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中圖案與民間美術研究
時間:2022-09-14 08:35:17
導語:服裝設計中圖案與民間美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間美術對圖案的基本組合方式有著獨到的見解,將其充分地運用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能夠增加服裝基本造型結構的立體感,還能夠突出傳統文化氣息與氛圍。
關鍵詞:現代服裝設計;圖形應用;民間美術
不同的人文信息底蘊營造了不同的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沉淀與積累后,在文化的繁衍與發展過程中,對藝術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認識與解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這些文化已經在民間奠定了較為扎實的基礎,這些圖形所構建的人文文化氣息在民間藝術中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1民間美術對圖案的有效解讀
1.1圖案的藝術結構。自從人類產生智慧的那一刻起,圖案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上就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地位。據考古發現,最早的史前文明中,阿爾塔米拉洞穴中就有最原始的祭祀造型圖案,用木炭沾上赤鐵礦繪在巖石上。雖然通過對顏料的稀釋來產生亮度變化和明暗對比在現代文明看來是如此的簡單,卻是人類智慧一個里程碑式的轉變,至此以后,人類社會逐步從原始走向文明?;蛟S當時的人根本不會將其理解為一種藝術形式,但當現代人回眸這些圖案信息的時候,從中能夠解讀出人文與藝術的完美結合[1]。有一種觀點認為,圖案藝術是一門抽象藝術,并不具備獨立性,必須建立在大眾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夠讓圖案藝術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饋。其實,這種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對圖案的藝術價值存在認知缺失,在一維空間中點只能顯現一個坐標效果,在二維空間中線條只能顯現一個平面效果,在三維空間中圖案所展現出來的是立體效果,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已經極為接近了,所以,圖案是藝術的一種大眾化表現形式,并不是物理學中所強調的抽象狀態。1.2圖案的藝術價值。藝術來源于生活,有些情況下高于生活,圖案的藝術價值也同樣遵循這個價值規律。在民間傳統美術結構中,不同的圖案組合表達出來的藝術氣息略有差別,但追本溯源之后就會發現,它們都有較強的人文生活根基[2]。在中國傳統美術的基本表達上,對圖案有著極強的基本要求,除了強調圖案的對稱之外,還講究圖案在基本組合的過程中完成多角度、多維度變化之后,仍然能夠表現出較強的藝術價值。通俗點來說就是,在民間美術的藝術價值體現上,不同的圖案在不同的角度所表達的意境完全不同(如圖1所示)。
2現代服裝設計中對圖案應用的基本要求
2.1線條與結構。線條是組成圖案的最基本要素[3],對服裝設計而言,線條是確定設計效果最關鍵的因素之一。而結構是形成服裝設計效果最主要的因素,結構的藝術效果將決定服裝設計方案能否在終端消費市場引起共鳴,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力。因此,有些剛剛從事服裝設計的人員在進行線條與結構的基本設計過程中,往往在現有的藝術造型中截取一部分現有圖案作為設計靈感來完成服裝設計,迎合市場的流行效應,這種做法忽視了服裝設計過程中最主要的一個變量因素——人體造型線條結構。現在服裝設計過程中,除了要針對平面造型的圖案效果進行勾勒,還要與人體結構線條進行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夠借助服裝設計的圖案效果來襯托人體美感,尤其是在女裝設計中,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如果服裝設計師只考慮織物面料上的圖案效果而忽視這一點的話,其設計思路只會越來越狹窄[4]。