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算量”課程設計研究
時間:2022-04-07 04:32:47
導語:“鋼筋算量”課程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鋼筋算量是土建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能。通過聚焦職業技能培養,將技能標準和崗位職責融入到課程內容中,使學生在校所學知識與企業崗位所需技能相接軌,增強學生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性,并有助于減少企業的培訓成本。
[關鍵詞]職業技能:鋼筋算量;課程設計
培養生產一線的職業技術技能應用性人才是職業院校的重要任務,“鋼筋算量”課程對應的崗位有預結算員、施工員、鋼筋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等崗位。因此要求課程建設的目標應該和未來學生從事的崗位所需能力相結合。鋼筋作為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從工程招投標開始到鋼筋的采購、下料及施工,再到后期鋼筋工程量的結算,各個環節都要求對鋼筋量進行準確合理的計算。鋼筋算量主要包括預算翻樣和施工翻樣兩大類,前者重在加強造價控制,后者則主要用于指導現場施工[1]。目前多數院校在進行該課程設計時沒有聚焦工作崗位真正所需要的技能進行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從事相關崗位所需的技能,導致企業要花費大量成本進行崗前培訓。因此,通過聚焦職業技能培養對“鋼筋算量”課程進行設計改革尤為重要。
一、課程設計思路
按照學院培養基層一線管理干部和技術骨干人才的核心目標,并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技能教育、企業崗位職務能力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于一體的“任務驅動、三育一體”的教學理念。(一)以項目為載體,工作任務為驅動。圖紙是工程人員之間交流的語言,以實際工程項目圖紙為載體,按照工作過程和崗位工作任務要求,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依據實際的工程圖紙和合同文件,作為學生的學習任務。學生在任務驅動中,將知識、技能、素質要求融匯其中,發展綜合素質。(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關鍵在引導。工科類專業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針對高職學生存在自學能力差,但喜歡實操的特點,教師靈活運用任務驅動、案例教學、虛擬仿真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調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變教師主導為教師引導。(三)“教、學、做”一體化,技能與品德并重。“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能夠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教與學脫節的現狀,將教師教、學生學和學生做三個環節有機結合,打破了理論、實踐和實訓課的界限,更注重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技能考核融為一體,使學生所學知識更加貼近職業技能需求[2]。使學生在具備工作崗位所需要專業知識的同時,注重工匠精神、工程素質、思想品德的培養,使其具備知識牽引、能力擴展的能力,為學生可持續的職業技能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四)過程與結果相結合考核,綜合評價學生能力。根據工作崗位能力要求,綜合評價學生能力,實行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過程考核除了考慮學生出勤、課堂表現以外,還需加入實操過程中職業素養的評價。通過建立以突出學生職業技能為中心的考核系統,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并重,優化評價體系。同時在培養過程中,注重學生誠實守信、廉潔公正、吃苦耐勞、有效溝通、團結協作等能力的培養。
二、課程目標及重難點
(一)總體目標。課程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通過任務驅動,突出“教、學、做”一體化,聚焦職業技能培養學生工程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二)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思政教育。根據“鋼筋算量”課程對應的相關崗位要求和發展,聚焦崗位職務能力需求,制定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課程思政教育的三維目標,如表1所示。(三)重難點及解決方法。聚焦職業技能培養,結合學情分析,確定課程重難點及解決方法,如表2所示。
三、課程內容
(一)內容結構。課程圍繞結構施工圖識讀與鋼筋算量兩大教學任務進行。聚焦崗位所需技能,以真實項目案例為導向,實際崗位工作過程為序列,并與崗位職務能力知識需求和技能競賽要點、1+X證書職業標準要求相結合進行課程內容的選取。1.理論部分理論部分要求學生掌握基礎、柱(墻)、梁、板、樓梯等構件的結構平法制圖規則和鋼筋構造,并能正確識讀結構施工圖。2.實踐部分正確計算鋼筋工程量是確保工程造價合理的基礎,鋼筋的計算根據每省的規定有所區別。在實踐部分,要求學生能夠依據圖紙、根據相應的計算規則和合同文件等資料,正確計算基礎、柱(墻)、梁、板、樓梯、二次構件等。(二)教學時間安排。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崗位知識能力需求,共設“建筑結構基礎與16G平法通用知識,基礎、柱、墻、梁、板、樓梯等六大構件的識圖與算量”七個項目,其中理論學時和實踐學時各占50%,每周6個學時,總課時84學時。
四、教學策略及資源
