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的結合

時間:2022-04-01 03:15:09

導語:道路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道路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的結合

摘要: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和城市規模的擴張,城市道路景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何將地域文化融入城市道路設計成了提升道路景觀的突破口。本文通過闡述了蘊含地域文化的城市道路景觀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探索了城市道路景觀的地域文化表達方法。旨在提高人們對蘊含地域文化的城市道路景觀的重視,并通過合理的方法進行設計,提升城市道路景觀的品質與內涵,營造具有個性與特色的城市景觀。

關鍵詞:地域文化;道路景觀;設計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劇,道路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隨之而生的道路景觀綠化也成為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重要組成。在城市綠地系統中,道路景觀綠化不僅是連接城市綠地的重要綠線,在相當的寬度內又是重要的面,也就是線性空間和塊狀空間的結合體。僅僅突現綠化的設計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對于生態改善和區域特色的追求。城市總是處于多元沖突及特定的地理文化圈中,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地域文明,文化的變遷與發展,對城市風貌產生潛在的不同影響,不同的地理文化圈促進形成多樣化的城市風貌。如何結合地區地域特征,建設既能滿足基本的生態需求,又能體現出城市人文特色的道路景觀是新時代道路建設的重要課題。

1、蘊含地域文化的城市道路景觀概述

(1)城市道路景觀從景觀建筑學的角度講,城市道路景觀的狹義概念是指,在城市道路中被人們視覺感知的空間及實體等客體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如山水、土地、植物等)和人工要素(如路面車輛、建筑、橋梁等),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1]。然而,由于人類的行動、感知能力往往通過某些方式影響或作用于物質化的客體景觀,因此,廣義上的城市道路景觀所包含的意義遠不止于客體的外在表象,還與地域、社會、文化和歷史等因素存在著內在聯系,實質上是一種文化的記錄[2]。從城市整體而言,城市道路景觀不但完善了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還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城市文化的載體,影響著城市意象的確立,主導著人們對城市的主觀體驗。(2)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存在于特定地域范圍內的文化類型[3],是某個地域的人們在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下,通過世代經營、創造的,并不斷得以積淀、發展和升華的物質和精神的全部成果與成就[4]。其中,地域文化的物質層面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氣候、歷史遺跡、建筑風格等等;地域文化的精神層面包括歷史文化、宗教信仰、社會習俗、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等[5]。(3)城市道路景觀中反映的地域文化層面由于地域文化的復雜性,根據研究目標的不同,呈現的地域文化的層面也會有所不同。在城市道路景觀中,主要從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這三個層面呈現地域文化。其中,自然環境層面是指,通過結合地形地貌、植物、氣候等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地景元素,營造出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道路景觀;不同地域的城市道路景觀,在空間布局、建筑風格、審美情趣等有著不同的表現,這些差異是受歷史傳統、風土人情、社會習俗等人文環境的影響,與此同時,個性的城市道路景觀便呈現了不同人文特色。

2、蘊含地域文化的城市道路景觀的重要性

(1)提升城市道路景觀的品質傳統的城市道路景觀相對側重于功能性、安全性及生態性,缺乏對地域文化內涵的重視,致使城市道路景觀呈現千篇一律的現象。而將城市道路景觀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形成具有獨特性的城市道路空間,提升景觀品質。(2)彰顯城市特色人對城市的最直接的感受來自城市道路,因此道路的景觀對于城市意象的確立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以道路景觀為載體,通過景觀元素的表達,將地域文化特色呈現在人們眼前,無疑是提升城市形象,彰顯城市特色的重要方式。(3)提升人們對城市的歸屬與認同城市道路景觀不僅是一個視覺可見的物質性場所,而且還應成為人們精神心態和行為活動的載體,使人們獲得超出物質的和感官上的體驗,并且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歸屬與認同,而地域文化正是這一精神歸屬與認同的本質。(4)呈現和傳承城市文化脈絡城市道路不但滿足了城市的交通功能,還充當著城市文化的載體。重視城市道路景觀的文化特征,就是要在城市道路景觀營建時,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并將其抽象成景觀要素融入城市道路景觀中,以此延續城市的文化意象、傳承城市的文脈。

3、城市道路景觀地域文化的表達方法

(1)尊重自然環境每一個城市的發展都是基于它的自然環境,并且不論城市發展到何種程度將一直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而作為城市空間組成部分的城市道路景觀,其形成演變的起點更是自然景觀。因此,在營造城市道路景觀時,首先要在充分了解城市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進行景觀設計。(2)權衡項目區域環境城市道路景觀受到社會環境因素的制約的同時也是體現社會環境因素的載體。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要符合所在區域的環境因素,包括經濟發展狀況、政策決策、區域規劃等。從區域的大局出發,是將道路景觀融入整個城市設計之中的必由之路。(3)挖掘城市地域文化在尊重自然、權衡區域環境的前提下,對城市地域文化和歷史文脈進行挖掘,篩選出具備地域特色且與項目規劃目標相匹配的文化線索,提煉成符合時代特色的景觀元素進行表達,營造出既蘊含地域特性,又便于人們解讀的現代城市道路景觀,從而使城市空間、城市形象更加具地域文脈和時代氣息。(4)定位景觀主題自然環境、區域環境、地域文化的研究,其目的是為主題定位提供依據。而確立后的景觀主題,將直接決定城市道路景觀的表象及內涵,影響城市景觀及城市面貌,因此景觀主題的定位至關重要。(5)地域文化的景觀元素表達城市道路景觀的地域文化內涵,主要通過硬質景觀元素、軟質景觀元素、道路附屬設施等進行表達。其中硬質景觀元素包括道路斷面、場地、鋪裝、構筑物、景觀小品等;軟質景觀元素包括綠地、水體、道路名稱、道路色彩等;道路附屬設施包含了公交站臺、自行車租用站、路燈、路標、垃圾桶、電話亭等。然而,光有景觀元素是不夠的,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使用元素來營造道路線性空間、表達地域文化,創造兼具視覺美感、地域內涵、精神依戀的城市道路空間,值得每個景觀設計師去思考與追求。

4、結語

景觀是讓人感悟陽光、風、水、土地和動植物的美。生活在鋼筋混凝土包圍的空間中,對于綠色和自然的渴望源于人的天性。城市道路由于其本身形式的相對單一性,常常會造成設計元素的單調。如何將每一條道路都作的有新意,這就需要結合地域特征,深度發掘當地的歷史、人文特質,找尋一種與周圍環境較好的契合方式。同時采用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材料,才能營造出具有人文特色和地域氣質的景觀。

作者:張澤良 鄭源 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賈秉璽.基于視覺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觀設計[D].北京林業大學,2010.

[2]周術.城市道路景觀的整合研究[D].東南大學,2005.

[3]蔡思翔.基于地域文化的道路景觀設計[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10):420-422.

[4]宋啟林.中國文化與中國城市[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葉綿源,周建華,康敏.景觀設計中地域文化的傳承與融合—以巫溪馬鎮壩新區南北中軸線景觀規劃設計為例[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2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