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中園林景觀設計分析3篇
時間:2022-03-26 03:19:52
導語:住宅中園林景觀設計分析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1小區道路設計
現代住宅以高密度的小區住宅為主,通常占地面積大,并且小區的配套設施建設也很完備,超市、停車場、健身中心是現代住宅中基本配備的服務型場所,小區道路鋪設為居民進出小區和到達這些日常服務場所提供便利。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小區道路設計成為重點內容,合理的道路走向設計和道路材質的選擇,不僅能夠使居民出行方便,也能夠增添環境的美感。
1.2綠植造型種植
綠植種植一直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點,一方面,綠植能夠美化環境,另一方面,綠植本身的生態功能,能夠提高整個園林景觀的人居功能。以往的園林設計利用植物本身形態進行綠植使用的安排,現代的園林設計則受到幾何美學的影響,追求綠植與建筑的統一性,將綠植造型作為設計中的重點內容。通過使用不同種類的綠植突出園林景觀的立體性、使用植株的顏色特點進行符號式設計,現代園林綠植造型種植的表現形式。
1.3景觀小品設計
景觀小品指的是那些擺放在園林中,起到點綴作用的藝術作品。我國古代園林的景觀小品多以假山、壁畫為主,而現代住宅受西方建筑風格的影響,棱角分明,園林中使用的景觀小品也更趨向于西方藝術的表現形式。雕塑作品的擺放成為烘托現代住宅園林藝術氣氛的主要方法,另外,對小區的門牌、路牌、路燈進行精心設計,也能夠體現出小區的特色,使景觀美的表達更加完整。因此,在現代住宅園林景觀設計中,景觀小品設計成為重點內容。
2現代住宅中園林景觀設計的作用
2.1改善人居環境
日趨加重的空氣污染和擁擠不堪的城市道路使人們對城市環境的滿意度大打折扣,小區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場所,只有通過合理的園林景觀設計,才能達到改善人居環境的目的。合理的住宅園林景觀設計,不僅能夠使小區公共空間的利用程度提高,還能夠通過綠植種植和水景小品的放置提高小區的環境質量。
2.2滿足住戶的審美需求
城市人群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少有時間去各類展覽館進行藝術欣賞,但人類對美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園林景觀設計為生活忙碌的城市人提供了優美的居住環境,使人們一進小區就感覺置身于一個輕松、舒適的環境中,通過欣賞小區景觀小品、在涼亭休息感受景觀之美,實際上就是置身于園林藝術中。可見,現代住宅園林景觀設計的第二個作用是滿足住戶的審美需求。
2.3實現住宅經濟價值
現代住宅園林景觀設計還能夠幫助房地產開發商實現住宅的經濟價值。對地皮進行房地產項目投資是獲得經濟利益的方式,但經濟利益的實現是以售房量為標準的。人們為購房花費很多資金,因此在考量住宅質量時也更加嚴格。房屋戶型、交通位置和小區環境成為判定住宅價值的主要標準,沒有小區環境的住宅或者小區環境做的不好、綠化面積小的住宅通常是不受歡迎的,而能夠提升小區環境,使住宅實際價值升值的,非住宅園林景觀設計莫屬。
3現代住宅中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
3.1與住宅建筑風格相符合
與住宅建筑風格相符合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首要原則,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住宅園林景觀設計,對景觀的細節處理常以住宅的建筑風格為主要依據。現代房屋建筑多高聳、線條簡潔,景觀設計如果仍遵循古代園林的隨性、浪漫主義風格,會使景觀與房屋風格迥異,住宅整體的美感也就被破壞了。
3.2堅持人性化原則
現代住宅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優雅、舒適、便捷的人居環境,尊重居民的生活需求,進行小區建設。因此,景觀設計也應該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以滿足人居需要為設計的基礎,追求一種優雅、放松、生態、安全并有強烈歸屬感的景觀風貌。
3.3尊重地理和城市大環境
進行現代住宅園林景觀設計時還應該尊重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城市大環境,以便實現設計方案。以綠植種植為例,南方闊葉喬木雖然美觀大方,但對土壤和空氣濕度要求較高,強行移植到北方,會由于成活率低而使小區綠化實現大打折扣;又如,石橋和拱門等景觀小品確實能使小區顯得“詩情畫意”,但現代人通常駕車,這些景觀小品的放置會對現代交通的應用造成阻礙,使景觀設計的功能性降低。
本文作者:楊海霞呂碧升呂春工作單位:諸暨市昊森園林有限公司
