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廣場景觀設計結合研究
時間:2022-09-29 10:47:16
導語:公共廣場景觀設計結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丹東作為一個近年來大力發展旅游業的城市,其城市公共廣場設計與其他景點的建設相比,不論是藝術性還是功能性,都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和不足。本文從朝鮮族文化與丹東公共廣場景觀設計相結合的角度出發,為丹東公共廣場的景觀設計提供一條突出地域特色、彰顯邊境城市魅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朝鮮族;丹東;公共廣場;景觀設計
一、丹東公共廣場景觀設計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對地域特色的表現。丹東旅游資源集聚的地區都有便利的高鐵、鐵路、高速公路等,每個地區的火車站、汽車站都有或大或小的公共廣場,但是,公共廣場都缺乏對該區域地域文化、地域特色或知名景點的表現和宣傳。如丹東市火車站、鳳城火車站和鳳城東站(高鐵車站)都有面積較大的站前廣場,這些廣場缺乏景觀設計,甚至根本沒有“景觀”,只有大面積的地面鋪裝。一個個廣場大同小異,平淡無奇。(二)缺乏“以人為本”的功能設計。丹東不論交通樞紐廣場還是景點廣場,都普遍缺乏基本的廣場功能設置,缺乏對空間的合理利用,沒有“公共”空間的意義,缺乏親近感,缺乏綠色植被等。人們在廣場中無法進行休憩或活動,僅起到集散、交通的作用。(三)缺乏視覺導視設計。丹東作為一個旅游城市,廣場缺乏針對外來游客的視覺導視設計。廣場與周邊公共交通、景點、商業區的道路缺乏合理的視覺引導,缺乏針對游客的服務設施設計,缺乏對丹東旅游的宣傳等。
二、朝鮮族文化與丹東公共廣場景觀設計結合的可行性
(一)體現邊境城市特色。丹東作為我國最大的邊境城市,與朝鮮隔江相望,與韓國一衣帶水。自古以來,丹東地區一直是朝鮮半島的少數民族政權和中原政權的必爭之地,留下了古朝鮮、高句麗、高麗等不同時期的歷史遺跡和美麗的傳說。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記錄了丹東一段充滿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精神的英雄歷史。將朝鮮族文化融入丹東公共廣場的設計中,有助于對丹東邊境城市特色和邊境文化的表現。(二)體現山水城市特色。丹東地區是遼東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屬長白山脈向西南延伸的支脈或余脈。地貌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局部還有階地、盆地、臺地等小型地貌單元。而且,丹東地區河流縱橫,主要有鴨綠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作為遼寧省內自然旅游資源富集的地區,丹東市區內的旅游景觀雖然也都坐落在山水之間,但在景點、景區的廣場設計中缺乏對丹東“山水”城市的特色表現。
三、朝鮮族文化與丹東公共廣場景觀設計結合的策略
(一)體現朝鮮族文化價值觀。在目前丹東地區的公共廣場景觀設計中,最缺乏的就是對自然風格、自然元素的應用。如丹東站前廣場、沿江開發區廣場等,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是大面積、整齊劃一的地面硬質鋪裝,周圍雖然有部分綠化,但也僅是禁止踩踏的草坪和稀疏的無法遮陽的綠植。朝鮮族文化提倡遵從自然、適應自然,在景觀設計中體現出一種樸實稚拙、清淡天然的風格,強調非對稱、非均衡性;在建材的選擇上避免人工化氣息過于濃重的鋪裝材料,盡量采用未經打磨、保持自然界原始質感的礎石和拙木等。這種遵從自然,與自然相依存的設計風格,和時下熱門的生態設計宗旨如出一轍。在丹東這座邊境城市的公共空間景觀設計中應用朝鮮族文化,有利于彰顯丹東地域文化特征,有利于保護丹東的生態景觀,有利于丹東旅游景觀的可持續發展。(二)融入文化體驗式旅游景觀設計。在丹東的公共廣場設計中,可以加入文化體驗式景觀設計,使游人在景觀中體驗到朝鮮族文化和邊境文化特色。這種文化體驗式旅游景觀的設計開發,有助于傳播丹東的地域文化和朝鮮族文化,向游客傳遞丹東地區歷史和自然環境的關系,具有極強的啟發性和教育意義。在丹東的公共廣場中,還可以嘗試加入朝鮮族文化主題的雕塑、文化墻、水景、公共設施或其他景觀設計元素,將朝鮮族文化與公共廣場景觀有機結合在一起,讓人置身其中,體驗、感知到丹東的歷史和文化特色。
四、結語
旅游城市的公共廣場是城市旅游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廣場需要體現旅游城市的風土人情、地域文化、歷史脈絡等顯著的地域特征,還需要體現人們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追求。將朝鮮族文化與丹東公共廣場景觀設計相結合,既能滿足廣場的景觀設計需要,又能為人們提供一個聚會、游憩的場所,同時還能幫助人們體驗異域文化情調,為丹東增添旅游城市的景觀魅力。
作者:張姝 單位:遼東學院
參考文獻:
[1]陳萍萍.基于“體驗”視角的旅游景觀主題化規劃設計研究[J].浙江學刊,2010(4).
[2]遲慧.淺析朝鮮族設計中的文化觀念[J].安徽建筑,2013(4).
- 上一篇:城市現代墓園景觀設計探討
- 下一篇:現代城市濱河景觀設計論文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