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三生教育文化倡導思路
時間:2022-03-26 03:21:33
導語:校園三生教育文化倡導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豐富師生日?;顒樱纬?a href="http://www.uv63h8.cn/lunwen/jylw/ssjylw/201403/569003.html" target="_blank">校園文化生活
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他將整個教育看成一個系統的立體化的生活過程,而不僅僅是純粹的教育教學行為。結合學校管理實際,如何使“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變為可能,如何使教育脫離原來單調的教育教學模式,使得教育這一復雜的精神生活過程變為切實地實踐。我校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探索。
1.1改善教學形式,將課堂生活化
在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首先要改變的是教育教學的核心工作,即課堂教學。追求課堂與生活的貼近,將課堂從原本呆板的知識傳授、應試能力訓練中解放出來,成為活生生的一種生活過程,賦予其生動、活潑、貼近生活的現實形態,是我校課堂教學改革中邁出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1.2豐富活動內容,將生活多樣化
我校學生活動豐富,每年有校園文明節、科技讀書節、陽光體育節、元旦藝術節等一系列大型主題活動,每一個大型主題活動之下又有一系列小型活動,如科技讀書節期間,調動學校各個年級、各處室以及科技館、圖書館的資源,全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因此學校的學生活動精彩紛呈,讓學生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1.3加大師生交流,將校園溫情化
我校通過師生共同參加體育文藝活動、師生互評、非班主任教師定點聯系學生等方式,推動師生的交流。我校陳立軍老師作為長沙市首席德育名師,通過“讓讀書像呼吸一樣自然”、“讓與自我對話成為一種優秀習慣”等班級日?;顒樱詫懶诺姆绞脚c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心得體會,具有濃郁的人文氣息,加深了師生情感,教育變得水到渠成,自然而從容,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2追求校園和諧有致,改善校園文化生態
“三生”教育理念的“生態”觀念,不僅僅指的是校園的環境生態,還包括整個校園中從物質到精神、從老師到學生、從學習到生活的全面和諧,達到一種自然的生態化的教育理想。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全面和諧的發展意味著勞動與人在各類活動中的豐富精神的統一,意味著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關系上的道德純潔,意味著體魄的完美、審美需求和趣味的豐富及社會和個人興趣的多樣?!被谶@樣一種和諧、生態的教育理念,我校在學校建設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探索革新。
2.1美麗而雅致,改善校園的物質環境
學校的物質環境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校高度重視校園的物質環境建設,力求為學生提供一個美麗、優雅、充溢著人文氣息的校園。校園建設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所有建筑均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灰瓦紅墻,具有濃郁的漢唐風韻。校園內部的“妙手丹青”、“歲寒三友”、“書山筆林”等廣場,無不因題設景、風格獨特,“屈子湖”、“楚辭亭”等建筑,飽含湖湘文化因素。此外,學校修筑了一條貫穿各大建筑的文化長廊,廊柱上懸掛有湖南先賢的對聯、名言,請省內著名書法家題寫,琳瑯滿目,涵養人心。學校另設有百余米長的“詩墻”,請省內外著名書法家題寫古代名家名作,并以大理石雕刻之,懸于墻頭,使師生耳濡目染,詩情洋溢。
2.2規范而自由,改善校園的制度環境
我校自清末創始之初,高度重視校園的嚴格、規范管理,以養成學生守紀律的習慣。同時,在嚴格規范的管理之外,學校力倡學生自主管理,給學生一定的活動自由與發展自由,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我校在教學、德育以及學生管理、教師管理等方面,都有系統而全面的制度,照章執行,從無懈怠,形成了嚴謹而規范的校紀校風。在學生自主管理方面,學校也不遺余力,團委、學生會組織健全,承擔和組織了大量的學生活動。如我校的學生運動會,由團委和學生會自己設計規劃,所有的裁判都由學生擔任,絕大多數學生活動實行項目負責制,即由學生競選投標,然后全權負責此項活動的開展實施。
2.3統一而多樣,追求校園的文化和諧
學校文化建設方式多樣、內容豐富,因此應該在整體上求得一種生態和諧,從而形成和諧的文化生態,只有和諧的文化生態,才能在總體上為學生營造和諧的發展空間,實現學生的內在精神和諧與全面發展。因此“,生態化”的教育理念,要求學校在文化建設上統一而多樣,實現校園的文化生態和諧。在這一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我校以“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與幸福奠基”為辦學目標,來統攝校園文化建設,將教師文化、學生活動文化、課堂文化、班級文化等等多方面的建設有機融合,實現校園文化生態在整體上的和諧。
3凝練學校精神旨趣,樹立校園文化生命
一所學校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和發展每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所有的校園文化,接觸和陶冶的也都是正在成長中的鮮活生命。因此,這就要求學校所有的文化建設都以發展生命為旨歸,要能鑄煉一所學校的精神旨趣,樹立和激活校園文化生命,使之能浸染人心,流傳久遠。
3.1注目高遠,構建具備引導力的辦學思想
構建一所學校的文化,首先必須解決的是這所學校在文化上的追求問題,從而樹立學校的文化品格。近年來,我校提出了“文化立校、特色辦學”的辦學核心思想,并以“安安靜靜辦學、平平淡淡辦學、真真誠誠辦學、堂堂正正辦學”為辦學原則,以“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與幸福奠基”為辦學目標,來統攝學校基本的辦學思想,將之內化為學?;镜奈幕諊?/p>
3.2特色鮮明,錘煉富有號召力的校訓文化
我校秉承“堅、苦、真、誠”的四字校訓,以之作為學校文化發展的靈魂。這四字校訓,蘊含了學校創立者對教育、對人生的基本思考,也展現了學校對學生們的人格期待。多年來,我校均以校訓為基本的人生倫理框架,對在校學生進行人格教育,錘煉出了富有號召力的校訓文化。民國年間,蔡元培參觀我校,曾留下墨跡,對校訓如此評價:“明德學校以堅苦真誠為校訓,誠哉知其所本矣……四字校訓,非陶鑄人才之寶訓乎!”
3.3言傳身教,弘揚具有人格魅力的教育文化
我校高度重視教師人格的錘煉,以之鑄造教師的教育情懷。學校創始人胡子靖老校長曾提出“磨血育人”的理念,他對我校早期教師、辛亥革命元勛黃興說過:革命是流血犧牲的事業,教育是磨血育人的事業。因此百余年來,學校走出了包括劉永濟、周世釗、傅任敢在內的大量有名的學者、教師,形成了明德中學群星璀璨的教師群。教師們秉承“磨血育人”的傳統教育精神,感化和教育著一代又一代明德學子。
作者:楊曉會工作單位:湖南省長沙市明德中學
- 上一篇:園林小品在景觀設計的作用
- 下一篇:住宅中園林景觀設計分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