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智能倉庫控制系統教學設計研究

時間:2022-11-14 03:03:22

導語:PLC智能倉庫控制系統教學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PLC智能倉庫控制系統教學設計研究

可編程控制器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擾性強、經濟實用、功能完善、體積小巧、擴展性好等優點,是現代工廠控制系統設計的最佳選擇。以往的繼電器-接觸器電路由于接線線路復雜,電器元件使用較多,觸點容易老化,故障排查和解決比較困難,可靠性低等缺點,沒法滿足現代控制系統的使用要求[1-3]。根據課題研究的工藝對象,采用可編程控制器進行系統設計,學生詳細了解控制系統設計的步驟和方法,認真學習控制系統的調試思路和仿真方法,為后期的設計工作打下基礎。

1總體方案設計

按照智能倉庫控制系統的設計內容,詳細分析該系統的具體工藝,對要實現的功能進行說明,并明確系統的輸入控制部分和輸出控制部分,確定控制策略,提出控制方案。進行總體分析設計,對可編程控制器進行具體型號選擇,使用AUTOCAD軟件完成系統的硬件圖紙設計。軟件編程部分進行設計分析,為了方便系統設計和后期調試,進行系統I/O分配的設計,根據系統工藝控制策略以及硬件選型,進行程序流程的設計,詳細考慮工藝功能的具體實現,按照程序流程,采用編程軟件進行程序的設計編寫,完成仿真調試,達到工藝設計的要求。智能倉庫的重要設備為堆垛機,堆垛機是機械和電氣控制相結合的產品。它主要由傳感器、步進驅動電機、機械執行機構、控制系統等四大部分組成。堆垛機一般用電力驅動,通過自動或者手動控制,實現貨物搬運,其主要用途是在高層貨架的巷道中來回穿梭運行,將貨物放入貨格,或者取出貨格內的貨物,或者把貨物從一個貨格,搬運到另一個貨格[4]。根據本系統設計,智能倉庫模型如下圖1所示。

2系統設計

根據控制要求和控制功能的分析,整個系統共有40個開關量輸入、14個開關量輸出,考慮到經濟性和I/O要有一定的預留量,plc機型選擇采用的可編程控制器型號為三菱FX2N-64MR,該設備具有32個輸入和32個輸出,滿足本系統I/O設計需要[5]。PLC的I/O分配如表1所示。表需要連接2個擴展模塊FX2N-16EX,用于7~10取貨,1~10貨物限位,左移、右移限位,上移、下移限位,伸長、縮短限位,共20個擴展輸入。根據上述控制要求分析和I/O地址分配,PLC的I/O接線原理圖設計如圖2所示。程序設計流程分為取貨流程和存貨流程[6]。在進行流程設計分析時,以9號取貨和9號存貨為例,進行流程圖的設計。取貨流程如下:在取貨流程中,首先進行上電初始化,系統啟動后,先檢測9號倉位是否有貨,如果有貨,則按下9號取貨按鈕有效,當按下9號取貨按鈕后,堆垛機進行左移,在左移過程中,進行左移是否到位檢測,如果沒到位,繼續左移,如果到位,將開始上移;堆垛機進行上移,在上移過程中,進行上移是否到位檢測,如果沒到位,繼續上移,如果到位,將開始取貨并下移;堆垛機進行下移,在下移過程中,進行下移是否到位檢測,如果沒到位,繼續下移,如果到位,將開始右移;堆垛機進行右移,在右移過程中,進行右移是否到位檢測,如果沒到位,繼續右移,如果到位,取貨動作結束。打開開發系統軟件,進行組態畫面的設計,先建立畫面,對組態畫面的位置和尺寸、窗口的背景色進行設置。該軟件桌面彈出工具箱,包括圖形編譯器、文本輸入圖標、圖庫圖標、顏色設置圖標、插入控件圖標和各種曲線建立圖標等,按照系統設計的工藝要求,對畫面進行編譯,包括參數狀態顯示、指示燈顯示、參數變量輸入對話框、模擬設備畫面建立等。并且打開每個圖標,進行屬性設置,如圖4所示。

3結論

本系統設計智能倉庫系統,通過對立體倉庫的存貨和取貨環節的系統設計分析。按照工藝的詳細分析,采用可編程控制器和上位機的設計方案,選用可編程控制器為三菱FX2N-64MR,通過總體方案的確定,進行圖紙的設計,包括可編程控制器接線圖、數字量擴展模塊接線圖以及主電路接線圖等。在程序流程分析中,重點對自動狀態下的各個邏輯控制進行詳細設計,完成程序的設計和調試。在上位機系統設計中,通過連接通訊設備、建立變量表、編譯畫面并完成動畫連接設計,達到了系統可視化的工藝要求。通過系統的調試,本系統設計符合立體倉庫控制系統的工藝方案。通過最終的系統測試,本設計的系統穩定可靠,擴展性強,易于理解和升級,符合設計的要求[7]。

作者:李彬 單位:廣東理工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