(一)“六融合”混合式教學策略。基于真實工作任務創設情境,采用任務驅動、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應用識圖測評軟件、BIM技術等教學手段,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規范計算鋼筋工程量的能力。為實現“專業技能教育、企業崗位職務能力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三育教學目標,設定“六融合”教學策略,如附表1所示。(二)教學資源。1.教材建設。目前市面上針對結構識圖和鋼筋算量的教材基本都是采用按章節堆砌形式來撰寫的,過于強調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養,不適應現代化工作崗位的需求,也不利于職業技能的培養[3]。為此,需要教師結合學情分析,聚焦職業技能培養進行課程內容的整合后自編校本教材。2.課程平臺。互聯網的出現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便利的學習機會,增強以教學為目的的手機和電腦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在鋼筋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化的問題。學生可以從不同授課風格的教師中吸取專業知識。目前市面上廣泛運用的職教云、建筑云課等平臺,不僅可用于教學過程中實時觀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借助平臺進行隨機點名和匿名留言,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4],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3.虛擬仿真軟件。“鋼筋算量”課程主要是基于二維的平法圖集進行講解,對于空間想象能力較弱的同學來說具有一定的困難。此時可借助BIM軟件建立三維模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知識與實際工作方式接軌,以彌補學生空間想象力較弱的缺點[4]。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手工制作仿真模型或利用草圖大師等軟件來繪制3D模型,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5]。4.實訓基地。“鋼筋算量”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通過實訓實操提高學生對鋼筋擺布和節點構造的理解[6],讓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實訓基地方便學生隨時觀摩和學習,有效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從根本上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熱愛自己的專業。
五、考核評價
(一)考核內容。本課程考核內容、方式突出對職業技能的培養,以培養基層一線管理干部或技術骨干培養目標為核心。按照課程學習要求,針對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1+X職業技能標準及職業技能大賽規程中要求具備的技能制定相應的考核要求。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嚴謹細致、吃苦耐勞的精神。(二)考核方式。按照結果考核和過程考核綜合評定,考核方式如表3所示。(三)評分標準。為更全面地考核學生的課程成績,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應建立以突出學生能力為中心的考核標準,并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嚴格按照崗位職務所需知識內容、職業技能標準并結合技能競賽考核指標進行評分,如附表2所示。
六、結語
高職“鋼筋算量”課程設計時,應聚焦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優化考核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出發點,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落腳點,從而增強學生對工作崗位的適應性。通過聚焦職業技能培養,將崗位技能要求和標準融入到課程設計中能有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生所學知識與崗位所需能力相接軌,減少后期企業對員工的崗前培訓成本。
參考文獻:
[1]周勝利.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鋼筋算量》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11):122-123.
[2]陳玉梅,楊耒.高職“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探析——以數控車床編程與加工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27):357-358.
[3]賴銘欽.基于工作崗位的高職“機械制圖”教學改革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3(8):280-281.
[4]羅敏,李斌,張慧峰.《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裝備制造與教育,2020(3):76-77.
[5]劉巧會.“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課程的教學改革體會[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20(7):95-96.
[6]王慶華,佘步銀.面向鋼筋翻樣崗位的“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課程教學探索[J].職教通訊,2015(6):5-8.
作者:朱冬飛 單位: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
- 上一篇:公共防護產品人性化設計探究
- 下一篇: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計探索