第二篇
有的人認為可持續發展思想就是要強調以自然界的價值為主體,認為自然界、生態環境是價值主體,人類的全部行為都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要以自然為中心。而有的人則將可持續發展簡單等同于生態發展。這些認識其實都是片面的,有誤的。在當今世界,在各方面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違背自然及掠奪性的開發對人類帶來的災難,我們該如何適應自然的特性,創造人的生存環境,就人類本身來說,人是整個自然界的一份子,與其他許多生物以及各種物質共存于宇宙,而非整個自然的統治者,與其他的物質一樣有著自己的獨特性與相互依賴性,為獲得生存、成長、繁衍、發展,就必須在系統中得到平衡,相互支持和相互需要。而在這個世界中,大多數人類都是自私的,這其實不是因為他們具有人的弱點,而是由于他們常常帶有某種職業性短視,他們習慣對人類問題漠不關心,如果每個人都多一些博愛精神,目光長遠一些,為自己也為后代仁慈一點,那么這個世界會不會更美好,更持久,壽命更長些。地毯設計師大衛•奧奇說的一段話:“在對我啟發最大的幾本書中,有一本《我們在熱帶雨林中學到了什么》中提到,在熱帶雨林這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中,是沒有垃圾這個概念的,每一個物種所產生的廢棄物,都可以被另外的物種加以利用。這種封閉的循環系統體系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是當下前沿理論之一,該理論的產生是人類社會對傳統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的結果。我們應當真正的了解和理解我們身邊周遭這些事物:陽光、水、大海、大氣、植物、土壤、宇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明晰地、正確地以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它們,才能成為這個社會良好的管理員和建造者。讓我們來回憶一下人類對地球、對資源,更準確的說是對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的態度以及對待其的方式。從16世紀,最初的探險者帶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人和自然的人文主義的思想;到1個世紀后最早的殖民時期的出現,君權神授的國王對其領地和受其支配的自然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君權至上使得一切自然與人臣服于他腳下,花園用墻圍起來,與自然分開,所有的事物被改造成幾何形式,那時“人們不知道自己是和野生世界緊密聯系著”。到18世紀第三階段,英格蘭開始出現現代的觀點,人們相信,人和自然的某種結合是可能的,自然本身產生了美,人們放棄了文藝復興時期簡單的幾何圖形(這并不是圖形簡單而是頭腦簡單的表現,而在這一時期的東方,則把美建立在內在的不對稱平衡的基礎上,由此可見,東方人顯然比西方人更智慧,思想進化的更早)。這個時期景觀開始了革命,排除了古典主義的形式和強加的象征人和自然結合的幾何圖形。最后一個階段包括19世紀和20世紀。這時的觀點極大程度上代表了舊時代征服自然的態度,但是,這時采用了威力越來越大的工具來征服自然,引起了對社會公平憂慮的不斷增加。每個世紀都能看到一種影響力的轉變,但是人類的劣行一直從未停止,而這正是西方古老觀點的傳承,導致至今仍有一大部分人在繼續他們無知的行為。不管以前人們是有多么無知或資源有多么“豐饒”,但現在已沒有時間和可消耗的資源讓人類繼續無知下去了。我有時在想,這個世界還會不會再出現和文藝復興時期一樣偉大的時代,會在何時出現。這個世界何時才會有新的突破,是否出現在我們所存在的這個時代,還是當今的時代只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量的積累,總之,我們期待著一個好的質的飛躍。像達芬奇那樣的人,在他的年代,雖有對很多問題的困惑,但整個地球的資源是很豐裕的,相對原始的,可以說,當時的人,當時的大師們,在作這些藝術和創作的時候,是沒有后顧之憂的,沒有對資源匱乏的危機感的,所以他們潛心鉆研,所潛心鉆研的,是他們的藝術,純粹的讓人感動的藝術。
