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

時間:2022-03-25 04:29:48

導語:藥理學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理學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

摘要:互聯網云課堂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師生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教與學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進一步創(chuàng)新了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嘗試采用基于藍墨云班課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中職藥劑專業(yè)藥理學課程教學改革,以“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章中的“腎上腺素”為例,展示教學設計實施過程,并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混合式教學模式;藥理學;教學設計

我校藥劑專業(yè)藥理學課程采用基于互聯網云課堂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課前教師向互聯網云平臺推送針對教學內容精心制作的互動性強的PPT、與教學內容對接的實驗視頻、微課及精選的目標檢測練習題等教學資源,可滿足學生課前課后自學的需要,更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課堂內外的互動和反饋。互聯網云平臺趣味性強,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可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環(huán)境中,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總之,這種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更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1教材分析

根據藥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標準,選擇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藥理學》(張慶主編)為教材。教材堅持以就業(yè)為導向,突出藥劑崗位需求,知識強調“必需、夠用”,注重技能培養(yǎng),符合職業(yè)教育的需求。

2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中職藥劑專業(yè)一年級學生,在開設本課前的學期,學生已掌握了解剖、生理等相關課程知識,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學生能熟練應用信息化工具,樂于通過網絡平臺獲取學習資源,為運用新型教學模式奠定了能力基礎。

3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師生完成教學任務的向導和依據。知識目標側重于學生的理論基礎,即說出或闡明藥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應和用藥指導;能力目標要求學生能指導患者合理、安全、高效使用藥物;情感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要求學生關愛患者,樹立優(yōu)質服務的理念,具備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

4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為實際崗位必備的知識與技能,教學難點是那些知識點多、邏輯性強、難度較大的內容。例如:α、β受體激動藥腎上腺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應與用藥指導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5教學方法

藥理學知識理論性、相互關聯性強,抽象難懂,對中職生邏輯推理能力要求較高,且藥物種類、知識點多,給中職生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此,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采用和設計了靈活多樣的教法和學法。如思維導圖法[1]、案例分析法、列表歸納法、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討論法、機能實驗法等。

6教學實施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方法不同。現以第八章“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中的“腎上腺素”一節(jié)為例介紹如下。6.1課前準備。6.1.1教師準備提前在藍墨云班課上傳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PPT、案例、圖片、相關實驗微課(或視頻)、習題,并發(fā)送思維導圖一級分支,以供學生自主學習,并對學生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在線答疑。(1)預習思維導圖(見圖1)。(2)案例。患者,男,36歲。因患急性扁桃體炎而采用青霉素治療,給藥后約兩分鐘,患者呼吸困難、煩躁不安、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血壓降至75/60mmHg,診斷為過敏性休克。請分析:①該患者應首選什么藥物治療?②選用該藥的理論依據是什么?6.1.2學生準備學生課前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建學習小組,每組5~6人,每組選一位小組長督促成員登錄藍墨云班課完成課前自主學習及思維導圖二級分支。6.2課堂實施。6.2.1成果展示,引入新知由教師指定或用藍墨云班課“搖一搖”功能隨機選定匯報小組,由小組長匯報學習成果,其他小組對照學習。教師進行點評,并根據思維導圖中設計的知識點進行梳理,逐一解答,多媒體展示并引入新知,見圖2。6.2.2師生互動,達成目標多媒體講授新知,通過層層推理,啟發(fā)學生思維,師生互動,完成思維導圖三、四、五級分支。6.2.3小組合作,學以致用小組合作,完成同類常用藥物多巴胺、麻黃堿思維導圖,見圖3~4。6.2.4回歸總結,教師釋疑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教師進行評價后,再做針對性的講解和總結,并結合多媒體展示,見圖5。6.2.5課堂練習,達標測評用藍墨云班課鞏固練習。6.3多元評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試說一說常用擬腎上腺素藥腎上腺素、麻黃堿、多巴胺等藥的作用、用途與不良反應以及本類藥物的主要用藥指導,并即時做出評價,評價內容與標準見表1。6.4拓展學習。布置課后拓展作業(yè),即為搶救過敏性休克患者或心跳驟停患者設計用藥方案和用藥指導,要求學生查找網絡資源,小組合作完成該項拓展任務,并于課堂進行匯報交流,教師給予評價。

7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分為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的內容包括課堂分組討論、匯報、自主學習成果、課堂隨機提問回答問題以及參與情況。階段性評價則是根據每位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的情況、單元測試情況、實驗能力以及學習態(tài)度進行的綜合考評,見表2。

8教學反思

8.1優(yōu)點。(1)混合式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既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混合式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學生登錄網絡教學平臺,提前獲悉本課的學習內容、目標以及預習學習任務,通過觀看教學視頻、PPT、圖片、案例等教學資源進行在線學習,且這種學習時間、地點、頻率靈活自由不受限制,還可以得到教師的在線輔導,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2]。(2)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受歡迎和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師將枯燥抽象的知識點制作成講解清晰,又具有直觀性、情景化、趣味性等特點的微課上傳網絡平臺,學生登錄平臺可反復觀看,有利于突破重難點。微課的最大特點是短小精悍,集中闡明某個知識點,非常符合中職生的學習特點。(3)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比純文本更加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整合能力。藥理學課堂學生普遍反映知識點多、抽象難記,而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明確重難點,幫助學生把握知識脈絡、重點和邏輯層次,有利于理解、記憶,化繁為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4)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混合式教學對教學資源、教學形式、教師能力的要求較高,既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制作有效的教學資源,還要根據專業(yè)課程的特點、性質,采取多樣化教學形式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參與積極性,這無疑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4]。8.2不足與需要改進之處。(1)藍墨云班課需要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個別學生自律性較差,上課時用手機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另外還有部分學生只在乎經驗值的積累而不重視學習過程。(2)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資源開發(fā)是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的有利保障。但目前的教學資源類型和數量不足、質量缺失,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自主性學習的需求。(3)缺乏學生競爭機制,學生學習缺乏動力。同時應積極探索符合中職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評價機制,以促進中職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阮耀祥.思維導圖在中職護理專業(y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37(9):92-93.

[2]吳卓,張偉,沈愛民.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中醫(yī)護理教學設計[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21):79-80.

[3]馮敏超.探討藍墨云班課在職業(yè)學校應用的問題及對策[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37(8):69-70.

[4]張海紅,陳曉靜.基于微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藥物分析課程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37(8):70-71.

作者:王若菲 單位:酒泉衛(wèi)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