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設計方案規劃審查難點與對策

時間:2022-03-09 01:12:48

導語:建筑設計方案規劃審查難點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設計方案規劃審查難點與對策

摘要:文章探討了欠發達地區建筑設計方案規劃審查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共性問題、審查難點以及規劃管理審查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設計方案;規劃審查;難點;對策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建筑進行科學合理規劃,是一個城市繁榮有序的重要保證。而前期設計方案的優劣則是后期建成后是否科學有序的基礎,也是城鄉規劃管理是否得當的重要環節之一。筆者通過對建筑方案審查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然后提出合理化的應對策略,希望能為面對類似情況的同行提供參考和借鑒。

1規劃審查中發現的常見難點

1.1圖方面常見難點。建筑規劃審查過程中經常存在的問題很多,比如深度不足、與規劃條件不符,設計圖紙不合理、不完善,設計圖紙表達不清晰、不明確等,這些是審查人員比較容易發現的,這里就不再贅述。本次主要對比較容易被遺忘和疏漏又比較常見的問題加以梳理介紹。(1)總平面設計——周邊的協調性。就項目論項目,缺乏對周邊現狀和規劃情況的考慮,是規劃審查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前期場地設計中,缺乏對地塊內部標高和地塊外部路網、相鄰地塊現狀或規劃標高的統籌考慮,造成建成后排水困難或者是與周邊銜接不協調、出入困難等。除此之外,對現狀住宅日照的考慮和對控規中周邊地塊住宅用地日照預留情況的考慮,也是經常出現的問題,造成周邊現狀日照不滿足要求,或者造成未開發地塊利益受損。(2)建筑效果設計——陰陽臉。設計院提供給規劃部門的圖紙,不論是效果圖表現還是單體建筑設計圖紙,往往著重刻畫建筑的主立面,對建筑的次要立面很少表現,造成建筑建成后次立面除了窗洞沒有任何設計元素,呈現陰陽臉的現象。(3)經濟技術指標計算——鉆空子。目前,規劃部門計算建筑面積都是依據住建部2013年批準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13),但是容積率、建筑密度等技術指標具體計算方法并未明確,于是地產開發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陽臺、地下室、建筑底層以及飄窗處進行額外的設計,如入戶花園、設備平臺、客廳上空、地下封閉空間、底層架空綠化等,其目的就是鉆規范空子偷面積。然而這些在各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規章制度以及技術規范當中也未表明可行性,增加了規劃審查的不確定因素。鉆空子偷面積造成的后果是預留建筑改造的空間增加建筑的安全隱患,且變相突破容積率,降低地塊的舒適度,等等。1.2人員方面常見難點。(1)建設方和設計單位。建設和設計單位往往關注項目的利益最大化,在合理的范圍內追求利益最大化也無可厚非,但是有些不規范建設和設計單位法律意識淡薄,故意隱報瞞報指標或者是提供不符合規范規定的圖紙。他們認為只要規劃審查人員沒有提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有時候甚至把規劃審查人員當成了他們的校圖員,比如圖紙的總平和單體輪廓不一致、平立剖不符、圖紙表達不到位等都不能自查自糾。(2)規劃審查人員。筆者在欠發達蘇北地區小縣城從事方案審查工作近十年,所在的部門長期面對的現實就是工作繁重,技術設備落后,人手流動較快,人手短缺,且缺乏對工作內容系統性的專業性的培訓,很多時候都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慢慢積累經驗。規劃方案審查人員的專業性很強,不光需要審查出圖紙是否滿足規劃條件要求,還要對建筑布局的合理性、建筑立面的美觀協調性以及方案與后續施工圖的銜接合理性等進行把控,既專業又經驗豐富的審查人員供不應求。

2欠發達地區規劃方案審查工作應對策略研究

關于方案審查,在我國各個城市規劃管理部門中根據當地的發達程度、技術力量、設計水平等實際情況不同具體的實施情況也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欠發達地區情況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文章通過對欠發達地區審查難點的總結,提出可行性的應對策略,希望為處在類似情況的同行提供參考借鑒。2.1方案審查人員首先要端正思想、擺正位置。(1)方案審查過程就是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和規劃管理部門博弈的過程。規劃管理關注的是建設項目與城市公共空間的關系,城市的天際線、周邊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在確定了“公共關系”之后,需要尊重項目自身追求利益最大化。(2)方案審查既需要大規劃的思維,又需要小細節的縝密。方案審查不僅審查紅線內,還要統籌考慮相鄰地塊,乃至整個片區的情況。因此,大規劃的思維必須時刻牢記心頭,綜合各要素和城市整體的發展訴求,從而得出最優解方案。除此之外,又需要相關人員有龐大的知識量和縝密的心思,關照到細節性的錯誤和問題,因此一定要加強學習,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量。2.2完善方案審查細則確保公平公正。雖然國家規范沒有關于具體指標計算的實施細則,但住建部2012年印發的《建設用地容積率管理辦法》中關于容積率的計算規則進行過方向明確:“容積率計算規則由省(自治區)、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確定”。因此,各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相關技術指標的計算方法和細則以發文的形式加以明確,并根據新問題新情況實時更新補充,以盡可能縮小自由裁量權的范圍,并控制隨意鉆空子偷面積的行為,確保每個項目都能處在一個相對公平公正的條件下進行審查,且可以依據地方特色對獎勵性指標加以明確,營造更好的服務環境和營商環境。2.3半推行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連帶責。任承諾制和第三方核查機制方案中出現的欺報瞞報以及讓審查人員挑錯改錯等現象,主要是在他們心目中長期固化地認為只要拿到規劃管理部門的公章,一切過錯就與他們無關。《城鄉規劃法》中對設計單位和規劃管理人員的職責進行過明確,規劃管理部門主要是對申請材料及批前批后公示等審批程序承擔主要責任,而設計單位則對無資質、超資質承接業務以及違反國家標準編制規劃承擔主要責任。但是欠發達地區,由于財力和行業規范程度等原因不能完全推行承諾制和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審圖制。筆者認為要在承諾制的基礎上再輔助以實質審查,太復雜且矛盾較多的審查事項比如日照分析等應委托第三方進行核驗,規劃管理部門再輔助以形式核查。這樣不僅符合市情縣情的發展階段,還能夠節省審查人員大量的審查時間,同時能倒逼建設單位和設計院嚴于律己,提高方案的報送質量,且避免完全承諾制后期出現的不可控狀態。

目前,欠發達地區方案審查工作普遍呈現人少事多技術力量欠缺、建設和設計單位不規范的特點。只有有效分析規劃方案審查中的痛點難點,尊重當地條件限制的客觀性,根據不同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要求制定因地制宜的實施策略,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科學性。

作者:趙彩蘋 郭興榮 單位:東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