涵。我國城市景觀藝術設計理念主要如下:
(一)空間的立體延伸與拓展
從設計元素來看,城市景觀園林設計元素是非常豐富多樣的,若干空間層次、各種各樣的植物、山石、光線、流水等,通過不同元素的組合,景觀空間被巧妙地分割并進一步延伸開去,與其他自然景觀或人工景觀相依相融,因而體現出一種渾然天成的氣質。以蘇州拙政園的小飛虹為例,池水被一道長廊分割開來,遠看仿佛是一面透明的屏風,將另一側的風景若隱若現地掩映其中,由此形成了富于層次的景觀。通過采用這種高超的景觀藝術設計手法,結構橋就變得生動、唯美起來,于空間的豐富變幻中,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的情感體驗,實現了立體空間與景觀和諧共生。
(二)空間的含蓄設計
由于城市空間有限,景觀所占據的空間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為了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設計者要在景觀空間層次上追求更所的深度變幻,例如,通過曲折蜿蜒的廊橋、婉轉回蕩的流水、盤錯回旋的堤岸等,將景觀空間演繹等更加參差變幻,這樣將能使景觀空間層次更立體、多元,內蘊的情感更加精彩薈萃,意境更清雅、美麗,讓人們在移步換景中不斷生情,進而達到流連忘返、物我兩忘的境界。
(三)空間的虛實設計
在我國城市景觀設計中,虛實手法是經常用的一種手法,從本質上看,虛實是對立的關系,將其應用于城市景觀設計中,能使景觀空間相映成趣,具有更深刻、強烈的審美趣味。虛實設計抽象而概括,其借助文學、古詩詞、繪畫、小品、雕塑等,將景觀空間變得更具有藝術性,打造出迥然各異的情境與氛圍。例如,可以采用凝重的山石,來渲染出幽靜的空間環境;利用地勢的起伏,來襯托景觀的高矮等;利用亭臺廊閣等的透空,來實現近景實、遠景虛對比效果,營造出富有的意境之美的空間,吸引游覽者不斷地深入景觀其中。
三、城市景觀藝術設計的人文性理念
闡述從城市誕生之日起,城市景觀設計就開始起步,在其發展歷程中,充分呈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不管是我國的敦煌壁畫,還是埃及的金字塔,都具有這種特征。可以說,人文藝術性是城市景觀設計的關鍵。只有城市景觀設計富有人文性,才能與人們的心靈與精神產生碰撞,帶給人們更多的藝術審美體驗。景觀設計者在設計實踐中,要重點把握好“人文”要素,以提升城市景觀設計的文化與精神功能,給欣賞者以場所感、歸屬感。例如,斗拱重檐是我國古建筑符號之一,在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可對其進行新的組合,用人文情愫將景觀、空間與環境結合起來;吉隆坡國際機場是馬來西亞的著名機場,其景觀設計就充分體現出建筑與人文環境的有機統一,采用了“機場中的森林,森林中的機場”設計理念,將機場與自然融為一體,表現出“綠色文化”的內涵特征。我國是一個古老的文明過度,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進行城市景觀藝術設計時,可借鑒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將其中的元素進行創新或傳承,然后融入到城市建筑、景觀設計、生態綠化等,采用暗喻、隱喻的手法,將城市景觀的文化意向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四、中西城市景觀設計的交融與互動
(一)城市景觀空間功能拓展
在城市景觀藝術設計中,傳統的皇家園林景觀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其莊嚴而肅穆,呈現出整體中軸對稱的特點,盡管并非是自然式布局,達不到“景到隨機”的目的,但其一般采取欲揚先抑的設計手法,將各種元素進行空間序列排列,體現出小中見大的藝術價值,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蘇州的留園、南京的瞻園等。隨著時代的變遷,景觀設計開始從皇家走向民間,在各類城市中,景觀設計越來越成為重要的內容。現代景觀藝術設計將這種開放的價值觀念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其空間設計更多地采用豐富、實用的功能化設計方式,重點突出幾何形體的設計,強調景觀設計的生態性、舒適性、人文性。例如,在城市廣場、步行街、工業園等空間較大的地方,往往都先進行整體的設計,突出氣勢,然后,再在其中穿插簡約的、極富特色的各種各樣的小空間,從而營造出虛實變化的空間結構,收到了立體、多元的景觀空間藝術設計效果。
(二)城市景觀設計的生態性
傳統的粗放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強調人定勝天,未考慮到對自然的保護,工業化帶來的自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導致了如今的各種社會問題。鑒于此種情況,生態主義藝術設計思維開始被重視,并迅速被融入到城市景觀藝術設計實踐中,這給城市景觀藝術設計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生態性景觀設計充分考慮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將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從當前我國城市景觀藝術設計來看,尊重自然、強調資源的持續利用,已經成為城市景觀藝術設計的生態思想。
(三)強調點線面的形態美感設計
從幾何美學的角度來看,城市景觀藝術設計要素主要是點、線、面三種,這三種要素也是最基礎的設計語言和元素。在設計中,點元素是應用最多的元素,其直接牽引著人們的視覺焦點,常見的城市景觀點元素有雕塑、藝術小品、置石等;線元素主要用于連接或分割不同的空間,各種軸線、道路、邊界線、交界線等,相互穿插,錯綜復雜,形成了一種生動、豐富的視覺美感;面元素包括地面、頂面、豎向平面等,在這種,地面被譽為建筑的“第五立面”,地面的色彩、質感及其材質、密度等,都能與周圍的樹木、景墻、植被等,形成立體的空間造型和曲面的視覺美感。
(四)現代景觀設計藝術的融合
如今,人類社會已經步入信息科技時代,理論界也產生了很多現代化的新型設計理論與方法,裝置藝術、大地藝術、波普藝術等。在城市景觀藝術設計中,要將這些藝術設計與審美信息融入其中,以近現代藝術審美為主,充分借鑒中西現代主義藝術要素,立足實際,從而用有形的空間,表現出無盡的藝術美感,達到出景觀藝術設計審美的更高境界。一言以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城市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景觀作為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設計受到了更多的重視。為進一步提升城市景觀藝術設計效果與質量,設計者要緊跟城市綠化、景觀園林設計大勢,將改善與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作為設計目標,將景觀設計與生態、藝術有機統一,進而實現景觀藝術設計生態學、美學及人文、藝術等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雷柏林.現代城市公共藝術景觀設計要點[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8(06):62-64.
[2]董玥,孟梅林.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理念和案例分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37(02):165-167.
[3]陳峰.茶文化影響下的現代城市景觀藝術設計[J].福建茶葉,2017,39(10):259-260.
[4]馬玉樁.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中創新理念與策略[J].現代園藝,2017(10):51.
作者:陳浩 單位:江蘇商貿職業學院
- 上一篇:城市設計現存的問題及措施
- 下一篇:信息化視角下城市規劃設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