但是今天,在資源逐漸貧乏的當今,我們是否也應該潛心鉆研一些對我們的世界有價值的東西,對現在以及未來世界都有益的東西。王受之曾說:“設計就是為了要清理這個世界的混亂。”我們這些所謂社會的一部分管理員,理應著手做點什么。無知的時代已過去,希望無知的人們快點醒來。看著日本設計師精益求精的態度,想起曾經在一本西方學者寫的書中看到的一些字句,讓我有一些感觸,有這樣一段對日本的描寫,是這樣的:“當你找到一個民族,他們相信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生存與健康取決于對自然及其進化過程的理解,那么他們的社會將和我們有很大區別,他們的城鎮和景觀也會與我們大不相同。有文化、有經驗的善良的農民,當地的城市建設者們都展示出這種敏銳的洞察力。在傳統的日本社會中顯示出這種觀點得到了充分的結合……在日本文化中,曾一度維持著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富有高生產力和美好的農業,表現出對自然具有驚人敏銳的眼光。這種洞察力在其富于描寫能力的語言中得到反映,日語中自然演進過程的細微差別,例如對土壤的耕作、風的干燥程度、發芽的種子等均有確切的描述……建筑的,村莊和城鎮的構筑物直接應用自然材料,極其動人并富有感染力,而且這個國家的造園藝術才是無可比擬的。”日本的造園藝術精湛,全世界公認,經常被西方學術界當作東方藝術界經典范例。在飛速發展的當今,還是有很多問題是需要我們去直面的。
當說到城市建設時,我腦海當中突然跳出來一段話:“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藝術可能不是表現一個偉大民主國家最合適的形式。但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顯然,這是城市社會價值體系中最崇高的象征,這是首先必須加以保護和加強的。”這段話讓我想到了中國,我想套用它的格式說:中軸對稱的皇家建筑不是表現一個偉大的共和國家最合適的形式,但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因為它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所以必須得以保護。“這是一種方法:尋找城市特性的基礎———從自然的特性和人造城市的特性中,選擇有表現力和有價值的、對新發展起限制和提供機會的諸要素。這確實是一種簡單的方法,但比市場評價機制更先進———它揭示出城市形式的基礎。”所以說,城市發展的過程很重要,這過程包括:歷史的、地理的、人文的各個方面。但新一次城市建設與改造都是建立在舊的,也就是那些“過程”的基礎上的,而這些“新”的,也將成為未來建設的基礎,所以每一步都需要慎重考慮。我們需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使我們在建設我們自己生活的家園的時候,從有可能破壞生態環境的價值觀念中解脫出來,要求人類必須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自然、尊重自然,因為人就是這自然界的一部分,就像簡•雅克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說的:“我們與自然的關系不僅僅只是修剪樹枝、曬曬太陽或者發發感慨,以求通過自然改變一下心境,我們與自然的關系要遠遠超過這些,是一種深深浸潤的、不可分離的關系。”中國當今所存在的很多有關可持續發展建設的問題則更是需要我們廣泛關注的,希望中國的設計師能夠真正理解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一個合格的創造者與管理者,使我們的家園和周圍環境得以持續的發展。實際上真正促成變革的是人的力量,人的想法。地球上的資源越來越少,已不足以支撐未來的發展,當我們認識到這些危機以后,我們需要用很長時間,甚至自己的一生來改變一些事情。作為一個個體的人,作為一個設計師,讓設計改變生活,改變世界。可持續的發展與設計,這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本文作者:周雅馨工作單位:江南大學
第三篇
1綠色景觀設計內涵分析
為了明確景觀設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價值,就需要理解現代的綠色景觀設計的涵義。通過綠色景觀設計,我們就能更加合理的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在進行設計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本地材料和資源的使用。在進行景觀設計的時候,保證景觀的綠色性,實際上就是讓水、陽光、土壤、微生物等在一個完善的自然系統中循環,而不是僅僅發揮人工的作用來維持,這樣不但能夠節省大量的能源,還能更好地改善環境的質量。此外,所謂的綠色景觀設計就是發揮自然的功能,使植物、景觀環境、微生物能夠充分發揮本身的作用,諸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可以改善空氣的濕度,調整局部的小氣候,對空氣進行很好地凈化;通過微生物的分解,礦物質和有機物能夠轉化為新的能量參與到自然的循環,這樣就使得景觀系統能夠以其自然的狀況參與到生態循環,從而使環境得到更好地完善。
2景觀設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價值
2.1實現生態資源的節約
