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生教學設計和方法

時間:2022-10-09 10:05:09

導語:淺談學生教學設計和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學生教學設計和方法

首先要以課程的特點為基準,然后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法,把教學的各個要素合理地組合起來。課堂教學作為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師生共同作用和發展的過程,是教學活動的作用形式和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要達到課堂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就要科學、合理地安排組織教學。

一、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多更好地掌握課程知識的方法

1.教師要和學生經常保持互動。怎樣堅持和學生多多進行溝通?如果僅僅是教師方一味地進行講授的話,就無法和學生有更多的互動,因此在授課時按照教學計劃把詳細的教學內容進行分割,時時向學生拋出問題很重要,向學生提問聽取學生的回答,不管學生的回答有多離譜,提出問題和讓學生回答問題很重要,問題和回答沒有對錯之分,這在教學的最開始就要把這種意見傳達給學生。2.要促進學生之間的協力互助精神,培養學生養成在學習上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的習慣和作風。在教學中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下發課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把意見匯總,把這樣的活動引入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上能夠相互協助、相互促進,而且在課外讓學生自發成立學習群體,研究討論消化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啟發、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協作互動。3.促成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要培養學生求知和學習的興趣,有興趣才能更多更好地掌握知識,達到更高的目標。要在課堂授課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高漲的學習熱情,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從而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去求知、去學習。教學不能只讓學生成為單一聽課的被動體,應該培養學生自己搜集信息和資料、自己整理和組織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進行講課,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動起來,不僅要自己動,還要互動協動,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主動建構者,讓學生滋生吸收、知識學習知識的欲望,達到使學生不僅完全掌握教學內容而且靈活地運用課程知識的目的。4.每次對學生提出的疑惑都要及時給予反饋。在課堂教學中要提供給學生質疑問問題的權利,提供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傳授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及時解答和回復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出疑惑,調動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就學會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能進行進一步深層次的思考,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思考怎么樣去解決問題。對于學生提問的問題要盡可能快地給學生做出解答并進行反饋,及時反饋是考慮到為了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給出有建設性的建議。不能以學生的評價打分為目的去組織教學。5.要給學生足夠和充分的時間來認真思考和組織課題。“學成于思”“學而不思則罔”。在課堂授課時應該有效地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動之以情激發思考,也可以用提問題地方式引發思考,還可以用道理引導思考,把以往的記憶型教學轉變成思維型教學。不管是課堂上的時間也好,課堂以外的時間也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扎扎實實地組織好完成好課題的準備。課題的演講要有個人準備進行的,還要有小組準備進行的,對于小組演講課題的情形,因為需要根據課表來安排調整小組成員的演講時間日程,因此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并且如果是課外時間演講,因為有其他活動,全班同學無法一起聚集在教室時,要規劃成可以協調合作的方式進行課題的演講。6.要向學生表達對他們有很高的期待和期望。學生如果被學校、被教師、被同學所期待的話,就會努力學習來回應大家的期待,如果得不到大家的期待的話,努力的欲望就會減少。在學期的開始,如果對學生能力的提升、學習成績的提高給予很高的期望的話,學生就會把自身的潛力挖掘出來,把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因此,為了讓學生達到較高的目標,要向學生傳達教師會盡一切力量幫助他們實現目標。7.尊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學習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關心學生,要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知道學生的學習需要,用學生的眼光換位思考,要了解學生想學習什么,能學習什么。學生和學生之間在能力和智商方面有差別,而且學生們在接受汲取知識的時候,學習方法也是各種各樣的,即使是年級相同的班級、相同的學生也不一樣。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強行用一樣的教學方法、用一樣的速度進行授課的話,就不能稱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應盡可能地了解和掌握學生們的背景、現有的知識程度、學習方法等,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給每個學生與他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的教學,因此必須要制訂出計劃,讓學生在課外的時間也成為學習的主體。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邊把講義內容放到教學平臺上讓學生們視聽,一邊提供充足的輔導資料,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的知識和內容。

二、具體的教學設計

1.課堂教學設計的想法和思路。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為基礎確定教學課程范圍,根據教學課程范圍設定教學內容,以教學目標為基準評價,制定成績評價方法,最后將成績評價結果進行反饋。2.教學設計的要素。制訂教學計劃,制定教學大綱和講義的目的和內容,選擇授課方法,最后是對成績進行評價。3.教學計劃的制訂要點。以學生所希望學到的內容為關鍵點,教學內容要成體系,評價方法要與之相符,教學計劃要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大學辦學理念,符合大學的辦學目標,要符合大學的層次和高度。4.教學大綱制定的根本。要考慮通過授課能得到什么樣的學習成果,要制定明確的授課目標,要定出課題、每次課的授課計劃,給出參考文獻。還要考慮設計讓學生課外學習盡可能充實,而且成績評價的基準要明示。5.制定授課方法的依據。要使得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機會增加,要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進行學習,要使得學習的進度和情況及時進行反饋,充分給予學生學習所需要的時間,要給予學生很高的期望,要尊重學生的多樣性。6.制定成績評價的依據。不僅僅通過期末考試給出成績,多方面的評價尺度是必要的。要把學生的研究報告結果、學習成果、期末考試和平時表現綜合在一起進行成績評定。7.教學設計對學生學習的支持。向學生傳達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要表揚學生的長處,提高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和自信心,要把學習和科研的有趣的一面及時傳達給學生,還要把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重要性傳達給學生。要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群體。

三、教學設計中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共同學習和對學生的期望

在課程教學傳授知識時,促使學生主動地動起來進行學習活動,才可以確定實現了主體的學習。而小組群體活動作為主題學習開展時,學生們感到愉快有興趣,為了營造這樣的學習氛圍,教師方面的努力是不可缺少的。而對學生的期待包括:喚起學生自身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來建設自己的將來,構建自己的專業基礎,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應用的能力。

四、相關的教學方法

1.最初開始的教學就要有魅力,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對以后的教學有期待。2.授課內容要組織得巧妙,要體現必然性、合理性,要組織得讓學生耳目一新,循序漸進地展開。3.向學生的提問和指示要明確,要精煉地提出問題、指出重點。4.設計出學生們的思考時間很重要,要讓學生們知道學習要有好的效果,漸漸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表現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要對教材進行深刻的研究,過去的教學案例和關聯參考書都要讀,參考過去好的教學實踐,并要努力超過它。

作者:劉穎 單位:廣東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