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本醫療景觀設計初探
時間:2022-06-18 08:26:25
導語:以人文本醫療景觀設計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便捷性
1.1功能優先。醫院通常會劃分不同醫療功能區,景觀功能空間需緊密結合不同醫療功能區的空間特點進行設計。如門診、急診外圍景觀空間設計需為開敞、便捷的,多以交通功能為主。住院區患者希望盡快恢復健康,故其周邊會設置一些健身、康復空間以輔助其放松身心。且住院部附近的次要景觀道路宜設計成曲線路徑,與主要交通道路形成對比,使人們從不同角度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行政會議樓或醫技專家樓附近需注重景觀的文化性和空間的意境,營造便于專家學者放松、交流的空間。醫院液氧站、鍋爐房、污水池等附近需要注意消防安全性,如液氧站周圍道路不能鋪設瀝青路面,周圍綠地5m內不能種植高大樹木等,以滿足國家消防安全驗收需求[2]。1.2標識清晰。建筑出入口、十字路口等節點要設置明顯清晰的標識牌,避免不必要的交通迂回,以減少來院患者及家屬的時間消耗,緩解焦慮情緒和精神壓力,讓患者有方便、快捷的體驗感。
2安全性
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安全性也是醫療景觀需著重關注的問題。材料上,各類設施及建造材料應安全可靠,無毒無害。不宜采用炫目、反光及過于光滑的材質。碎石、鵝卵石等材料應少量使用或盡量不用,這類石材對于拄拐杖的患者或老年人均不適宜。豎向上,有明顯高差之處也必須設置欄桿,高度以1.1~1.3m為宜。活動場所位置也應遠離可能會釋放對人體有害氣體的風口,如醫院最常見的凈化專業的風口(從消毒配液空間或者部分手術空間出來的風井)等。
3生態性
生態性著重體現在種植設計方面。植物不僅有美化環境的作用,還有殺菌、防火、隔音、抗污染、吸收有害氣體、吸滯粉塵等作用。在醫療景觀中,植物的康復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院內植物品種的選用首先需保證無害、無毒、無過敏、無飛絮。其次,注意喬灌草復合搭配,可大量選擇景觀效果良好、姿態優美的植物,如皂莢樹、水杉、楊樹、樺樹、日本紅楓、沙棗等。同時考慮季相變化,營造不同的四季景觀。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醫療景觀植物的選擇可結合現有的園藝療法的成果,可大量栽植有香味且有藥療作用的植物營造愉悅身心的嗅覺環境以減少醫院里消毒劑、針劑氣味引起的憂慮與恐懼。如有些植物能夠分泌殺菌素,對凈化醫療空間的空氣、減少細菌和病毒對人的侵害、控制或阻隔某些疾病的傳播具有積極作用,有些植物能夠散發宜人氣體,通過呼吸和皮膚吸收進入人體,使大腦供氧充足,長時間保持旺盛精力,起到防病、強身、益壽的作用。例如,薔薇、桂花、松柏類植物具有防治結核病菌的功效。銀杏的黃酮類物質可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艾葉和金銀花具有降壓功效。薄荷可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疏肝行氣。蘭花能有效抑制皮膚真菌、枇杷樹的果實能治療肺燥咳嗽、玉合歡可以解郁安神[3];香葉天竺花的香味有鎮靜作用,茉莉花香味有理氣、解郁,減輕暑熱頭痛的作用,菖蒲散發的氣味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有平喘作用[4]等。
4關懷性
4.1考慮不同年齡段人群使用需求。老年人喜愛在戶外進行鍛煉、散步、聊天等較為輕松的健身、社交活動,在滿足老年人的鍛煉與社交需求時,應營造寧靜平和氛圍,消除煩躁抑郁,促進交流,減少孤獨感。應把場地放置于背風向陽處,方便適季時老年人在花園內沐浴陽光,起到預防骨質疏松、補充人體鈣質的作用。座椅盡量多采用防腐木的靠背座椅,比較溫暖但又沒有金屬座椅夏天的燙感,使人感到被關懷和被庇護的感覺。道路材質應平整、寬敞,接縫處小于3mm,避免陡坡和顛破不平的路面,保證老年人坐輪椅或拄拐杖行走時的安全。未成年人,兒童和青少年活潑好動,極具好奇心,設計時需考慮這些性格特點,他們使用較多的場地可使用色彩鮮艷的圖案、一些活潑的雕塑、游戲設施等,但均需保證設施安全。4.2加強無障礙設計。無障礙設計是醫院景觀功能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面。無障礙設計在醫療景觀中有3個實踐途徑:一是暢行設計:景觀環境中各個流線應保持暢通,適于所有人包括弱勢人群的通行。二是無損傷設計:消除環境中可能對使用者產生傷害的不良因素,可從預防、造型和材質3方面進行;三是自助設計:使弱勢群體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來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培養成就感和獨立、堅強的信念,在心理上形成輔助治療。由此,景觀細部設計需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無障礙通道路面寬應該大于1.5m,坡度應設置為1/20以下,通過輪椅的道路理想坡度是6%,面對面通過2輛輪椅的道路寬度要大于1.8m。坡道的兩旁一定要設置扶手。室外活動廣場的座椅附近應留有至少約0.9m×1.4m的水平空間,用以停放輪椅。對于行動能力極弱的病床、輪椅的使用者,可提供適合其高度和身體機能的無障礙健身器材,標識系統需要刻寫盲文等。
5獨特性
5.1水景營造。單一乏味的東西容易讓人忘記,具有特點和個性的場所在激起人們好感的同時可以轉移注意力,有助于忘卻疾病和身體的痛苦。如在適當的場地設計水景。靜水能讓患者感受寧靜,幫助患者靜氣凝神、緩解壓力。噴泉疊水等流動的水景能夠產生負氧離子,負氧離子有“空氣中的維生素”美稱,可以調節空氣溫度、濕度,創造使人舒適的小氣候環境[5]。從而幫助患者增加生活樂趣、陶冶情操,暫時忘卻病痛,加快康復。5.2醫療景觀文化體現。醫療景觀可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其獨特的文化性。大醫精神和醫藥文化是最突出的2點。可通過適宜的景觀方式進行體現。如設置醫學界著名人物的雕塑體現大醫精神,在選用的具有康復作用的種植旁設置趣味解說牌體現醫藥文化等。
參考文獻
[1]季建樂,張楠,劉悅.暢達、療愈、優美的康復體驗空間營造———以無錫某醫院景觀設計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6(4)
[2]楊燕,朱那新.淺析功能主導的醫院景觀設計[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8(4)
[3]劉林,郭易濰.康復花園理念下醫院景觀設計探析[J].設計,2017(21)
[4]季建樂,崔楊,劉毓柯,等.淺析醫療景觀中的細部設計[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6(12)
[5]李晗沛.淺談醫療綠地景觀設計[J].現代園藝,2018(18)
作者:張文竹 單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校校園環境景觀設計規劃分析
- 下一篇:地質礦產勘查找礦技術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