2.2造型與色彩。由線條組成的圖案在靜態環境中表現出來的藝術價值是直觀的,并不需要過多地借助色彩結構來進行美化,但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要充分考慮服裝成衣在動態環境中的立體造型美感,因此,必須充分考慮如何將其有效著色。特別是當其圖案或者圖案的組合在完成藝術價值表現的時候,適當運用色彩作為襯托能成為提升作品藝術價值的最佳助力。有些服裝設計師在進行套系服裝設計的過程中,借助不同的色彩來完成套系的有效區別,以增加套系服裝的藝術效果。這種方式看似簡單,卻能在一定程度下引領“流行風”。因為終端市場的迎合效應是在服裝設計師的設計理念與消費者的消費觀點形成共鳴后產生的,這其中,造型與色彩的作用不容小覷[5]。
3現代服裝設計中圖案應用與民間美術的結合方向
3.1借助民間美術提升圖案的“懷舊風”。在消費環節中,不僅有崇尚時尚的年輕一族,更有對生活秉承平常心的中青年人。這些人的生活方式簡單且直觀,對服裝追求面料品質和簡單大方的款式,符合民間美術基本圖案結構中簡單的基本特征。借助這一認知,服裝設計師進行服裝設計基本思路設定時,將民間美術元素中對于圖案的基本要求融入進去,讓服裝呈現出略顯時代特點的風格,能夠迎合消費市場的基本需求。這么多繁雜的工作就是為了讓整個系列從開始搜集靈感到最后出成衣的過程中,每個細節都能夠嚴謹充分,量化所有可以量化的細節,在流行元素中全面且有效地突出懷舊風格。3.2借助民間美術提升圖案的“時尚風”。張揚的個性在每個年輕人的內心都存在,在這種理念與意識形態的碰撞中,借助服裝來表達心境是一種比較直觀的選擇。云裳作品用明朝云肩的圖案,結合中國傳統剪紙藝術,用布藝鏤空的手段營造出層次感,同時運用灰藍、白色的搭配,渲染出雨后云霞映日、晴空散彩虹的意境(如圖2所示)。把圖案、色彩、結構和層次集中在一個有限的空間范圍內,讓空間緊湊又不失大方得體,同時,借助不同節奏的變化將人體線條的優勢與圖案基本紋飾融合,凸顯了人體的形體美感。3.3借助民間美術提升圖案的“融合風”。在服裝設計領域中,東方設計師受到西方設計師基本設計理念的影響較多。西方設計師的基本設計理念更開放,其對圖案的理解是基于西方人的體型建立起來的,但在服裝設計過程中,線條、結構的基準點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縮放”就能夠實現藝術效果的。秉承包容的態度,在服裝設計的思路融合中將中西方觀念融合在一起,適度增加中國傳統美術元素不僅能夠提升設計師在服裝設計領域的認同感,還能讓越來越多的“中國風”得到關注與認可。需要強調的是,在圖案的基本應用過程中,要以中國傳統紋樣和傳統色彩為切入點,切忌出現“因為圖案而增加圖案”的設計誤區,讓民間美術圖案的融合效應本末倒置;必須把日益盛行的簡歐風格進行整合兼融。而在這些紋樣和色彩方面,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對龍、花卉、青花瓷、中國結、京劇臉譜等紋樣的簡單復制,而是要進一步挖掘更具中國人文氣息的元素。如中國的水墨畫、皮影、織錦、拉染、扎染等,在這些極具生活化的基本元素中,有很多圖案值得提煉、汲取,將其運用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能為服裝平添一抹神秘的中國傳統文化韻味。
參考文獻:
[1]武長治.我國民間美術色彩在現代印染技術中的應[J].染整技術,2017,38(3):72-75.
[2]林健,蔣家云.低浴比液流染色機染色技術與工藝條件的控制分析[J].染整技術,2017,39(8):14-16.
[3]張志偉.現代裝飾印花圖案的創新設計應用[J].染整技術,2017,39(8):72-74.
[4]葉璇.服飾及其雜件中的中國畫藝術研究——評《白描服飾與雜件-中國畫實用范圖》[J].印染助劑,2017,34(7).
[5]于穎.紫葉矮櫻落葉染料對柞蠶絲綢染色性能的研究[J].印染助劑,2017,34(1):36-40.
作者:張智昊 單位:綏化學院
- 上一篇:水墨圖案在服裝設計的應用
- 下一篇:褶皺生態美學觀在服裝設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