節約能源、環境保護是綠色景觀設計的重要理念,其倡導的是對自然規律的尊重,旨在減少人對大自然的破壞,減少對自然能源資源的過度開采和使用,在保證人生活質量的基礎上,為自然環境的恢復和還原提供更多的空間。綠色景觀設計追求的是樸實大自然的回歸,是減少對生態資源的破壞,對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2.2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與自然基礎產生的愉悅是綠色景觀設計旨在表現的內容,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水體、植物,這些東西構成了一個完善的自然系統,在這樣的自然生態系統中存在著大量的物質資源,這些物質資源是人類的重要給養,也給了人們的情感世界以必要的寄托,其不但提高了人類的智力水平,同時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實際上,自然生態和人類的生活本來就存在著很大的關聯性。所謂的建筑、景觀的建設需要考慮到人的親和要素,景觀外在的美縱然十分重要,但是人們心理上的舒適感更是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當步入一個景觀,我們感覺自己的心靈和自然交融到一起的時候,這些景觀也就和人形成了一個整體,這也就是人與景觀之間的和諧,也就是人與自然環境的交融,這正是綠色景觀設計追求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在以往的建筑中,菜地、果園是庭院中的主要事物,且其往往朝向公路,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現在的房屋一般朝向是朝南,在這個方向往往有更加蔥郁的綠色,更加熱烈的陽光,更加通透的風以及更加清澈的水,植物的遮蔭系統還存在于建筑空間。
2.3實現人對生態美的察覺
對于一些突出的元素,人們通過綠色景觀設計直接的領悟出來,進而陶冶自己的身心,諸如一些形狀好看的樹、清澈的小溪、公園用地等,這些都會形成讓人產生視覺愉悅的景觀道,為人們營造了健康的生活系統,加強人們對生態美的感觸,使得人們能夠生活在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這里不但包括生物的多樣性、營養化學,還包括水文學、生境化學等,而這些方面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自然系統,無論是植物、陽光、土壤,還是動物、水、空氣這些方面都會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來說,當我們在公園中散步,在開闊空間的綠色空間行走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會變得舒緩,就能更好地察覺到周圍生態之美,這樣不但可以緩解人們的壓力,還能使人們的智力水平得到有力地提升。
2.4緩釋身心存在的不適
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利用自然的生態環境,使其對我們的生活進行正向的影響和激勵,提升我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大量的調查顯示,很多自然生態景觀都有著很強的緩壓和治療的作用,無論是花園、溫泉、沙漠,還是海灘、大山等,這些都對我們身心存在的不適有或多或少的作用,就像一些漂亮的植物能夠撫慰我們的心靈,緩解病人和殘疾人的心情,達到很好地治療效果。若是在病人的病房中放置綠色植物的話,就能使其得到很大的鼓舞和喜悅,進而增強治療的效果,這樣就能使其病情得到更好地好轉。
3總結
人類改造自然的步伐一直在進行,雖然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文明,但是自然生態的破壞卻日益嚴重,為了更好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景觀設計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自然景觀、人造景觀、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為此,就需要進行綠色景觀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本文主要分析了綠色景觀設計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景觀設計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價值。
本文作者:楊婷工作單位:杭州福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 上一篇:校園三生教育文化倡導思路
- 下一篇:邊疆少數民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