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設計與城市控制性研究

時間:2022-12-12 11:06:06

導語:城市設計與城市控制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設計與城市控制性研究

【摘要】城市規劃管理中,城市設計就是從整體上構思和安排城市空間環境、城市體型,確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論文分析了當前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存在的缺乏統一的城市設計標準、相關法律法規問題,針對城市規劃管理中的城市設計與詳細控制性規劃進行對比分析,希望能為相關行業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城市設計;城市控制性規劃;對比研究

1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存在的問題

1.1當前城市設計存在的問題。1)缺乏統一的編制標準城市設計在定位上缺乏明確性,導致不同城市的設計成果差異較大。設計師在進行城市設計時,由于觀念上的不同而自成一派,這加大了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難度[1]。2)城市設計過于概念化調查研究表明,一些城市設計脫離了城市建設和發展現狀,無法對當前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實效性不強。對于如何達成城市設計的最終效果,設計方案并未給出明確的實現方法,導致設計方案虛有其表,不能對城市規劃建設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2]。3)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國內現有的規劃編制體系中并不包含城市設計的相關內容。城市設計貫穿于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詳細規劃的各個環節,內容比較雜亂。由于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規劃部門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必要依據。1.2當前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存在的問題。1)對用地性質的規定較為單一隨著城市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城市建設用地呈現出愈加緊張的局面,這對土地集約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某一塊建設用地來說,其用地性質往往是多方面的,例如,某高層建筑,其底層、中層以及上層分別為商業賣場、辦公區和住宅區。這種形式的建筑在當今城市中越來越常見。但是,現有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對用地性質的規定較為單一,導致土地建設、管理和轉讓難度較大。2)對用地指標的規定缺乏彈性在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如果將用地控制指標定得太高,可能會導致城市規劃建設缺乏有序性和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如果將用地控制指標定得太低,可能會對土地集約化程度造成不良影響,進而無法平衡城市經濟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規劃師只能憑借自身經驗估算各種用地指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部分用地指標可能會脫離城市現狀,無法適應城市規劃建設的要求,此時,規劃師會反復調整和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導致其權威性受到很大影響。3)內容過于平面化現有的控制性詳細規劃過分重視平面表達,導致各種控制指標的說服力受到影響,加大了控制難度。另外,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城市設計的相關內容規定較少,對城市空間環境和地塊景觀等缺乏有效控制,進而導致城市整體景觀難以得到有效把控。

2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規劃的對比分析

2.1城市總體規劃與城市設計的對比分析。在城市規劃設計時,對于城市空間問題,無論是城市總體規劃還是城市設計,都能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城市設計與城市總體規劃關系較為密切。然而,在具體實踐中,二者產生的效能有所不同,具體表現如下:1)“城市”是當前城市設計的主要處理對象一般來說,對于范圍較大、時間較長的城市規劃工作,城市設計工作是鑲嵌其中的。通過城市總體規劃可以確定城市各個區域的不同功能區和其他相關問題,然后通過城市設計,實現城市不同模塊空間屬性的確立,并對模塊之間的關聯特性進行合理而深入的組織安排,同時還要全面考慮特定模塊的空間形態結構和所屬物質群體等因素,確保城市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全面性。例如,在對城市交通系統進行規劃設計時,城市總體規劃不僅需要對交通線路的延伸服務對象,如鄉村、郊區和其他城市加以考慮,還要充分考慮城市內部的公共交通,以確保城市和周邊地區通過交通系統串聯成一個整體。而城市設計應考慮的內容包括城市公交車站和社區之間的關系,如居民往返于工作單位、家庭的交通安全性和便利性、車站的社區服務功能、公交車和軌道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與城市景觀的協調性以及對城市生活的各方面影響等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設計之間應當實現良好的協調[3]。2)從空間范圍上來看,城市總體規劃較城市設計大對于城市總體規劃而言,其工作對象的空間尺度不僅包括城市各功能分區,還包括城市整體規劃與周邊地區之間的關系,因此,城市總體規劃工作需要定位在較大的范圍內,這種范圍可以是區域、都市群、省,也可以是經濟合作發展網絡等,而城市設計對這方面內容涉及較少。3)城市總體規劃與城市設計的其他差異當城市機能相互關聯時,城市總體規劃需要對城市內部各個分區的土地使用進行合理確定,這也是其工作的核心內容,而城市設計無須考慮這方面內容。在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城市總體規劃往往參與較多,而城市設計涉及較少,這也是二者的突出差異。2.2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對比分析。在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階段,城市設計需要在三維空間坐標中,協調解決城市中存在的各方面矛盾,同時建立起一個新的立體形態系統;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工作重點則放在二維平面規劃上,其媒介為城市土地區域。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形態維度有一定差異,但二者存在較高的關聯程度。對城市內部各子系統進行組合安排是城市設計的側重點,包括交通、建筑、文物、綠化及開放空間等內容,這些子系統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共同形成一個設計整體,同時,城市設計具有藝術性特點,將視覺秩序作為中介,綜合展現出該城市的地區文化、歷史積淀以及時代精神,同時要與人的感知經驗相結合,以此為基礎營造城市氛圍及意象,并確保其具備良好的整體性、可識別性。處理數據平衡問題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側重點,包括建筑密度、高度以及容積率等技術參數。例如,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架空底層是一種常見的平衡方式,減低容積率,而城市設計的工作重點則放在建筑風格、高度、整體色彩以及材質上。基于此,從宏觀角度實施城市設計是首要工作,即研究和分析城市設計的深層內涵,在此基礎上確定設計依據,包括整體上的景觀設計、城市布局結構等。城市設計需要進一步整合局部區域的空間環境,把空間、地塊等轉化為便于控制的文字、符號及數字等形式,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整合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技術數據,對控制指標進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界定不同層次的城市規劃設計,并將其表達出來,做到近期和遠期相結合。對于不同地段的城市空間,還要對其進行時間順序上的規劃與安排,并提出針對性的控制意見。另外,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劃分城市用地時缺乏必要的靈活性,導致較小的地塊關聯性不強。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采取城市設計的方式,對控制性詳細規劃可能產生的機械性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提高城市規劃設計的整體性。在城市規劃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完善法律法規,明確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城市管理中的核心位置,合理調整其法律程序,以便于控制性詳細規劃更好地發揮作用。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城市規劃建設水平越來越高。面對新的城市發展問題,設計師需要及時更新設計理念,使城市設計更加適應城市發展要求。無論是在城市總體規劃階段,還是在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城市設計都需要考慮城市空間規劃、社會環境以及歷史文化,其與城市總體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規劃設計的尺度、對象及程度上。對于城市規劃管理、園林景觀設計及建筑學等內容,城市設計可以使其實現溝通、交流與協調。因此,規劃設計師需要加深對城市空間的理解,充分運用自身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利用科學的設計方法對城市物質群體、內部空間的關系進行合理確定,不斷提高城市規劃設計水平,以更好地完成不同階段的城市規劃建設任務。

參考文獻

[1]任小蔚,呂明.城市設計視角下城市規劃精細化管理思路與策略[J].規劃師,2017(10):24.

[2]王兮彤.城市設計在城市規劃管理中的運用[J].四川建材,2018(2):32.

[3]艾尼凡爾•玉蘇瓦洪.思考城市規劃管理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影響[J].民營科技,2014(8):121.

作者:李承蔚 單位: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